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說emperor和king的區別,要搞清楚區別,就別用漢語中皇帝和國王去類比,雖然很相似,但這僅僅是翻譯。歐洲歷史上emperor其實不少。emperor源自拉丁語imperiator,意思是“指揮官”。最開始只是羅馬軍隊對成功的將軍的一個封號,後來被長老院用在凱撒,屋大維和他們的繼承人身上。
早期羅馬帝國很少使用“皇帝”一詞來稱呼君主,而一般稱之為“愷撒”或“奧古斯都”(到了哈德良時期,“愷撒”又被用來稱呼皇帝的繼承人),直到現在,德語、俄語中的“皇帝”和“愷撒”還是一個詞根(“沙皇”就是“愷撒”的意思)。到了戴克裡先執政之後,拉丁文的“皇帝”一詞才普及起來,成為羅馬君主比較常用的稱呼。
歐洲的第一個皇帝是羅馬元老院“第一公民”屋大維(雖然當時“皇帝”的稱呼並不普及),理論上講,此後的歐洲各國的所有皇帝,繼承的都是屋大維傳下的羅馬皇冠,否則就是不合法。屋大維是羅馬第一個皇帝。此後歐洲所有帝國與君主,都預設只有繼承了羅馬帝國和屋大維傳下的皇冠,並得到教皇的承認,才能稱為“Emperor”皇帝。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於是歐洲出現兩個皇帝。一百年後,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蠻族所滅,西羅馬帝國的正朔落入到日耳曼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但一直沒有“皇帝”加冕,直到雄才大略的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曼被教皇加冕,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史稱查理大帝。
公元982年,出身東法蘭克的德意志貴族的奧托大帝,因打遍西歐無對手,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Romanōrum Imperator)。其孫子腓特烈一世,改國號為“神聖羅馬帝國”,從此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一直是名義上的歐洲共主,在此期間,歐洲沒有其他君主稱帝,所有王國的“King”
拿破崙.波拿巴橫空出世,率領法國大軍橫掃歐洲,在公元1806年滅掉神聖羅馬帝國,強迫神羅末代皇帝弗朗茨一世放棄“皇帝”的稱號。眼見法國大軍兵臨城下卻又心有不甘,弗朗茨遠走奧地利,成為奧地利皇帝。1804年,拿破崙正式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為法蘭西帝國皇帝。雖然有教皇到場,但驚世駭俗的一幕出現在歐洲,拿破崙一世自己從教皇手中拿起皇冠,為自己加冕。歐洲出現了第一個沒有羅馬帝國法統的皇帝。1721年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偉大的君主、雄心勃勃的彼得一世稱帝,正式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史稱彼得大帝。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沙皇”的稱號即為俄語“凱撒”的音譯,不是emperor。
拿破崙留侄子幾十年後重建法蘭西帝國,並且自封法國皇帝,成為拿破崙三世。這次拿破崙三世的加冕,壓根兒連招呼都沒跟教皇打。自此,歐洲進入“禮崩樂壞”時代。普法戰爭,普魯士佔領巴黎。德皇威廉一世順帶手搶走了拿破崙三世的皇冠,在法國皇宮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奧地利帝國也已經和匈牙利王國合併,成產一個新的帝國,奧匈帝國,歐洲的歷史舞臺上,最後一次出現德意志、俄羅斯、奧匈“三皇並列”。一戰以後,歐洲再無empe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