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之道,以恆者為妙。先賢有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思求學有得之賢者,其功在不捨,唯有鍥而不捨之恆心,方得經典智慧之妙用。
昔日,中華古聖與先賢,無不以恆常之志而求學,為證得天理大道,多方遊歷,幾經危機。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今吾輩所見之經典,乃古聖先賢發憤之所作為。嘔心瀝血,多遭罹難,成書之艱難,流傳之不易。吾輩同仁,不可不察也。故傳承聖賢之道,護持經典流傳,實為吾輩同仁之幸事,造福子孫之德業。
今日求學之境遇,與古人求學之狀況,相較難易,天差地別。古時多為私塾,求學者登堂,絕非易事。今日則多為學堂,廣開門路,有教無類。加之科技應用,大愛者之仁義。若己學之不誠,不明為學之意,日後悔之,恐為時已晚。
為學之道,以誠為本。日積月累,時常頌讀,易入聖賢真理之大門。雖未得其之妙用,可聖賢經典之神髓早以入於心間,之所不見其效,多為精進之功未深入爾。而精進之功,則須尊循序漸進之法,由淺入深之意,逐步領悟,方或有得。若操之過急,或存半途而廢之危也。
求學之道,貴在恆心。不雜名利之意,不求富貴之功,以純誠至德之心而學之。正諸先覺,考諸古訓,必能學有所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