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1917年11月6日到7日,十月革命在俄國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爆發。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它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告了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與此同時,它也拉開了世界範圍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
這場革命標誌著羅曼諾夫王朝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統治的終結,為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的成立奠定了開端和基礎。
1917年4月,列寧回到聖彼得堡,在火車站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
十月革命對中國的社會變革也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毛澤東曾寫下過這樣一段論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那麼,十月革命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下爆發的呢?
首先,一戰造成俄國經濟崩潰,階級矛盾激化,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蘇維埃政權登上歷史舞臺。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俄國先後三次陷入戰爭泥沼,第一次是1854年-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第二次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第三次則是一戰。三次戰爭均以慘敗收場,不僅傷亡嚴重,還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戰爭的損失導致國內矛盾進一步激化,人民起義不斷。尤其是一戰,巨大的傷亡和經濟開銷使還沒有完全進入工業化社會的沙皇政府無力承受。
1917年初,俄國各地爆發大規模罷工示威活動,人民高呼“麵包與和平”的口號,遭到沙皇政府血腥鎮壓後憤怒起義,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俄國出現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蘇維埃政權並峙局面,這是十月革命的前奏。
其次,農奴制改革釋放了勞動力,城市工人階級和無產者數量激增,為革命思想提供了土壤。
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開始農奴制改革,恢復自由人身份的農奴既無耕地,又無財產,批次湧入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大城市。
有資料顯示,1890年到1910年之間,莫斯科人口翻了一番。一方面,資本市場無力消化過剩的勞動力,城市貧困人口激增,生產和生活環境惡化;另一方面,工人和無產者受馬克思、列寧思想的感染,革命熱情高漲,布林什維克黨力量壯大。
最後,臨時政府堅持繼續參與一戰,加劇了糧食供給危機,引爆了十月革命。
俄國從帝制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嘗試十分失敗的。農奴制使俄國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步調相對落後,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均衡使俄國資產階級力量薄弱。二月革命之後組建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外不顧民心所向,堅持參加一戰,對內則既無法解決物資匱乏問題,又無法平息為爭奪糧食而發生的騷亂和暴動。
1917年11月7日,以列寧為領導的布林什維克黨人和起義工人佔領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的冬宮,總理克倫斯基倉皇逃竄,臨時政府被推翻。
十月革命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七月事變-積蓄力量(1917年7月3日-7月4日)
1917年7月3日,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戰爭政策不滿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街頭組織武裝遊行示威,要求“和平、土地和麵包”。布林什維克黨人積極接觸起義者,成為起義隊伍的領導者。
7月4日,在布黨組織下,武裝遊行變為和平示威,示威者高呼“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當日下午,臨時政府出兵鎮壓,宣佈首都戒嚴,解除工人武裝,查封布林什維克黨報《真理報》並通緝列寧。
經過七月事變,布林什維克黨在工人、士兵中間的威望大大提高,群眾對臨時政府更加不滿,推翻臨時政府成為當務之急。
二、粉碎科爾尼洛夫反革命行動-掃清障礙(1917年8月25日-8月31日)
這一年的8月底,俄國最高總司令、沙皇將軍科爾尼洛夫策劃發動了反革命叛亂,意圖復辟沙皇權力。叛軍攻向彼得格勒,臨時政府無力抵抗,布林什維克黨人組織抵禦叛軍,三天內有大量工人加入到保衛革命果實的隊伍。叛亂於8月31日平息,科爾尼洛夫被捕,國內的反革命勢力基本被肅清。
在叛軍面前的軟弱無能加深了國內民眾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信任危機,布林什維克帶領的工人、士兵聯合的革命隊伍不斷壯大。
三、攻克冬宮、推翻臨時政府-革命高潮(1917年11月7日)
經過前兩次行動,布林什維克黨樹立了威信,其政策主張被大多數俄國群眾所接受。七月事變後流亡海外的列寧在芬蘭赫爾辛基的布黨中央委員會會議上,首次提出聯合工人、陸軍和海軍士兵發動武裝起義的設想,隨後,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
10月,列寧偷偷回到彼得格勒,出席了革命軍事委員會的秘密會議,對革命事宜做出詳細部署。
11月7日,列寧領導布黨赤衛隊員、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保衛冬宮的僅有數百名士官生,在人群衝擊之下,這支隊伍很快就投降了。防衛隊長親自打開冬宮大門,讓起義隊伍進入,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趁亂出逃,其他官員被關押。當晚,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關於臨時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稱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
四、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首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1917年11月8-9日)
攻下冬宮後,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召開,大會首先通過了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臨時政府已被推翻,一切權力歸蘇維埃。
次日,會議通過了列寧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指出,一戰是帝國主義掠奪性戰爭,於人民無益,俄國將退出一戰,並建議交戰國立即進行談判,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
《土地法令》規定立即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歸國有,交給勞動農民使用。最後,代表大會選舉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農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人民委員會下設各部,執行無產階級國家的各種職能。
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此建立。
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在人類社會的現代化程序中首創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從此意義上講,十月革命堪稱二十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政治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