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信,本義為真實不虛,引申為“大道”。言,本義是語言、文字,引申為表達、表述、展示、示現。“信言”,大道,本來無形無相,因言而顯之。美,與“醜”相互對待,所謂“相反相生,相輔相成”,可引申為世間之“所有相”或眾生之“一切心”、“一切法”。何為“信言不美”?猶以手指月,手非是月,大道雖因言而顯,然大道之體,無形無相、離名絕待、離是絕非。一個字“空”,一切皆空),美言不信(何為“美言不信”?《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個字“有”,世間萬有,生滅而已)。善者不辯(善,此處指“至善”,而非善、惡之善,引申為“大道”。辯,同“辨”,指分別、差別,引申為“分別心”、“一切法”或“世間永珍”。何為“善者不辯”?大道之體,無形無相,離名絕待,離是絕非。一個字“空”,一切皆空),辯者不善(何為“辯者不善”?眾生之種種心生起世間之種種差別。一個字“有”,世間萬有,生滅而已)。知者不博(知,指知見、世智辯聰。博,本義是大,即廣大無邊、無處不在,佛家所謂“周遍法界”。何為“知者不博”?《楞嚴經》有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一個字“有”,世間萬有,生滅而已),博者不知(何為“博者不知”?《楞嚴經》有云,“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本書第二十二章有云,“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一個字“空”,一切皆空。行文至此,會有一個大問題,是不是“空”就是正確,“有”就是錯誤呢?彆著急,往下看)。聖人不積(積,本義是穀物堆積,引申為停滯、滯留、停留。“積”有兩種,①世人以為有“我”,以為有“此身”,以為“實有所得”,住於“有”;②世人已知世間萬有皆如虛幻,以“空”為實,住於“空”。何為“聖人不積”?前文有云,“雖有榮觀,燕處超然”,“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積,佛家謂之“無所住而生其心”,非有、非空),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己,指與道合一的人。人,指天下百姓,引申為一切眾生。何為“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佛家謂之“即空、即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修行者見道、悟道後的起行,即真正發起佈施心、佈施行,行善而不以善自居,積德而不以德自居,真空生妙有,隨緣起用,一切利他。世間永珍,亦真亦幻,說其真,一切乃因道而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其幻,一切乃因緣而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對於修道者,執著於“體”,不敢起心動念,不過枯守一段頑空;執著於“用”和“相”,沉迷於有為法,終究生滅而已,而大道,是體、相、用三位一體,放得下,提得起,提得起,放得下;收得回來,打得出去,打得出去,收得回來,非有非空,即空即有,空有無礙,空有不二)。天之道,利而不害(先來看一個反例,人之道,以為有“我”,以為有“此身”,以為“實有所得”,故利與害相互對待,有利必有害,有贏必有輸,有上必有下,有尊必有卑,由此構成了人世間的“零和遊戲”,少數自詡“精英”的人心安理得地騎在絕大多數人的頭上作威作福,此所謂“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何為“天之道,利而不害”?利即是不害,不害即是利,一切皆平,一切皆等,這是在借“天”而講“大道之用”,故前文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補不足”即隨緣起用、一切利他,“損有餘”即一切皆空、本來無我、本來無此身、本來無所得),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何為“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通俗講,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在借聖人而講“大道之用”,故前文有云,“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與“儉”即是為,“不敢為天下先”即是不爭,此三者佛家謂之“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憨山大師注】此結通篇立言之旨,以明老氏立教之宗也(全篇始自“道,可道,非常道”,經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九九八十一,終於“九九歸一”。由理入事,由事歸理,理事無礙,理事不二,最初的就是最終的,最終的也是最初的,大道,無處不在)。
“信言不美”者,斯乃釋疑之辭,以明道本無言,因言顯道之意也。首章雲,“道可道,非常道”,以可道之道,乃言說也,老子自謂道若可言,即非真道矣,今上下五千餘字,豈非言耶?既已有言,則道非真矣,因於終篇以自解之,以釋後世之疑耳(即以手指月,手並非是月)。然“信”,舊注實也,謂真實之言,即由衷之言也。“美言”,華美之言,乃巧言也。老子意謂道本無言,因言以顯,但我所言者,字字皆從真實理中流出,第藉之以彰道妙,故信實而不美,非若世人夸誕浮辭,雖美而不信也(“信言不美”,在講大道之體;“美言不信”則指“相”,即世間永珍)。
且世衰道微,人心不古,當時學者不達無言之旨,乃嘵嘵好辯尚博(嘵嘵,指吵嚷、嘮叨、喋喋不休),各擅專門。如楊朱、墨翟、禦寇、公孫之徒(公孫,即公孫龍),祖述相傳,以辯博為宗,自以為善,殊不知以多歧亡羊,多方喪真,去道轉遠,老子因而斥之曰,“孰知不言之教,不辯之辯哉”?以彼辯者,則不善於道,果善於道,則自不辯矣(體上無別,然相上千差萬別,若執相而辯,則去道遠矣)。
且道本無言,乃至約也(約,簡約、簡易),但了悟於心,可目擊而喻,妙契無言,自不容聲矣,何事於博哉?故曰“知者不博”(“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憨山大師以“知”為了悟於心)。時人不知出此,徒事多聞,增益知見,以博為知,其實不知多言數窮,故曰“博者不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憨山大師以“博”為博聞強記)。
以彼不知大道體虛,運而不積,而彼以積為務,故愈增障礙(世人以為有我,以為有身,以為實有所得)。殊不知有積則有散,有散則有窮,無積則無散,無散則無窮。由聖人體虛合道,忘言任真,了無所積,由其不積,則不窮,所謂“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真空生妙有,無用乃大用)。如樞得環中,以應無窮,故“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也(不拘於一相者能生萬相,不拘於一法者能生萬法)。
且天乃無言之聖,聖乃有言之天,以天道不積,其體至虛,故四時運而不竭,利盡萬物而不傷其體,故曰“天之道利而不害”(“體不變而常隨緣,常隨緣而體不變”)。害,非害物之害,乃不傷己之意。聖人法天利用,故終日運用,為物作則,而瞭然無物可當於情,故曰“為而不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爭,謂與物競也。斯蓋虛心遊世,超然獨立於萬物之上矣(功成,名遂,身退)。
老子學問工夫,真實直捷處,盡在於此,故結全書立言之旨,妙盡於是矣(九九歸一)。學者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