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敵入侵
他們被迫捲入戰爭
暫時拋卻原來的身份
是子女,是丈夫或妻子,是父母
拿起武器,成為一名戰士
用自己年輕的身體阻擋戰火
保衛土生土長的家園
他們或許在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上戰鬥著
或許去到了異國他鄉,忍受著環境帶給自己的生理不適
只為自己的家園終會迎來和平
讓鄉親們,讓父輩們,讓兄弟姐妹們,讓後輩們
不再遭受戰火的紛擾,安穩的生活著
我願與敵抗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43年11月,常德會戰在敵人的進攻下一觸即發。時任86軍13師37團機2連少尉排長的舒榮儒參與了這一會戰。
《五峰抗戰》英烈名單
11月21日,敵以數倍兵力圍攻傅家廟,排長舒榮儒沉著指揮,敵迫近衝鋒時,該排長與敵肉搏良久,致身受重傷殉國,使重機槍得以安全歸來。(來源:《五峰抗戰》)
《五峰抗戰》有關記載
時隔數年,抗戰英烈舒榮儒的墓碑在湖北五峰縣仁和坪鎮被發現,雖略顯斑駁,但墓碑上刻錄的文字依舊清晰可見。
陸軍第八十六師十三師三十七團二營機槍二連少尉排長 舒雲儒
全團官兵 立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十二月
墓碑照片
10月20日,專案組接到湖北志願者發來的這則墓地尋親資訊,隨即對英烈舒雲儒進行查詢,查詢結果僅雲南文獻中出現過“舒雲儒”,第二日,專案組透過線上媒體,對外展開尋親。
網路查詢結果
當日晚上,便有一位網友反饋,經抗戰研究,舒雲儒實為湖南武岡人,且另名為舒榮儒。
網友留言
10月24日,經武岡志願者聯絡,尋親訊息由公眾號“武岡人網”對外發布,武岡當地人紛紛響應,第二日便有了疑似親人的訊息。
志願者反饋
10月26日下午,經武岡志願者上門走訪,最終透過族譜確定尋親成功。且英烈尚有直系親屬在世。
族譜照片
後查詢到舒榮儒少尉犧牲後被追贈為中尉,且有網友反饋陸軍第十三師抗戰陣亡將士題名錄記載為舒榮儒。
追贈令部分原文
78年後,親人們聽到“舒榮儒”三個字,高興之餘更多的是一種陌生感,熟知他的人皆已逝去,不過,幸運的是,他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了。
保家衛國,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一江相隔,他們跨過鴨綠江大橋,去到從未到過的陌生國度,開啟了他們新的護國征程。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密集的炮彈、嚴寒的天氣,他們時刻都在面臨生命的威脅,但他們越挫越勇,不斷調整作戰策略。
抗美援朝圖片
兩年多後,戰爭結束,有些戰士的身體留在了戰場,部分被收殮在了志願軍烈士陵園中,名字刻錄在了英明牆上。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是否也在想著“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裡”。
朝鮮陵園圖
9月30日,專案組釋出了湖南衡陽、永州和郴州地區的朝鮮陵園志願軍烈士的尋親名單,在10月期間,已有13位烈士親人聯絡上了專案,其真實性將會有各地的志願者團隊進一步核實。
公眾號釋出截圖
以下為已有烈士親人聯絡的烈士名單:
湖南郴州:劉烈洪、周龍德;
湖南衡陽:肖銀東、汪玉八、陳德和、蔣崇貴、劉繼民、譚敦坤、文良友、周福春;
湖南永州:賀仁雲、劉運順、唐德生。
先輩們為國家安穩而奮戰,後輩們為國家建設而奮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今日的盛世如先輩們所願,溫飽之上,已達小康。
現代城市圖
相隔兩岸,鄉愁揮之不去
他,背井離鄉,去到了臺灣。2000年,他回到了家鄉資興市,在當地臺胞臺屬聯誼會幫助下,在家鄉舉辦了個人書畫展覽。並回到了原來的村子裡,為當地村小捐贈了100美元。
村幹部反饋
他叫何鴻謨,是一位1947年去往臺灣的老兵。老兵已於2016年逝世,逝世前心裡始終掛念著自己的家鄉,交代後人一定要回老家祭祖。
接收到尋親需求
他的後代於10月14日透過一位尋親人聯絡上了我們,雖然父親曾回到過老家,但是由於當時通訊尚未發達,且時隔已久,只留下了家鄉兩位後代的姓名及老家原來的地名。老兵後代希望在2022年回家鄉祭祖前,能夠聯絡上家鄉親人。
老兵留下的原籍地址
經網路查詢後,發現老兵曾回國舉辦了展覽,但考慮到當地臺胞臺屬聯誼會網路上的訊息已許久未更新,因此專案組聯絡到了郴州志願者團隊,由他們根據地址開展進一步的尋親工作。
網路查詢結果
當天,郴州志願者團隊便聯絡上了老兵家鄉原籍的村支書,並經村上老幹部確認,何鴻謨確為該村人士。經由村支書介紹,最終聯絡上了老兵的家鄉親人。
志願者反饋
幾十年的光陰,儘管資訊不全,被尋人線索難尋,但不變的是尋親人們的堅持,無論他們是老兵後代,還是志願者,都在掛念著老兵是否能與家人團聚。尋找戰爭失蹤者,讓我們一起拉近老兵回家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