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


10月21日,觀眾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展出的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


10月22日,觀眾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用手機拍攝艙內航天服。 陳曉根攝(人民視覺)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


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展出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陳曉根攝(人民視覺)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


10月21日,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工作人員介紹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 新華社記者 才 揚攝

“‘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礎前沿、戰略高技術、民生科技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時強調。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展覽重點展示“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研究、“天機”類腦晶片等基礎前沿重大突破以及散裂中子源、“慧眼”衛星等科學裝置;面向經濟主戰場,重點展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京華號”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重點展示中國空間站模型、火星車、“嫦娥五號”、“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積體電路裝備、全球首個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示範堆、“國和一號”核電機組等國之重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點展示一體化全身正電子發射/磁共振成像裝備、無人植物工廠水稻育種加速器以及“科技抗疫”“科技冬奧”的最新成果……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模型,生動詮釋著“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創新取得的重大進展和突出成就。

回望“十三五”,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的湧現,如星辰閃耀在中國創新發展的征途上。當前,中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

“十三五”時期,中國有許多科技創新成就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近日登上網路熱搜的一個特殊計數單位“億億億倍”,來自中國最新研製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二號”,指它求解高斯玻色取樣數學問題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快10的24次方倍(億億億倍)。而“九章二號”的前身正是在“十三五”時期誕生的量子計算機“九章”。

量子計算被認為可能是下一代資訊革命的關鍵技術。它可以透過特定演算法獲得比傳統計算機更強的算力,解決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研製量子計算機被看作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挑戰之一。

2020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資訊科技研究所、國家平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取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這一成果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高品質光子源、高精度鎖相、規模化干涉……一項項創新與突破,讓“九章”後來居上,在量子計算第一階段樹起一座里程碑。而今,“九章二號”再次佔據行業領先地位。未來,中國將繼續在量子計算領域不斷求索。

中國的前沿科技還瞄準太空,探索浩瀚宇宙。

2017年6月,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觀測衛星“慧眼”順利發射升空。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慧眼”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介紹,宇宙中很多極端天體物理過程都會產生併發射強烈X射線,探測宇宙中的X射線對探索宇宙奧秘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的“慧眼”衛星與國外同類衛星相比,具有覆蓋能段寬、在高能X射線能段的有效面積大、時間解析度高、有效工作時間佔比高等優點。“‘慧眼’是世界上探測能區覆蓋範圍最廣的天文望遠鏡之一,可以進行很寬譜段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觀測。”張雙南說。

在4年執行時間裡,“慧眼”衛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比如成功監測引力波源所在天區,直接測量到宇宙最強磁場,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相對論噴流,觀測到黑洞雙星爆發過程全景……截至今年8月,利用“慧眼”衛星的觀測,科研人員已投稿和發表了超過80篇學術論文。目前,這顆“宇宙星探”雖已超過了其設計壽命,但執行狀態仍然良好,各項指標正常,科學家們還在期待接下來它能有更多新發現。

面向經濟主戰場,依靠科技創新轉換髮展動力

“十三五”時期,一些科技創新成果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2017年底,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公佈,標誌著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專案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兩年後,這一名單中成員數量增至15家,覆蓋了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療影像、智慧語音、智慧視覺、基礎軟硬體、智慧供應鏈、影象感知、視覺計算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

以人工智慧重大需求為牽引,促進行業開放共享,助力中小微企業成長,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發展的引領力量,是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的重要使命。如今,各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相繼交出成績單。

超大麴面屏、智慧控制檯、零重力座椅等智慧化裝置,沒有了傳統汽車的方向盤、剎車踏板,車外全玻璃車頂與外部感測器融為一體……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由百度公司自主研發的具備L5級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機器人令人眼前一亮。據瞭解,目前,百度的Apollo自動駕駛技術已獲得411張國內測試牌照,累計測試里程達1800萬公里,在零售、載人、清掃、巡檢、礦山挖掘等應用場景都有落地。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雲鵬認為:“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應用場景幾乎涵蓋國計民生各領域。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打通從科研模型到應用的高速通道,對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汽車產業變革機遇意義重大。”

科大訊飛在全國建立了15個產業加速中心,將人工智慧技術免費提供給創業者和中小企業,促進了各地人工智慧產業生態的規劃、建設和運營,推動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目前,已落地孵化培育開發者團隊和公司600餘家,帶動就業3萬人,實現人工智慧科技產業規模約800億元。“有了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技術,再結合自己的情況,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就可以自主研發自己的產品。”科大訊飛副總裁、產業加速中心總經理方明說,除了提供技術,科大訊飛還把供應鏈開放給認證過的初創企業,把大企業的訂單拆解後,分給不同的小微企業。“這相當於科大訊飛‘彎下腰’,讓創業者和中小企業站在科大訊飛的肩膀上起飛。”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

“十三五”時期,不少“國之重器”震撼亮相。

仰望九霄,中國人在太空“築巢”的夢想化為現實。今年4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全面展開。從發射載人飛船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艙、發射空間實驗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先後用6艘載人飛船、5艘無人飛船、一艘貨運飛船、一個目標飛行器和一個空間實驗室,支援11名中國航天員、14人次完成多趟太空之旅。通過歷次“神舟”和“天宮”飛行任務,中國先後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艙、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成就了中國空間站的誕生。現在,我們已經走到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中國探月工程成果愈加豐碩。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並透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的新篇章。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經歷23天的太空之旅,懷揣取自月球的土壤,穩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域。這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再次完成從月球取樣返回的壯舉,創造了5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實施,標誌著中國具備了地月往返能力,並且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的完美收官,為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火星探測大步前進,開啟星際新徵程。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啟航。透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屬首次。浩渺無垠的深空中,超1億公里測控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讓天問一號的每一個動作都完美利落。今年5月,天問一號探測器及其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登火”成功。截至今年8月,“祝融號”火星車所有科學載荷開機探測共獲取約10GB原始資料,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

潛入深海,中國的“奮鬥者”號全力探秘。2020年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標誌著中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據“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介紹,2016年,他們接下向萬米深淵發起挑戰的任務,近5年來,從設計到建造、除錯,他和同事面對萬米極端環境,幾乎把工業能力用到極限,保證了專案高質量按期完成。今年10月8日,“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完成首次常規科考應用。“深海科研工作者已觸碰到世界海洋最深處,但是對海洋的探索永不會停步。”葉聰表示,“研製‘奮鬥者’號,就是為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深海研究提供高技術裝備。未來,我們會拓展更多應用場景,提升綜合性能,滿足更復雜的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創造高品質生活

“十三五”時期,科技還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新可能。

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的農業農村展區,參觀者能看到一個透明玻璃房裡開著不同顏色的燈管,照射著當中種植的一株株水稻。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帶來的參展專案“無人植物工廠水稻育種加速器”。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研究員楊其長介紹,這項技術旨在用工業化的方式解決育種難題。無人植物工廠裡生長的水稻比普通種植方式縮短了一半生長週期。這就減少了種植對土地面積的依賴,也能使畝產產量大幅提升。“這項技術不僅為育種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種重要手段,也為未來的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儲備。”楊其長說。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也都離不開強大的科技支撐。國藥集團在核酸檢測、疫苗研發、藥物器械研製生產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短時間內取得多項突破,研發出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中國移動開發出5G醫護助理機器人,可代替醫護人員完成遠端看護、測量體溫、消毒、送藥等工作,減輕醫護人員工作壓力。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搭建的“一網暢行”大資料平臺,能實時監控全國疫情情況並預測分析,平均預測誤差不到1%。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開發多套大資料演算法模型,釋出“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產品,客觀反映復工復產情況,形成區域監測分析報告約400份。中國石化依託生產管控模擬平臺,為勘探、煉化、運輸等生產作業現場提供遠端專家支援、線上管控和動態監測,保障正常生產運營。

“十三五”期間,中國系統加強了醫療器械領域的科技佈局,研發出一批高階醫療器械,基本補齊了中國高階醫療器械短板,部分產品邁入全球競爭行列。比如中國自主研發的、醫學影像裝置領域最尖端的技術代表“一體化全身正電子發射/磁共振成像裝備”。據介紹,該裝置首次實現正電子與核磁兩種模態資料實時同步採集,最快10分鐘完成全身掃描,在腫瘤、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等全身複雜疾病的早期精準診斷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近年來,中國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不一而足。科技部資料顯示,“十三五”以來,中國科技創新主要指標穩步提高,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5年第29位躍升至2021年第12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2015年1.42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2.44萬億元,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由9836億元增至2.8萬億元,中國科技實力躍上新臺階。今天,中國已經步入科技創新的快速軌道,一些科技前沿領域進入並跑、領跑階段,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大國和全球創新版圖中日益重要的一極。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1-09

相關文章

知青往事:五兄妹上山下鄉——關於一個家庭的非戲劇性劇本

知青往事:五兄妹上山下鄉——關於一個家庭的非戲劇性劇本
在上海有這樣一個家庭,父母都是老幹部,當年他們的六個兒女,有五個奔赴內蒙古和黑龍江下鄉.小小的年紀背井離鄉,天各一方,父母牽掛,兄妹情長,幾十年風風雨雨,又演繹出多少感天動地的故事?也許再天才的作家也 ...

「知青往事」我這大半輩子…… 一個女知青的曲折經歷

「知青往事」我這大半輩子…… 一個女知青的曲折經歷
我這大半輩子 一個兵團女知青轉插他鄉的曲折經歷 作者:木瓜(本文根據謝金星口述整理) 1 我叫謝金星,一般女人都喜歡叫芳.蘭.花什麼的,父親給我起這個名字是因為他讚賞宏大的東西.他對我說:這世界上最大 ...

知青往事:他甘願放棄回城機會,娶了陝北婆姨,培養了兩個大學生

知青往事:他甘願放棄回城機會,娶了陝北婆姨,培養了兩個大學生
點贊關注,每天都有知青故事感動你! 在陝北佳縣馬家店我見到了姚海峰老師,姚老師退休之前是一名小學老師,他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老師,從馬家店走出去的學生多半都是他帶出來的,而且有很多學生都考上名牌大學,因 ...

上海知青在北大荒一待就是30年

上海知青在北大荒一待就是30年
老知青家園 2018-10-17 上海知青在北大荒一待就是30年 朱曉軍 楊麗萍 摘自<大國糧倉--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實錄> 人物簡介: 韋建華,上海知青,1950年3月3日生人,1966 ...

知青往事:重返第二故鄉見到了她,五十年前的情景又浮現在他眼前

知青往事:重返第二故鄉見到了她,五十年前的情景又浮現在他眼前
今年夏天(2021年6月4日),曾在陝北插隊落戶的北京知青李若明他們一行五人又回到了延安,回到了陝北,回到了他們曾經插隊落戶生活了多年的後梁家峁大隊,時隔近五十年重返第二故鄉,李若明說他心裡格外激動, ...

知青往事:笑談趣事

知青往事:笑談趣事
當知青,講知青,紀念知青.讓我們一起傾聽知青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中國知青網作者:月家福 笑談趣事--脹死不休 今天偶遇一發小,孩提時代,與我是近鄰.小學同校,中學就分道揚鑣了,後 ...

「知青往事」情葬巴山

「知青往事」情葬巴山
情葬巴山 作者:張益庭 編者語:他和她都是知青,她是他的音樂知音,對他彈奏的手風琴曲百聽不厭.兩個情投意合的年輕人本該有一番深深的情感經歷,但蹉跎歲月卻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演繹了一出悽而不美的愛情故 ...

知青往事:逮麻雀

知青往事:逮麻雀
當知青,講知青,紀念知青.讓我們一起傾聽知青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逮麻雀(下鄉回憶錄二十三) 那年月農村的麻雀太多,稻穀成熟時,成群的麻雀飛到稻田了糟蹋糧食,農民只好在田野裡到處插 ...

父親娶了一個繼母,只穿旗袍不幹活,44年後才知她的身份

父親娶了一個繼母,只穿旗袍不幹活,44年後才知她的身份
提起民國,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新舊更迭,英雄輩出的時代.而與轟轟烈烈的英雄史詩相比,民國時期才子與佳人的浪漫故事同樣也扣人心絃,令人感慨唏噓.民國時期就有這樣一位風塵女子--小鳳仙,她與"再造 ...

小小說:跛腳奶奶
跛腳奶奶瘦瘦的,今年也得七十有餘了吧! 跛腳奶奶年輕時並不跛腳,也是位利利郎郎的婦女,兒子們結婚後她得了痛風病,也許是為兒女們著想吧!一直是拖拖拉拉沒正兒八經的醫治.實在痛的受不了就吃止痛片,床頭邊的 ...

四川一個小縣城,被稱為“天然氧吧”,人口不到26萬,生活很幸福

四川一個小縣城,被稱為“天然氧吧”,人口不到26萬,生活很幸福
人們對四川的印象:落後,貧窮,殊不知,四川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一些地方脫掉了貧困的帽子,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四川成都是一座佼佼者,是省會,是副省級市,它是西部重點發展的城市,它位於成渝地區經濟圈,是新 ...

核桃花跛腳人漢50sc1055

核桃花跛腳人漢50sc1055
圖譜編號:ESB_TP_50_sc1055 直徑:~36.5mm 厚度:~1.8mm 重量:~14.5g 鑄造地:湖北恩施 材質:黃銅 雜銅 存世量:~稀貴 評級:~五級 參考價:~ 藏品圖樣: 圖樣 ...

知青往事:娶了陝北婆姨,放棄回城機會,他晚年有點淒涼

知青往事:娶了陝北婆姨,放棄回城機會,他晚年有點淒涼
關注牛人堂,每天都有知青故事感動你! 人這一輩子過得真的不容易,總會經歷一些讓你刻骨銘心的事情,有些時候我們做出的選擇,並非自己的本意,而是出於無奈,有些選擇在當時看來是正確的,但是若干年之後你會發現 ...

知青往事:當年發誓紮根陝北一輩子,為了夢想他背叛了諾言

知青往事:當年發誓紮根陝北一輩子,為了夢想他背叛了諾言
楊樹成是六八屆初中畢業生,1968年年末,楊樹成和他的十幾名好同學先到學校提交了去陝北延安地區插隊落戶的申請,然後攜帶學校開具的證明,去轄區派出所登出了北京市城市居民戶口,領取了插隊落戶的購置費,他們 ...

知青往事:放棄回城機會,做了陝北女婿,子女是他最大的驕傲

知青往事:放棄回城機會,做了陝北女婿,子女是他最大的驕傲
點贊關注,每天都有故事感動你! 這個世界上什麼最重要,我想每個人的答案都會不一樣,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嫁給自己喜歡的人是一種幸福,老有所依是幸福,有一個愛自己的人是幸福. 在陝北原西縣牛家店 ...

「知青往事」從昆明到傣族邊寨,我們走了七天

「知青往事」從昆明到傣族邊寨,我們走了七天
從昆明下放傣族邊寨,我們一路走了七天 作者:朱新地 我插隊的地方是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縣,1969年初知青下鄉時成昆鐵路還沒有全修通,我們先坐火車到祿豐,再在祿豐換乘汽車.汽車是大卡車,敞 ...

知青往事:陝北插隊10年,放棄回城的機會,最後嫁給了農民

知青往事:陝北插隊10年,放棄回城的機會,最後嫁給了農民
點贊關注牛人故事,每天都有故事感動你!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在不同的人生十字路口,我們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至於對錯只有我們自己清楚. 何慧娟在陝北已經生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見到她還是在2000年的 ...

「知青往事」黃土高坡上的若寺灣

「知青往事」黃土高坡上的若寺灣
黃土高坡上的若寺灣 洪 耘 北京老知青 這張照片是我(左)和同學黃允華(右)在插隊的延安縣河莊坪公社若寺灣村居住的窯洞前拍攝,我在這裡住了三年.看到這張照片就想起那難忘的知青歲月. 若寺灣村離城六十多 ...

「知青往事」我的錄取通知書掉招辦桌縫裡了

「知青往事」我的錄取通知書掉招辦桌縫裡了
我的高考 作者:陶世明 1977年10月,我從農村招工回城不滿1年,在安徽新華印刷廠機修車間當學徒工.這時傳來恢復高考的訊息.本來以為要在鉗工臺前幹一輩子了,沒想到還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小時就確立的上大 ...

「知青往事」我在黎村學校當老師

「知青往事」我在黎村學校當老師
我在黎村學校當老師 郭 佩 嫻 海南農墾南田農場汕頭知青 2006年5月,有幸參加海南知青回訪海南的活動.重回海南,重回曾經灑青春灑熱血的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原兵團三師八團改制後回場,在南田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