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11月2日,孫中山誕生於廣州香山一個農民家庭,本名孫文,我們中國人習慣稱謂孫中山,可是一直到去世他都從不用這個名字,這裡面有什麼故事呢?
1897年,孫中山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殺,被迫去日本流亡,有一天住在一個小旅館,需要填寫自己的姓名,而又不敢填寫孫文這個名字,他想到附近有個宅子叫“中山家”,這個家族的成員中山慶子是明治天皇的生母,孫文當時非常崇拜明治天皇的明治維新政策,於是不加思索順手就寫了個“孫中山”,後來在日本的中國同盟會就稱呼他為孫中山,這個名字從此就伴隨孫文的一生,可他自己回國後從來沒有使用過這個名字,而石使用本名“孫文”。
孫文少年的時候深深感受到清政府的腐朽與黑暗,立志推翻這個王朝,1911年,聽說國內發生了辛亥革命,他歷時兩個月才回到國內,1912年擔任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開闢了共和制度,後又多次進行反袁護法鬥爭,均以失敗告終。
1924年10月,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12月他乘船帶病到達北平,病情急劇惡化,後被協和醫院診斷為晚期肝癌,次年3月臨終前他已經無力寫字,宋慶齡按著他的手腕在汪精衛代寫的《總理遺訓》上簽字。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孫中山給國人的最後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