當我把創維 G90 顯示器放在我的桌面,換掉之前的 27 英寸顯示器之後,幾乎所有路過的人都會疑惑地問一句:你為啥用個電視當顯示器?
我總不能說因為我喜歡大的,就用「電視」當顯示器用吧,於是我就得給同事們科普一下,大不是它的重點,重點是它 4K、120Hz 重新整理率,OLED 面板,杜比視界加杜比全景聲。
畢竟現在 OLED 電視並不便宜,我拿一臺 48 英寸的「電視」降維一下做顯示器,也不是不能理解對吧。關鍵是,創維 G90 它本身也是顯示器,不要因為它出自創維,又這麼大就只把它當電視。
48 英寸是個好的顯示器尺寸嗎?
之前逛外星人電腦門店的時候,經常會被裡面那個 55 英寸 OLED 顯示器所吸引,然後在心裡問一句:誰會去買這麼大的顯示器?
接著我就看到了價格:34999 元。
哦,有錢的人會去買。
當創維 G90 顯示器到手的時候,配合它日常近萬元,偶爾優惠兩三千的價格,我就想到了那臺奢侈品級別的外星人顯示器,在紙面引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在前者的對比下,這款創維 G90 顯示器居然還挺有價效比的樣子,大致算個輕奢產品吧。
經年以來,很多產品已經教我做人:不要只看引數。
▲ 48 英寸對比 17 英寸螢幕
所以,首先我來自拋自扣:48 英寸是個好的顯示器尺寸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要說,不管 48 英寸是不是個好的顯示器尺寸,它首先就不是一個適合一個人安裝的尺寸。它真的有點重,也有點大,我作為一位普通且自信的成年男性獨自搬它上三樓,然後拆箱安裝已經相當吃力。所以還是不要像我這麼倔強,安心讓官方上門安裝吧,畢竟這個服務不要錢。
按理說,安裝完這個大傢伙之後,就到了享受時間了對吧。但顯示器和電視還是有點不同的,那就是它得接電腦。如前面所言,我之前一直用的是一款 27 英寸 4K 顯示器,對於日常辦公來說,這是個不錯的尺寸和解析度。當我面前的顯示器突然大到 48 英寸這個電視尺寸級別之後,我還是花了不少的時間去適應。
▲ 排列五個視窗,非常寬鬆
我得調整我的視距甚至是坐姿,還有視窗的大小來適應螢幕尺寸的變化,比如我把瀏覽器最大化填滿整個螢幕之後,想要切換標籤頁,我就得仰起頭看頂部區域。這種感覺就像坐在前排看 IMAX 螢幕,不少畫面是在視線的重心範圍之外,必需要扭頭調整視野。
當然我後面直接把所有的程式都視窗運行了,調整到自己覺得舒服的大小,用最原始的分屏,獲得最高效的快樂,這就是螢幕空間夠大的好處。它雖然是 48 英寸 16:9 比例螢幕,但我們完全可以不拘泥於這個比例,忽略一下它的上部空間,把它想象成 21:9 甚至是 32:9 比例的帶魚屏。
▲ 小窗模式的 32:9 比例帶魚屏
事實上,創維 G90 也提供了一個「智慧小屏」的功能,主動遮蔽一部分顯示區域,獲得其他比例和尺寸的顯示效果。不過我在試了一陣之後,我還是回到了全屏,雖然 OLED 螢幕黑得很純淨,但放著這麼大區域不用,有種買了四室一廳,卻只住次臥的感覺。
對於日常辦公需求來說,48 英寸是一個需要適應和調整的尺寸,這個過程完成之後,新世界的大門就打開了。唯一的問題來自 Windows,由於 Windows 字型渲染做得不那麼好,加上 4K 解析度鋪在這麼大尺寸面板上,半米視距之下,字型精細度會不如 4K 小螢幕那麼好。
它最好是為娛樂而生
如果把創維 G90 當做遊戲或者影音顯示器,那麼 48 英寸就是一個相當好的尺寸。和文字不同,即便是 1080P 的內容,在這塊 4K 螢幕上也能獲得不錯的顯示效果,而要是內容上到 4K,那整體觀感就更上一層樓了。
畢竟支援杜比視界、廣色域、高重新整理率和高亮度對於辦公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對於影音娛樂,卻至關重要。
▲ OLED 面板的優勢點之一:黑色顯示非常深邃
另外,相比於其他的顯示器,創維 G90 也有一個「雙系統」的概念,連上電腦可以做顯示器,也可以獨立作為電視使用,當然也可以作為主機顯示器。加上 4K 120Hz 的螢幕其實對於連線頻寬要求並不低,所以相應地,它加入了 HDMI2.1 介面(2 個 HDMI2.1,1 個 HDMI2.0),能夠支援的最大未壓縮頻寬為 48Gbps,確保對未來裝置和內容的支援。作為網際網路電視,它也上了雙頻雙天線 WiFi 6,硬體上不會被頻寬掣肘。
在還原設定之後,我用 Spyder X Elite 測試,發現色準表現還可以,平均 delta E 值在 5 以內,屬於還行的範疇,但離標稱仍有差距,我當時的想法是,工程機終於可以背鍋了吧?後來聯絡到創維技術那邊才瞭解到,由於 OLED 顯示器和傳統 LED 顯示器因為發光方式不同。在光譜有差異,不少消費級校色儀會測不準,需要更新更專業的裝置進行測量,比如美能達 CA-410 才能獲得更精確的資料。
在 DCI-P3 色彩空間、遊戲通用模式,D65 色溫下,這臺創維 G90 透過美能達 CA-410 測出來的色準資料如下:最小 delta E 值 0.91,最大 3.32,平均 1 左右,屬於非常準確的色彩。
非常準確的色彩之外,它的亮度資料是 Peak 典型值亮度 450nits,HDR 峰值亮度 900nits ,在一眾 OLED 螢幕當中屬於中等略偏上的水平。
綜上來說,這臺顯示器給我用來辦公,確實有點大材小用,但用來看片,那就是物盡其用。
幾個細節
G90 定位為創維旗下高階顯示器,其實創維在 G90 身上也投入了不少心思,比如隱藏式線纜設計,磁吸式後蓋,二者都能保證桌面的整潔。
▲ 隱藏線纜設計
即便是背部,創維也為了對應遊戲娛樂主題,加上了 RGB 燈光效果,當然,燈效還是比較剋制的,不至於太殺馬特。
前面說了 2 個 HDMI2.1 介面好評,不過除了 HDMI 介面之外,全功能的 USB Type-C 介面和 DP 介面在此缺席,略微遺憾。
作為顯示器揚聲器來說,創維 G90 附帶的兩個 8W 全頻揚聲器表現還可以,支援杜比全景聲,剛好和杜比視界打配合。
作為顯示器的時候,創維 G90 在長時間靜止畫面之後畫面會自動變暗,但從感應操作,到畫面變亮,稍微有點遲鈍。
雖然創維給出了自動環境光檢測、自動亮度調節和自動色溫調節,還過濾了有害藍光,但我還是建議把自動亮度調節和自動色溫調節關掉,並切換到暖色模式,這樣觀感會好一些。
▲ 可視角相當好
得益於 OLED 材質和特殊塗層,創維 G90 在可視角和防眩光防反射上做得相當不錯,整個螢幕的觀感在各個角度,各種光線條線下,都能保持得很一致。
整體來看,創維 G90 的定位應該是在臥室,而非客廳或者工位,一來 48 英寸的大小剛好適合臥室空間以及桌面,二來其音畫表現,也適合臥室休閒娛樂的氛圍,從這點來看,想要嚐鮮 OLED 螢幕,又想在臥室搞一臺顯示裝置,並且預算相對充裕的使用者來說,它可以是個不錯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