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1週年,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陝西省有3482名優秀兒女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獻出寶貴生命,湧現出特等功臣楊育才、郝興文、蔡興海和一等功臣楊樹華、蔡金同等一批戰鬥英雄。陝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頭條號開設【抗美援朝】專欄,帶大家一同聆聽深藏在抗美援朝老兵心中的故事。
解永江,遼寧省錦州市人,現居陝西西安。1924 年 9 月生,1951 年 2 月 19 日入伍,服役於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總隊二大隊一中隊。1951 年 8 月,榮獲搶修清川江大橋授予的一等功;1952 年 6 月,榮獲搶修大寧江大橋授予三等功;1953 年 2 月,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的“和平獎章”。
敵人越來搞破壞,我們越要幹成!你炸壞這座橋,我就修通那座橋。你白天炸,我就晚上修。
“誰是英雄誰好漢,清川江上比比看”,這是每名保衛清川江大橋志願軍的口號。比的是啥?就是誰更能在炮火轟炸中保障清川江大橋火車軌道的安全。
“我本身就在鐵路工作,國家有需要,我們全隊都立刻參了軍。”解永江說到。入伍的第三天他便隨部隊入朝執行搶修清川江大橋的任務。從普通的鐵道工作者,變成了鐵道兵,每天隨時會遇到危險。巨大的壓力下,解永江表示,當時想法就是一條,堅決完成任務。
清川江大橋,是通往朝鮮前線的交通要道,更是連線抗美援朝戰爭前線和後方的交通動脈。為了切斷這條動脈,阻斷我軍糧食、彈藥等物資的補給,敵軍先後派出數千架次飛機輪番轟炸。面對敵人的瘋狂襲擾,在志願軍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解永江和戰士們英勇戰鬥,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恢復鐵路運輸。
當時,清川江大橋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中遭到嚴重的破壞,怎樣才能修得好、修得快,成為擺在志願軍戰士面前的一道難題。沒有現代化的機械,還要冒著敵機的襲擊威脅,解永江和戰士們每天泡在冰冷的清川江水中用繩拉鐵錘、不分晝夜地搶抓施工。“打樁的時候我們就泡在冰水裡,一出水,棉褲管裡全是冰碴子。”解永江說。
大橋修復不僅要考慮載重、車型、時速,還要考慮海潮、防洪、防火等因素。“我也不是什麼高學歷的鐵路專業學校畢業的學生,但在以往的工作中摸索出了很多的道道。”在橋樑修復過程中,身為分隊長的解永江提出“南北兩側淺水區域搭建枕木垛、深水區打木樁,修復後用火車頭頂車皮過橋,橋的另一方用火車頭接車皮”的創新做法,得到了上級的採納,有效節省了物料、加快了施工進度、縮短了施工時間,因此獲得寶貴的一等功榮譽,但他還是說:“我們和戰場上拼殺的戰士不一樣,這個功勞還是歸功於集體。”
“打樁 464 根,排架組立 107 排,架樑 60 孔。”經過六個多月的艱苦努力他們圓滿完成清川江大橋和三道便橋的搶修任務。之後,解永江和戰士們南進,整整三年,先後出色完成大寧江、大同江的大橋搶修工程,真正為志願軍部隊構築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生命運輸線,受到了總部的肯定與嘉獎。
彭德懷司令員曾說過:朝鮮戰場打勝仗,一半功勞歸前方浴血奮戰的同志,另一半功勞歸負責維護交通、保障供給的同志。
正是無數像解永江這樣的鐵道兵戰士,憑藉著一腔愛國熱血和國際主義精神,用汗水、鮮血和智慧鑄造了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支撐起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後勤保障線,有力支援了前方,保障了戰爭的勝利。
(以上內容根據解永江口述回憶整理)
編輯:謝典 | 稽核:青萱
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