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詞從什麼時候才有的?2018年,成都博物館“秦蜀之路”展覽中一件遠道而來的珍寶——“何尊”,解答了這一疑問。
一 何尊現世
何尊是一件鑄造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它被發現的過程,很有戲劇性。1963年,陝西省寶雞市賈村鎮一戶農家後面的土崖,在一場雨後有所坍塌,其中好像有亮光,被埋藏了三千年的何尊就這樣被發現了。
何尊 西周早期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海峰/FOTOE
判斷青銅器的價值,大體方式為:如果是商代的青銅器,個頭越大,越珍貴;如果是周代的青銅器,上面的文字越多,越珍貴。
何尊的底部,有122字的銘文:
“唯王初雍,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乂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勳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鹹誥。雍州何賜貝卅朋,用作周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何尊銘文
樓肖琴提供/FOTOE
銘文的大致意思為:
周成王遵照周武王的遺訓,營建了洛邑作為周朝的東都,取名為成周,表示周朝的開國大業完成了。在洛邑,周成王在新建成的宮殿裡對同宗的貴族“何”進行訓告,訓告內容是說:“何”的父親忠誠地追隨了周文王,周文王領受了天命統治天下,周武王完成了滅商的大業,並以洛邑作為新都城,在這裡進行周朝的統治,讓人們都過上安定的生活。訓告結束後,周成王賞賜了“何”30串貝幣。“何”深感榮耀,鑄造了這件青銅尊,記載此事。
在這122字的銘文裡,最讓後人眼前一亮的是“宅茲中國”四個字。意思是周天子居住在天下的中央。
到目前為止,這是可見的關於“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中國”在這裡,指的是洛邑一帶,即今洛陽一帶。
二 周人的封建制,是一種武裝殖民
周朝和商朝的文化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商人尚巫,周人尚文。
想到商朝,人們往往會想到占卜用的甲骨,或者觸目驚心的人祭坑,那是因為在商人的世界裡,鬼神與人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他們認為鬼神隨時在干預人的生活,因此也就一直用心侍奉著鬼神。因為鬼神崇拜的原因,商朝留給今人的印象仍然是鬼氣森森的。
而周朝,最大的特色是文治,和商人不同,周人專注於人間事務,他們建立了一套禮制,透過禮節規範人們的行為,建立了一個“禮儀之邦”,這套禮儀一直影響到現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後世中國人都是周人的後代,“中國”的色彩,是在周朝形成的,而非商朝。
地理意義上的“中國”,也是在周代形成的。
當貴族“何”接受周成王訓告的時候,“中國”的範圍還很小,僅僅指周人營建的新都城。隨著一個政治設計的實施,“中國”的範圍也越來越大。這個政治設計,就是封建制。所謂封建,即封土建侯。
人們對“封建”這個概念,往往有兩種誤解,第一個誤解是認為在清帝退位以前,中國一直是封建社會。其實,從秦始皇開始以郡縣制治理國家,中國就不再是封建社會了。除了西漢初年及明代的宗室諸侯王,還有西南邊疆一些世襲的土司,他們相當於秦以後的封建殘留,前者我們稱之為“藩國並行”;後者在清代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後,也基本消失了。第二個誤解是認為封建制等同於皇帝賞賜土地和百姓,得到賞賜的人可以輕鬆地在封地上做王做侯。這些,在真正實施了封建制的周朝,都算不上是“封建”。
公元前1046年,周人在牧野之戰打敗了商人,這個勝利對於周人來說,來的其實有點太快。畢竟,商人做了那麼多年的天下共主,也欺壓了周人很多年,周人一直戰戰兢兢地生活在商人的陰影下,也一直在積蓄力量、聯絡盟友準備叫板商人,等到終於開始進攻商人的時候,周人也沒有想到能夠一舉滅掉商朝。
所以,在一開始,周人對他們取得的勝利,其實是很驚訝的,冷靜下來,周人就開始認真地思考如何繼承商朝的遺產,治理遠比一個周部族更多的人口,以及廣袤的土地。
思考的結果,就是周公創立封建制。
周公是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在滅商之後三年就去世了,臨終之前,周武王把年幼的周成王託付了周公,讓周公以“攝政”的身份輔佐成王,治理國家。為了進行有效地治理,周公決定把宗族子弟和周人的親密盟友分封到各地,讓他們在各地建立諸侯國,像太陽系的各個行星繞著太陽轉一樣,形成各個諸侯國圍繞周天子所在王畿的同心圓格局。
所以,周人的封建制,其實是一種武裝殖民。
三 周人的政治設計
周人分封,會先舉行策命禮,在這個儀式上,周天子把一塊土地交給一群領受命令的人,然後這群人開撥,前往封地。說是封地,其實只是名義上的,因為那片土地上有原住民,而且這些原住民才是那片土地的主人。
這群人到了封地後,第一件事就是築城自衛,再以這個城為基地,逐步控制封地,取代原住民成為這片土地的新主人。諸侯國建立之後,他們會去首都去向周天子報告:任務已經正式完成。
至於周人為什麼要營建洛邑作為新都城,這是因為,周天子領受了“天命”,治理天下,根據天圓地方的觀念,洛邑所在地方,位於九州中心,對應著上方的天上之中。
《呂氏春秋》記載:
“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
《呂氏春秋》記載,周朝分封了四百多個諸侯國。這些新建立的諸侯國,圍繞著周天子,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格局。這個格局,與之前的商朝不同。在商朝,商王雖然有“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是這個地位並沒有絕對的中心化特徵,因為各地的諸侯都是在本土自然形成的,他們的合法性並不來源於商王。當商人勢力下降的時候,他們就可以不承認商王的地位,甚至推翻商王——周人就是這麼做的。
這是一場影響深遠的變革。後來中國的整體樣貌,都被周初的這次政治設計所決定了。
封建制實施兩百多年後,雖然周天子的勢力隨著各地諸侯力量的壯大而削弱了,但是,因為分封制而形成的中心化觀念早已根深蒂固,最終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心化格局,那就是秦王嬴政成為了秦始皇。
秦始皇像
陳一年/FOTOE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謂“周秦之變”並非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變革,因為“周秦之變”其實是從“商周之變”發展而來的一個結果,後者是因,前者是果。
對此,歷史大家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曾寫到:
“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殷、周間之大變革,自其表言之,不過一姓一家之興亡與都邑之移轉;自其裡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在此,不妨設想一下,假如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周公的這個政治設計,古中國土地上的各個諸侯按照自然軌跡執行,那麼,後世的中國,是否就會像歐洲那樣,形成許多民族國家呢?顯然不會,因為缺乏中心化認同,即便暫時統一,有朝一日定然還會被取代。
四 結語
一般來說,中國成為一個大一統國家,是從秦朝開始的,其實,這個“大一統”的節點還可以向前推進八百年。同樣是在《殷周制度論》,王國維指出,“大一統之規模”在周初形成的,而且,這個“大一統”不僅僅是國家治理上的統一,更是文化上的統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秦朝的“大一統”,其實是周朝“大一統”的發展。
禮文化隨著周人的封建統治在各地建立起來,從而實現了文化上的“大一統”。在周禮這套制度裡,從周天子到諸侯再到大夫、士,都依照身份享有特定的禮儀標準。
打個比方,如果說封建制相當於周制的硬體,那麼禮治文化就相當於周制的軟體,雖然封建制在後來逐步走向了消亡,但禮治文化經過孔子等人的升級改造,獲得了跨越朝代的生命力,成為了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特徵。“禮儀之邦”,在後世幾乎成了“中國”的同義詞。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何尊”上的“中國”所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大。在春秋時期,禮文化覆蓋的地方,都已經被認為是“中國”之地。“中國”,由“天下之中”的概念,慢慢擴充套件為了後世人們所熟悉的中國概念。
這個從“何尊”而來的“中國”,在概念外延後,既有地理上的含義,也有政治、文化上的含義。近代,隨著民族國家觀念在中國的形成,“中國”在清末第一次被用作國名出現在了官方正式檔案當中。清朝覆亡後,在中國持續兩千年的帝制結束了,屬於一家一姓的朝代也結束了,自此,“中國”正式成為了國家簡稱。
何書彬,非機構歷史學者,曾任國內首個歷史類AI知識圖譜“全歷史”中國史主編、國內首個面向公眾的歷史刊物《看歷史》核心創始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