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篇分【原文】【譯文】【感悟】三部分,約1400字。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yǒu),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註釋】:
1.【牖(yǒu)】窗戶。十一章出現過“鑿戶牖以為室”。
2.【彌】越,更加。
3.【名】通“明”,明白。
譯文
不出大門,就能知道天下大事;不望窗外,就能看到天道。
走出去越遠,知道得越少。所以聖人不必親自實踐也能知曉;不必親眼所見也能明白事理;不人為干涉,萬物也能自然成長。
感悟:
這章本質上還是落到“無為”上,但多了一份玄妙,似乎和我們平時常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秀才不出門,焉知天下事”,“實踐出真知”相違背。
但毛主席《實踐論》中說過“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一字之差,意義全然不同,更接近老子本章的論點。
我的理解是:
遠離花花世界
不被萬物假象所迷惑
保持六根清淨
獨處而思
離物幾近道。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王陽明30歲在越城(紹興)養病時築過一個陽明洞(不是後來貴州龍場悟道的那個),修道靜思。
一天,王思輿等四位好友準備拜訪王陽明,誰知他們剛出五雲山,正在洞中靜坐的王陽明已感知到眾人要來,便派僕人前去迎接,連走哪條路都已預知到。
僕人依言前往果然在途中遇到眾友人,眾人聽罷,大為驚異!都紛紛猜測王兄莫不是已經得道了。
故事出自《王陽明年譜》,不知有無誇大的成分。王陽明也明白這種道術只是小打小鬧,並非聖賢大道。他36歲時在貴州龍場洞中才是真真正正的悟道,知行合一致良知。那之前在越城的洞中靜思之行也算是為後來龍場悟道打下一個小小的基礎。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理解起來有點難度。什麼叫“出門走得越遠,知道得越少?” 這個“出”字,我的理解還是讓大家“無為”“少折騰”。
我想用有些出國留學的留學生舉例,當然其中不乏優秀的人才,學成歸國,為國效力,這類人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
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出國說是為了讓他們開眼界,長見識,這門出得夠遠了,但往往事與願違。你根本不知道他們在那裡幹了什麼,學了什麼。不學無術,交友不慎的比比皆是,畢業了無法自力更生,回來繼續靠父母介紹工作或者經濟資助,有的可能連業都畢不了。
你覺得他隻身在國外至少外語肯定流利得僅次於母語了吧,不好意思,並沒有,有些甚至還不如在國內學習的外語系學生。
學習是個人行為,當然和環境也有一定關係,尤其是外語,但如果自己不發學習之心,哪怕浸潤在外語環境中也於事無補。可能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但這也是一種“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吧。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來到最後一句,聖人不是神,也是人。只是比凡人更加知道如何適可而止地關閉自己的外連繫統,而時刻內觀自己的心,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一切都發自內心。
萬事萬物的事理已被老聖解釋得很詳細了,道隱無名/反者道之動/萬物有無相生/上德無德/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而無不為。還有很多。
萬事萬物萬變不離其宗——道,都在聖人的射程範圍內,他確實不需要再去多此一舉地“行而知,見而名,為而成”,不是嗎?正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感謝閱讀|點贊|收藏|分享|評價的朋友
歡迎關注@道心者
每日一章道德經,17點準時更新。
寫在最後的話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道德經》版本眾多,筆者作為初學者,先用傳世本讀一遍,以學習悟道為重,不糾字眼,學下來再說。
譯文是筆者參考相關文獻並根據自己理解翻譯而成。如有異議,歡迎討論。
茫茫人海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樣愛好之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