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看,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1953年,繳獲的一面敵軍旗幟,看到上面的圖案,我想大家可能已經猜出來了。沒錯,這就是韓國總統李承晚,親授於國防軍主力白虎團的,“虎頭旗”。
那麼當年參與繳獲這面旗幟的志願軍,是否還有在世的呢?他們生活得又怎麼樣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位“打虎”英雄的故事。
時間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吉安市民政部門收到上級指示,要在當地開展一場普查任務,主要就是尋找一下當年參加抗戰的老兵,和他們所立過的功績。
因為在那個年代,不僅網路不發達,政府的資料庫也不完善,再加上很多老兵退伍以後,不願意來辦理手續,或者辦理完手續就找不到了,讓政府的工作很難進展。
在收到任務以後,幾名政府工作人員,就開始挨個村進行巡查,其中帶頭的正是,剛上任的吉安地委書記--王林森。
剛開始工作進行得還算順利,有很多老兵和老兵的家屬都比較配合,但等到來吉安縣油田鄉時卻發生了意外。
據村幹部反映,他們村確實有個老兵,是六十年代初期遷過來的,看他的資料確實有過當兵的經歷,但在我們詢問他的時候,他卻始終避而不談。
聽到這裡王林森也開始重視起來,看來這是個硬骨頭,接著他便對村幹部說道:“他現在在村裡嗎?能否我們見一見。”
村幹部立刻回應道:“這個點應該在家裡,請跟我來!”
片刻之後,眾人來到了一個破舊到不能再破舊的房子面前,王林森的眉頭也不免皺了起來,一個大步就跨進了院內,在看到來人以後,老人也很快迎了出來,並邀請大家落座。
在一陣寒暄之後,王林森也沒有藏著掖著,直接說明了來歷,起初老人家還是不願意說,但當王林森說完一句話後,老人便開始動搖了,不僅開口說出了自己的經歷,還拿出了一個破舊的小兜。
那麼王林森到底說了什麼呢? 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這些老兵,雖然不願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但對於黨的忠誠卻不少於任何一個人,所以王林森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開口說道:“老人家,這是黨中央下達的任務,您總不會連黨的話都不聽吧!”
果然,這招很奏效,可當老人將包裹開啟後,在場所有人都震驚了,裡面光軍功章就有六枚, 證書更多,其中一本上面清晰寫著國家二等功臣。
看著眼前的一切,王林森的心裡五味雜陳,沒想到這麼大的功臣,卻過得如此淒涼。而且經過老人的家人闡述,現在家裡還欠著親戚幾千元,是早些年父親治病欠下的,還了好幾年了都沒有還完。
那麼這位老人家究竟是誰?他當年又做了哪些功績?又是怎麼淪落到今天這等地步的?在他的身上,還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一切的一切,還要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說起。
他是志願軍戰鬥英雄,又被後人稱為人橋英雄,他曾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臥伏在滿是針棘的鐵絲網上,架起了一座堅固的“人橋”,供其他戰士們通行。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
英雄原名莫崇碧,出生於1929年的湖南省湖譚縣,他的家庭和那個年代的很多人家都一樣,十分的貧困。祖上世代為農,基本上沒留下什麼積蓄,家裡僅有的一畝三分地也被地主掠去,每個月還需要繳納租金。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可以上學讀書,莫崇碧的心裡滿是羨慕,但他也深知父母的不易,從未提出過任何抱怨,並且經常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等稍大點以後,他便跟隨父親一起下地做活,賺取微薄的薪水,養活著一大家人,雖然日子過得艱苦,但好在比較安穩。
可一切的變故都發生在了1937年,隨著抗日戰爭爆發,全國都陷入了一片黑暗當中,而且由於湖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日軍在這裡投入了大量的武器和兵力,基本上整個湖南省有70%都遭到了侵害。
在莫崇碧的家鄉淪陷後,他的父親為了能夠活命,帶著一家老小開始四處流浪。這一路上的顛沛流離,讓這個只有不到十歲的孩子,瞬間變得成熟起來。
莫崇碧找到父親開口說道:“爸,我要當八路,我要打鬼子!”莫崇碧的父親笑呵呵地說道:“你才多大啊,能拿得動槍嗎?”
莫父對此也並未當回事,畢竟這個年齡的孩子想一出是一出的。可他不知道的是,參軍的種子早已在他的心裡埋下了根。
之後,隨著莫崇碧一天天長大,日本鬼子則宣佈了投降了。也罷,誰讓自己年齡小呢。如今國家和平了不如就學個手藝,好好度過後半生算了。
但這份和平只維持了不到一年,解放戰爭就爆發了,莫崇碧的家鄉也再次陷入炮火之中,此時的他已經到了可以報名參軍的年齡,可由於父親的阻攔,再次錯過了這次機會。
直到1950年,新中國成立之初,莫崇碧才終於如願以償,報名參加瞭解放軍,他比較幸運,剛入伍不久,就被中央警衛部隊看中,如果一直順利的話,他可能會成為某位中央領導的警衛員,一輩子吃喝不愁,而且也幾乎沒什麼危險。
但莫崇碧不是這樣的人,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來參軍的目的,一定要上戰場作戰,拿起武器消滅敵人。
於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後,莫崇碧第一時間就去報了名,並在同年11月,成功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八軍611團3營9連。自此,便迎來了莫崇碧的高光時刻。
1953年夏,朝鮮戰場的局勢,已經悄悄發生了轉變,我軍也從一開始的防守作戰,變成了主動出擊。
7月上旬,正在休整的第六十八軍,突然收到上級指示,整理裝備調整狀態,準備對抗南韓王牌部隊-白虎團,這支部隊一直是李承晚的驕傲,曾號稱不敗之團。
12日傍晚,六十八軍的戰士已經全部到達了指定位置,而此時任機槍班班長的莫崇碧,仍然在悄悄向前沿陣地抹去,為了能夠出其不意。其實原計劃是在第二天深夜進攻的,但白天行軍是極容易被偵察機發現的,所以他們要在戰鬥開始的前一天埋伏在此。
但7月的酷暑實在令人難以忍受,而且陣地周邊全是雜草密林,還沒等開戰,許多戰士就被咬得渾身刺撓。
就這樣莫崇碧和他的戰友們,硬生生撐過了一天一夜。終於來了,13日晚上十點,幾枚訊號彈閃耀夜空,尖銳的衝鋒號突然響起,所有戰士們如潮水一般湧向了他們的敵人。
可就在衝鋒開始沒多久,莫崇碧所帶的班就遇到了問題,在他們前方突然出現兩道高高的鐵絲網,而且再往前就是敵人設定的暗堡,裡面的機槍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身經百戰的莫崇碧,自然知道時間拖得越久,對戰局越不利,如果敵人支援上來,他們將會面臨重重包圍。突然,莫崇碧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舉動,直接用身體伏在了鐵絲網上,衝著後面的戰友喊道:“同志們,快從我的背上踩過去!”
戰士們紛紛開始猶豫,只聽莫崇碧再次喊道:“猶豫什麼呢!快過去,這是命令!”
接著,戰士們含著淚從莫崇碧的身上踩了過去。等到了第二個鐵絲網,莫崇碧毫不猶豫,又爬了上去,而此時的他,已經被鐵絲網扎的渾身是血了,衣服也被扎的渾身是洞。
等所有戰士過去以後,他急忙跟了上去,拿起犧牲戰士手裡的爆破筒,就向敵人的暗堡摸去,伴隨著轟隆一聲巨響,暗堡成功被端掉,接著,戰士們如魚貫般向敵人的總部衝去。
戰鬥結束後,我軍共俘敵7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而且另外一支小分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成功端掉了白虎團團部,並繳獲虎頭旗幟,帶隊的正是戰鬥英雄-楊育才。
十二天後,聯合國軍終於接受了談判,心甘情願地在停戰協議上籤了字。
而我們的英雄莫崇碧,也因此戰成了軍中的名人,被追記二等功一次,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次,頒發人正是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元帥。
1956年4月,莫崇碧響應國家號召回到了湖南老家,本來政府是給他安排了工作的,但他並沒有接受,而是選擇帶著剛入門的妻子,來到了井岡山老區參加經濟建設。過了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以後,又主動申請,來到了吉安縣九龍墾殖場,最終也再次落了戶。
在後面的幾十年,他沒日沒夜地為家操勞,但由於孩子比較多,家裡的生活一直過得比較艱辛,房子漏水都沒有錢去修,下雨時候只能用盆子來接。
之後,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也出現了危機,面對高昂的醫藥費,借遍了所有的親朋好友,好幾年都沒有還完,但就算這樣他也沒有向政府尋求過幫助。昔日的軍功章和證書也都被藏了起來,連子女都不知道。
在身份被發現以後,地委書記王林森,為其向政府申請了應得的補助,並且還籌集資金,為莫崇碧的家翻蓋了新房。
2010年9月16日,莫崇碧老英雄因病離世,享年81歲。
臨終前,他多次告知自己的子女,不管生活多麼艱難,都要振作起來,沒有什麼困難是過不去的。
英雄雖已離去,但他的精神將會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謹以此文,向人橋英雄莫崇碧同志,表示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