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考古:揭秘日本人族源(附Y-D圖解)
“騎馬民族論”
“大和民族是東北亞騎馬民族建立的″這個觀點,長時期內在日本頗有市場、影響很大,很多日本人都相信自己祖先是遊牧民族,和蒙古族更接近。所以,前幾年召開世界匈奴人大會,也有日本代表前往參加。
這個理論認為,中國春秋時期燕國對東北古扶余人的擠壓引發了南通古斯人-扶余人的大遷移,他們南下朝鮮半島又渡海進入日本,成為日本彌生文化傳播者。
一、分子人類學視角的日本人族源
現在,隨著分子人類學研究的發展和深入,日本人的祖源問題也更加清晰。實際上日本人主要由三大批或者說主要由來自三個方向的移民融合而成。
1、第一支是,大約二萬多年前到達日本的,晚更新世舊石器漁採人群,父系單倍群屬於D-M64.1。2、第二部分是距今1.15萬年前-2300年前期間,從朝鮮半島陸續南下進入日本的多批古代人群,父系單倍群主要是O1b2、O2、C、N等。3、第三部分移民,是距今六千-二千年期間,從大陸東南、臺灣,駕著小舟順著洋流,陸續遷入日本的東南族群、古越人等。父系單倍群主要是O2、O1(除O1b2)
二、詳解來自三大方向的古代人群遷徙
1,兩萬多年前的第一批移民父系D-M64.1人群
目前雖缺乏這支人群明確遷徙路線的更多證據。但是當代日本男性中,客觀存在著約30%父系型別屬於D-M64.1的男性,Y-D單倍群譜系樹上這支的共祖年代約為距今21000年,這些是客觀存在,說明二三萬年前從中國南方某地有一支古人群遷徙,最終到達日本。從下面Y單倍群D的當代分佈圖看,也可以得出大概判斷。(Y-D簡介附在文章結尾)
如上兩幅圖,日本這支D-M64.1的四萬五千年前遠房"兄弟"的後代,現在在印度。另一支四萬五千年前"兄弟支"的後代,現在分佈於青藏地區。而日本的D-M64.1人群,不知經過怎樣的遷徙路徑,總之在約21000多年前已到達日本,生根發芽,並且發展的很興旺,今天日本男性中約30%是他的後代。
注:按日本考古界的界定,繩文時代始於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300年結束,此後日本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金屬時代。繩紋時期使用繩紋陶,生產方式主要為漁獵採集。繩紋時代日本金屬器還未出現。早期工具多為石斧、石鏃等打製類石器。至繩紋中期磨製石器開始增多。繩紋晚期流行磨製的“定角石斧”。
2,第二個方向的移民:從朝鮮半島、陸續南下遷入日本的人群。父系單倍群主要是O1b2、O2、C、N等
彌生時代,按日本考古的界定,指距今2200年到1800年的文化階段。東京向岡彌生町曾出土過質地比繩文陶好很多、造型簡樸的薄胎陶器,所以,以出土地點命名為“彌生陶”。彌生時代開始使用這種陶器和金屬器具。
春秋時期,融合有半島人群、紅山文化人群、山東東夷文明等成份的半島族群,陸續進入日本,尤其約2300年前的一次遷徙具有決定意義。讓日本從新石器時代直接進入到鐵器時代。由於此時是青銅器、鐵器混合傳入,無法稱它為青銅器時代或鐵器時代,日本考古學界籠統稱之為“金屬器時代”
考古物證:
這一時期的考古物證比較多。比如遍及我國東北、朝鮮半島及日本的石棚遺址。(石頭`石片搭成的棚子,又稱“石桌墳”、“支石墓”)。在我國遼東半島的山丘、臺地,經常可以看到上面有大蓋石,蓋石下有壁石的石棚狀遺蹟。石棚的出現約在中國的新石器末期至青銅器時代,分佈於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而石棚在日本彌生時代的九州等地也有分佈。《三國志·魏志》記載:“時襄平(今遼陽)延里社生大石長一丈餘,下有三小石為之足”。遼東半島各地十多處石棚,都出土有人骨和隨葬品。吉林通化、山東淄川等地的石棚,也發現有隨葬品。朝鮮陽德郡發掘的8 座石棚,也多有人骨和隨葬品。
山東、東北、朝鮮、日本發現的石棚遺址,可以證明了人群流動路線。
彌生人未到日本之前,日本還沒有青銅、鐵器,也不會種植水稻,生產生活主要靠捕撈、採集與狩獵來維持。
3,來自東南地區、臺灣等地的多批海上移民
A,據日本《現代用語基礎知識》記載:日本考古界於1975年在日本福井縣二方町鳥浜鰣川的乾涸河床上,發掘繩文文化前期至中期的貝冢遺址時,發現了精巧的木製磨製石斧柄、紅漆木梳,紅漆木容器、獨木舟、槳等繩文前期的木製遺物,還發現了橡子、葫蘆的外殼及種子和綠豆等物。(綠豆原產印度,經東南亞傳播到中國,於6000 多年前傳到日本)。鳥浜貝冢是6000 多年前的繩文文化遺址,說明當時已有越人東遷進入日本。這些人是憑著高超的航海技術,利用流經臺灣、琉球直達日本的黑潮,憑簡陋的獨木舟和原始槳遠航的。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7000 多年前的文物告訴我們,當時越人已能駕駛獨木舟航海,並已掌握了木器製作和制漆技術。鳥浜貝冢及其遺物,很可能是6000 多年前從中國東南部東渡日本的越人留下來的。
據《梁書·東夷·倭》記載:倭人自稱為“吳太伯後”。此處未必說倭人真的就是吳太伯後裔,應是泛指大陸吳越地區的人民。從風俗上看,他們都善於航海,斷髮文身是其特徵之一。《三國志·魏書·東夷》有記載:“夏後少康之子封於會稽,斷髮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人好水,沉沒捕魚蛤,文身亦厭大魚、水禽 稍後以為飾″說明倭人也是好水,紋身。
B、據施聯朱等著的《臺灣民族歷史與文化》記載:高山族尤喜大耳,他們以線穿耳,用貝殼.螺螄和竹圈塞於耳孔:《裨海紀遊》也記錄了,高山族男子競尚大耳。於成童時,向耳垂間各穿一孔,用僚竹貫之。日以加大,有大如盤至肩撞胸者。
日本《風俗辭典》記載:繩文人的耳飾有白形耳飾、玦狀耳飾和棒狀耳飾。白形耳飾是一短小而呈鼓狀陶飾物,能塞進耳垂孔中,用以擴大耳垂孔,使之下垂。從上述風俗可見,大陸東南沿海的古代族群對6000-2500年期間的日本有明顯的影響。
C、相似的貝冢(又稱“貝丘”)文化
臺灣有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圓山貝冢遺址。《臺灣民族歷史與文化》記載:澎湖火山群島中有許多考古時代的貝冢,其中有出繩紋陶的舊期貝冢與出土了磁器(除釉)鐵器與古錢的新期貝冢。
在其他考古發掘中,也經常發現“蛤蜊層”或堆積中“包含著蚌殼、獸骨,鹿和人的骨骼”,如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和溪頭遺址的墓穴填土中,含有大量的蛤蜊殼或利用蛤蜊殼坑作穴,填以蛤蜊殼夾少量灰褐土。廣東南海灶崗貝丘和廣西南寧貝丘以及柳州龍潭鯉魚嘴等處的貝丘遺址墓葬,幾乎都在貝丘的貝殼層中,廣西左右江流域同樣發現了許多以採蠔、捕魚為主,同時兼營狩獵和農業的貝丘遺蹟。
以上說明,貝冢(貝丘)並非日本獨有,我國南方沿海各省也古已有之。只是由於不斷遭到人類開發、破壞、被剷平或淹沒,多數已被滌盪殆盡,不過其內涵物卻依然如故,貝殼內同樣混有獸骨,鹿骨和人骨以及新石器時代文物等,這些都證明中日兩國的貝冢(貝丘)或貝層,很可能是同一族群及文化人群交流造成的。
綜論,日本民族的族源由1,兩萬多年前到達日本的第一批移民,父系單倍群D-M64.1人群;2,來自朝鮮半島的、距今1.1萬-2200年期間,陸續遷入日本的多批人群,他們的父系單倍群為O1b2、O2、C、N等。3,6000-2000時段,由東南、臺灣方向遷入的族群,父系單倍群為O2,O1(不含O1b2)。
來自以上3大地區、不同時段的多批族群融合形成了日本民族,尤其以二千二三百年前的一次族群遷移對日本影響最大,讓日本直接從石器時代邁入金屬器時代。
。。。
附:Y-D概述:
D單倍群是一個年齡約4.7萬年的大類,與C、F的年齡相當,內部結構複雜跨度很大。很多支已經分離四萬多年了,所以不能將D對應到某個人種、膚色。
D1a*:與D1a1、D1a2的祖先分開近4.5萬年,主要有安達曼人。
D1a1a1-N1: 多集中於青藏地區。在衛藏中較集中。D-N1可能在古氐羌人中佔一定比重。從統計資料看,D1a1a1的幾個分支在西北和川渝相對集中,推測其擴散中心是黃河上游。D1a1a1a1-PH4979(距今10200年)是新石器早期擴張的蔟,在北緯29度以南稀少。D1a1a1a2-Z31591分佈於西北和西南,推測是歷史時期融入到漢族的。
D1a1a2-F1070:包括D1a1a2a1-Z40598、D1a1a2a2~Z41068兩支。D1a1a2與D1a1a1已分離開3.5萬年。
D1a2:集中於青藏高原,在康巴藏族中相對富集(有些地區達60%以上),在漢族中主要分佈於西北和西南。古代氐羌、党項人中可能有較大佔比。該支系實際以下游的D-M533佔絕大多數。
D1b:在日本的阿伊努人、琉球人中相對集中,代表了繩紋時代日本土著的主要成分。在日本和族中約比30%多。在中國極少(幾乎為零)。
D2: 在菲律賓尼格利陀人中相對集中。
Y-D結構及分化共祖年代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