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抖音有一條影片,引發了全網的心疼。
影片裡滿地狼藉,全是各種碎片,一個孩子低低啜泣,聲音中滿是委屈心碎,壓抑憤懣,質問父親“為什麼砸爛我的模型?”。
父親火氣直冒,揚言“如果以後頂嘴,就繼續砸,把你所有熱愛的東西都砸爛......"
影片的最後,是一張照片,照片中展示的是書架上曾經擺放著的精美手辦和模型。
每一樣東西,孩子都付出過時間、精力,都承載著孩子的快樂、熱情。如今卻被父親輕易砸爛,變成了滿地的垃圾。
看完影片,我真的太痛心了,也太理解那種心愛之物,被父母當成垃圾處理的絕望和委屈。
有網友說“這肯定是爸爸害怕孩子玩物喪志,可以理解”,太討厭這種論調了。抱著“為你好”的名頭,卻做著最傷害你的事情。
更何況,如果孩子能找到自己全心熱愛的事物,並能從中獲得快樂和能量,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呀,多麼值得被呵護呀!
熱愛,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1、熱愛帶來的快樂,屬於人類的高階享樂,包含著無窮的自信和力量感
刷短影片帶來的快樂不同,後者只是被動接受,前者往往帶有“創造”和“輸出”的屬性。
比如熱愛搭建模型、熱愛製作手工、熱愛寫作、攝影、唱歌、繪畫、烹飪等等,都具有“先對成果有期盼-再付出相當努力-最後獲得成果回饋”這樣一個過程。
如果你曾觀察過3、4歲的孩子認真畫畫,7、8歲的孩子細心搭建樂高,或者15、16歲的孩子為所在的學生社團拍攝、剪輯影片,你一定會驚訝於他們對面前這件事情的無比沉迷,以及作出一定成果時那種最純粹的快樂。
這種“我的熱愛,由我創造”的參與感和成就感,正是“熱愛”能帶給孩子力量感的重要原因。
孩子在投入自己熱愛的事情時,不僅享受快樂,還能產生對自我的深刻肯定——我付出了,且有相當不錯的收穫,以及對未來的熱烈希望——我有期盼,知道如何努力,並可預見成果。
2、熱愛能讓孩子更善於“堅持”。
像影片中這個孩子,能在青少年時就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其實真的很幸運。網上流行一句話叫做“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我想這話應該這樣理解:
如果足夠熱愛某事,便可以幫我們克服諸多困難,將別人眼中的“咬牙堅持”變成“快樂堅持”。
這個夏天一跳而紅的小妹妹全紅嬋,她的教練就在採訪中說過:“每次新動作,她總是第一個做,訓練結束後,自己給自己加練”。
要說這孩子“刻苦”訓練只為得金牌、拿獎金,我是不太信的,她笑容燦爛、話語純真,看得出對跳水的滿腔熱愛。
刻苦訓練著,也快樂著
3、熱愛,讓孩子有更篤定的方向感
以前我常看各界成功人士的訪談,發現無論哪個領域的成功,背後除了天時地利人和,必然有“熱愛”二字。
上週去北大聽課,一位研究了一輩子人工智慧的教授,經歷了行業備受輕視到如今人工智慧如火如荼,他對待行業發展的態度異常冷靜,卻在談起自己做過的每個專案細節時,眼中閃著明亮的光。
我想這就是熱愛的力量,這種“堅持”不會因外界因素的變化而改變。
同樣是北大聽課期間聽到的軼事:一位一路成績優異讀完國內Top3大學、常青藤博士的青年才俊,畢業後一直待業至中年。
問及原因,直言自己一路走來只是會讀書,但並沒有真正熱愛的東西,所以對什麼都沒興趣。唏噓之餘,更感慨有所熱愛,或許人生才更有方向感。
哪怕這方向感並不指向傳統意義上的職業成功,至少也能讓我們在面對選擇或遭遇迷茫時,有所倚靠。
黃崢辭去拼多多CEO之後,決意投入自己喜愛的科研工作。
如他所說,創辦拼多多時,自己身家早已過億,再次創業,是還想做點有趣的事。如果沒有創業,最想成為科學家,哪怕成為未來(偉大)的科學家的助理,也很幸福。
所以你瞧,創業也罷、科研也罷,熱愛都能帶來源源不斷地力量與堅定。
請不要用你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熱愛
影片中的父親,之所以砸爛兒子模型, 並威脅毀掉兒子“所有的熱愛”,大概是覺得“這不過是不務正業”。
他在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孩子的熱愛價值幾何。
或許我們自己也曾這樣做過,可這樣做,真的很不妙。因為我們“衡量”的方向,本就偏頗。
1、熱愛真正的價值,在於豐富孩子的人生。
人到中年,我們常常感慨自己活成了無趣的中年人。可我們身邊,卻也有不少熱情有趣、心態年輕的同齡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類人往往有1-2個熱愛的方向。
就像最近看的《小小少年》這部紀錄片,第三集中年近七旬卻熱愛鑽研蝴蝶的老刑警,一談起蝴蝶就彷彿變成了孩子。
他說:“熱愛昆蟲這件事,不受年齡限制,開心最重要。”
來自《小小少年》紀錄片截圖
如果我們的孩子能有這樣1~2個看似“無用”的熱愛,我覺得應該為孩子感到開心。
無論這樣的熱愛是什麼,都可以是孩子釋放、表達情緒的途徑,而這種表達,可以讓他們在無聊時有寄託,寂寞時有陪伴,遭遇挫折時有緩衝的港灣。
寫出《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20多歲提筆在天涯發文時,據說也只是因為排遣背井離鄉的寂寞、消磨孤身一人的時光。
可誰想到,從幼時起對歷史的這份熱愛,不僅幫他達到了“排遣寂寞”的目的,還讓他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
2、熱愛的價值,還在於讓孩子更勇敢地“不一樣”
還是《小小少年》這部紀錄片,第三集的主角是個叫殷然的男孩。他著迷般熱愛著昆蟲,也因蟲交友,收穫了幾段忘年交。
但他為此投入了幾乎所有課餘時間,甚至被同學排擠,父母親雖然鼎力支援他的愛好,但偶爾也會覺得崩潰。
這孩子最讓我驚訝的地方倒不在於他對昆蟲的痴迷,而是他談及自己的熱愛時,那種超越年齡的自洽和包容。
他說:“昆蟲為什麼有好壞之分,那只是人類站在自己角度亂編的。”他說:“對於那些不理解的人,我只需做好自己的事,不必解釋。”
殷然意識到自己和同學們不一樣,但他並不惶恐,因為他在自己熱愛的世界中無比富足,他知道自己可以勇敢地做那個不一樣。
正如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孫超所說“孩子的一個興趣, 不一定能成功,但它卻能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力量,去面對無聊又困難重重的人生”。
即便是從相對功利的角度去衡量,我們的衡量“標準”,也很可能已經落伍了。
舉個例子,我們父母一代中,很少有人能想象靠“打遊戲”謀生,而如今的職業電競選手不僅能謀生,還不乏參加國際比賽為國爭光者。
憑藉《哪吒之魔童降世》獲得百花獎最佳編劇的餃子,正是因為熱愛漫畫,從華西醫科大學畢業後,轉行在動畫行業摸爬滾打17年,才打造出瞭如今國漫頂級“封神宇宙”。
不誇張地說,這個時代對“熱愛之現實價值”的評價體系早已改變。它給出了更多可能性,讓“熱愛”的成果更容易被看到、被認可,哪怕孩子們的熱愛再小眾,也有了和職業生涯相結合的機會。
熱愛手辦的孩子可以成為手辦原型師,熱愛漫畫的孩子有機會將漫畫搬上大銀幕,熱愛手工的孩子也許能讓作品登上國際T臺。
像殷然那樣熱愛小眾知識的年輕人,也有不少做了科普博主,比如古生物化石、貝殼分類、荒野生存、雨林缸、自然風物收藏、觀星,等等。
他們講課、開展線下活動、出版書籍,熱愛的現實價值被放大,也讓他們對熱愛更加堅定。
呵護孩子的熱愛,父母不阻攔就夠了嗎?
如果在大街上採訪父母們,“如何呵護孩子的熱愛?”我想多數父母可能會回答:“那就支援他/她”,但這話可真是說來容易做來難。
想真正做到“支援”孩子的熱愛,只是不扼殺、不阻攔還不太夠。因為孩子對熱愛的持續堅持,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科學方法的指導,以及一定的物質資源。
1. 時間
除了如何平衡孩子的時間安排,父母的時間,即陪伴也是孩子堅持熱愛的重要因素。
我一位朋友的兒子從小對各類機械裝置極度沉迷,朋友在兒子小時候帶他去商場,不為購物,只為整個下午趴在地上看工人師傅維修滾梯。
稍長大點,就常常花週末一整天時間陪兒子去建築工地,看裝置運轉,找工人師傅聊天。
2.科學方法
任何熱愛要想轉化出一點成果,都離不開科學指導下的深入鑽研。
而孩子,尤其是低齡孩子往往缺乏正確的學習、研究方法。他們不懂如何查閱資料,缺乏諮詢專業人士的途徑,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這些都需要父母的支援和幫助。
同事的兒子曾在初中迷上了各種神奇的地貌,但囿於知識儲備,無法深入探究。同事為此動用了自己多年不聯絡的戰友,最終聯絡上一位搞地理研究的教授,帶著兒子去拜訪求教。
我想,即使我們人脈單薄,也可以陪孩子上網檢索,鑑別、篩選出對孩子興趣愛好有幫助的資訊來源,再順藤摸瓜找到更多有用資訊。
3.物質資源的支援
物質資源的支援是必要的,但說到底豐儉由人。
若有能力,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研究裝置和器材去發展熱愛,自然不錯;
若物質條件沒那麼優越,至少可以陪孩子探索一下,為了實踐熱愛,還有什麼替代方案,該朝什麼方向努力,並且在孩子取得每一點成果後,真心為孩子驕傲。
《小小少年》中生活在雲南大山中的女孩小云,熱愛芭蕾。
母親便和她一起,用自己砍伐的木頭在院子裡搭建練功房,讓小云透過手機影片來學習舞蹈動作。這樣的支援,也是母親在現有物質條件下的努力。
最後,支援孩子的熱愛,我認為最最緊要的還是“理解”和“尊重”。
就像殷然的父母,對於兒子小眾的愛好,他們並不覺得怪異,而是發自內心的覺得“非常有意思”,認為和兒子一起觀察、尋找昆蟲是一種享受。
殷然父母沒有用我們熟悉的“有用/無用” 標準來評判和干預,而是從平等的角度去看待兒子的熱愛;同時,還對兒子外出“尋蟲”的活動給予全方位支援,一路陪同。
更難能可貴的是,父母並非完成任務式的陪同,而是和兒子一同享受尋蟲的樂趣。
而這種“我與你感同身受”的尊重、理解和參與,大概才是支援孩子熱愛的最高境界。
原標題:《家長善用這三個心理學效應,孩子未來更優秀》
作者丨小毛。本文轉自“果殼童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