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輿論的力量就很強大,決策者在制定政策時,往往會考慮這種因素。但有時候輿論的作用也會失靈,特別是在古代,皇帝往往說一不二,如果他一意孤行,非得幹某件事,並且非得強迫別人也和他一起幹某件事,那就相當可怕了。人在頭腦過熱的狀態下容易幹傻事,那一個國家自上到下都陷入這種過熱狀態會怎麼樣呢?
下面,讓我們穿越歷史的煙雲,回到5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看看事關明朝國運的一場關鍵戰役——土木堡之戰,探究一下主戰的明英宗朱祁鎮和王振等人、以及極力反戰的于謙等人,他們各自有著怎樣的命運沉浮?經歷了這場戰役,大明王朝的國運又能如何呢?
01野心勃勃的也先
元朝勢力被逐出中原之後,歷經明朝初年一系列的北伐,北元終於覆滅,然後分裂為西邊的瓦剌和東邊的韃靼等部。剛開始的時候,瓦剌比較強盛。明宣德八年(1433年),當時作為瓦剌首領的脫歡迎立韃靼的君主脫脫不花為大汗。脫歡在明宣德九年(1434年)攻殺東蒙古的阿魯臺,東蒙古的阿臺汗東逃科爾沁。明正統三年(1438年),阿臺汗被脫歡俘殺,至此蒙古進入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
明正統四年(1439年),脫歡逝世,他的兒子也先繼承了首領位置。也先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人,他先是率軍攻破哈密,活捉了哈密的國王和太后。然後又和沙州、赤斤蒙古諸衛聯姻以加強實力。接著,他又攻破蒙古兀良哈部,威脅明朝的屬國朝鮮。在這種情形下,也先的勢力已經囊括了長城以北整個草原地區,對南方的大明王朝形成了泰山壓頂之勢。
但也先並不是莽夫,他也很有心計。從也先的父親脫歡開始,就十分重視與明王朝的朝貢關係。大明王朝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對於蒙古使團始終本著“薄來厚往”的政策,賞賜物品價值一定要遠遠超出貢品的價值,這樣才能顯現出大國的風範和自信。一般明廷對來朝者按其人數及地位給賞,很多蒙古使團為了得到多的賞賜,成倍的擴大使團人數,明廷依然按例給賞。
明廷對蒙古使團的人數不加限制,凡來朝者必有賞賜,天長日久,蒙古首領們的貪慾一天甚於一天,也為後來也先使團謊報人數埋下伏筆。剛開始的時候,也先派遣的使者一般不超過五十人,後來由於貪念朝廷的厚賞,一下子增至二千餘人,並屢屢索要貴重難得之物。稍不遂意,立馬製造事端。明廷為了息事寧人,不得不把每年的賞賜都有所增加。
由於也先經常與明王朝打交道,所以對大明王朝的內部情況比較熟悉。也先透過在明朝居住的瓦剌使臣及在明庭內部安插內奸,等於在明朝內部建立了一套情報網路,所以對明朝的邊防虛實動靜瞭然一胸,每次的進攻時間節點選的非常合適。在這方面,以特務組織治國的大明王朝,對內鎮壓黎民百姓很在行,但在對外情報蒐集方面的工作就要差勁的多。
02昏昏欲睡的大明王朝
明朝初年,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治理下,大明王朝很快走向了巔峰,經過明成祖朱棣的數次北伐,明朝的北部邊防趨於平穩。到了宣德時期,北方草原蒙古各部互相攻擊,自顧不暇,而明王朝的社會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彷彿太平盛世已經來臨。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陶醉於紙醉金迷之中,不能自拔。
仁宣時期,對開疆拓土沒有絲毫興趣。下令停止下西洋活動,對西域等地的交流頻率也大大降低。在南方,放棄安南,宣德三年(1428年),廢止交趾布政使司,越南從此永遠脫離中央王朝懷抱。宣德十年(1435年),停止巡視奴兒干都司。從此,大明王朝對東北的統治開始弱化,並一步步退出了東北,也為二百年後滿清的強勢崛起創造了條件。
明宣宗對外政策上進行縮邊,逐漸產生了嚴重的後果。一方面使瓦剌坐大,而自己卻眼睜睜地看著,毫無辦法。另一方面,造成安逸之風氾濫,兵備廢馳。
如宣德八年年末,山東巡按張聰至遼東巡視回來後發現,130人的軍額只剩下了老弱5人,缺額率高達96%。責問領軍軍官,卻說都幹別的差役去了。當時甚至而連山海關這樣重要關卡,都只有五六人駐守,不難想象內地的守備如何?
另一樣隱患就是將領的素質下降太快。明太祖、明成祖皆以武功起家,手下名將濟濟,但宣德之後不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將領們便逐漸腐敗疲軟起來。加上將領們兼併土地、私役士卒、貪汙剋扣等惡風盛行,軍隊的戰鬥力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當時的將領們,分為三類。第一類如英國公張輔,在明成祖朱棣時期為名將,但在宣德時期,國家承平日久,他已是多年未碰弓馬的老人了。第二類就是那些在外帶兵多年的將領,打仗是外行,貪汙腐化是行家。還有一類是那些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將領,多半是“勳二代”、“勳三代”,由於他們地位顯赫,雖然碌碌無為,但把持著許多要害部門。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駕崩,皇太子朱祁鎮即位,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年輕氣盛,立志要做有為之君,他能讓昏昏欲睡的大明王朝振作起來嗎?
03志大才疏的明英宗
朱祁鎮即位,次年改元正統。由於新皇帝年僅九歲,主少國疑,眾臣請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太皇太后聽政時,抑制宦官,重用仁宣以來的舊臣,其中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非常有名,史稱“三楊” 。三楊擔任內閣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得大明朝國力鼎盛。
但花無百日紅。隨著“三楊”和太皇太后的先後去世,明英宗朱祁鎮也漸漸成年了,他覺得自己羽翼已豐,不希望像他的父親那樣做一個守成的皇帝,他的偶像是他威名赫赫的先祖洪武和永樂大帝,他立志要幹一番偉業。
從表面上看,明英宗確實如此。他在位初期,曾經組織了三次大規模北伐,希望像明成祖朱棣一樣飲馬塞北,立下不朽功勳。他的北伐也確實取得了一定戰果,讓他沾沾自喜。明英宗做的第二件事是重新下西洋,這一點也有一些永樂遺風。
明英宗做的第三件事是大規模介入南方戰事,史稱麓川之役。明英宗分別正統四年(1439年)、正統六年(1441年)、正統七年(1442年)和正統十三年(1448年)4次介入麓川戰事。明朝經過連年征戰,仍未徹底平息叛亂,最終以盟約形式結束;期間連續發動數十萬人的進攻,致使大軍疲憊、國庫虧空,對北面蒙古瓦剌的防禦空虛。
特別是最後一次出擊麓川,明朝從京城調集了大量精兵,也有一大批的名將被調到南方戰場。這就造成了京城空虛的態勢,為正統十四年的也先大規模入侵創造了條件。
更為荒誕的是,年輕的明英宗頭腦發昏,用人不察,居然重用宦官王振,對他言聽計從,還授予他至高無上的權力。就這樣,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終於引爆了土木堡之戰。
04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嚮明朝政府邀賞,由於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也先就趁機制造事端。遂於同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進犯。
其實,也先的這次南侵是蓄謀已久的。他已經把蒙古各部統一了起來,力量空前強大。再加上他安插在明廷內部的情報網路早已經起了作用,知道明朝京城空虛,長城一線武備廢弛。與老練狠辣的也先相比,明英宗天真單純的就像是個孩子。
1449年七月十五日,大同總督宋瑛、駙馬都尉井源、總兵官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四員將領各率兵一萬赴陽和(今山西陽高縣西北)防禦。結果明軍大敗,全軍覆沒。也先的蒙古騎兵銳不可擋,前鋒直逼大同。前線戰敗的訊息如雪片似地傳遞到了京城。
在這種情況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也先來者不善,必須對他引起足夠的重視。而我們的明英宗和他的寶貝王振呢?王振給皇帝說,這些蠻夷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不給他一點顏色瞧瞧他就不知道他是誰!
明英宗也幻想著自己能像其曾祖父明成祖那樣,數入漠北建立赫赫軍功,所以聽了王振的話,也認為親征是他大顯身手的好機會,便不與大臣們商議,做出親征的決定,並宣佈兩天後立即出發。
皇帝決定親征的訊息一出,滿朝皆驚。因為大臣都知道當時朝廷的軍隊主力都在幾千裡之外的南方,倉促之間難以集結;再說,也先的蒙古騎兵可不是紙老虎,這些年已經在塞北打遍天下無敵手了;何況年輕的皇帝沒有作戰經驗,不是馬背皇帝,和他的先輩明成祖朱棣不一樣。
因為皇帝要親征,以王振為代表的一群人很會揣摩上意,極力慫恿。但也有少數大臣表示反對,于謙就是其中之一,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認為“邊鄙之事,自古有之”,只要“將士用命,必可圖勝”,朝廷應以守為主,勸諫英宗“不必親御六師,以臨塞下”。
其實按照明朝當時兵力空虛的實際情況,在前方戰事失利,敵情不明的情況下,還是以防守反擊為好。作為一國之主的皇帝萬不可輕出,只需選一員得力大將掛帥即可。但當時以皇帝為首的中樞機關早已經頭腦發熱了,為了自己的“政績”什麼也不考慮了。
雖然大臣們極力勸諫,但明英宗就是不聽,甚至下令“反對出征者論罪”後,除了于謙等少數人,大部分人不吱聲了。於是皇帝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只准備了三天時間,就開始御駕親征。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他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大軍出征,誰知天公不作美,大雨連綿。大軍到了大同附近,發現屍橫遍野,加之後方糧草供應不及,軍心開始動搖。在這種情況下,王振說服皇帝繞道他的老家,來一個蔚州幾日遊,也好在家鄉父老面前好好長長臉。
雖然大臣們極力反對,但大軍仍然開拔,前往蔚州。不料王振心血來潮,擔心大軍過處,踩踏自己家的莊稼,而建議按照原路撤軍。等到大軍行至懷來附近,輜重反而沒有趕上。於是,王振下令原地駐紮等候。
就這麼一折騰,明軍錯過了進入懷來城的機會(實際上再有一個時辰就可以了),瓦剌大軍終於追上明軍,將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斷,陷於死地,軍心動盪。於是,當也先假意議和,引誘明軍取水,結果飢渴難耐的明軍士兵紛紛離開陣地取水,陣型散亂,瓦剌大軍趁機發動突襲,數十萬明軍全軍覆沒。
混亂中,護衛將軍樊忠在皇帝身邊用棰將王振捶死,曰:“吾為天下誅此賊”。皇帝朱祁鎮被俘,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五十多名大臣戰死。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
05英雄本色
土木堡慘敗的訊息很快傳到了北京紫禁城,後宮皇后嬪妃哭聲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爭論著逃跑路線,有人主張往南京跑,有人主張往四川跑。總之,幾乎所有人都已經草木皆兵了,覺得大明王朝要亡國了,都準備逃離北京城,這一切與三百年前的大宋東京城的情景何其相似!
主張逃跑的人中,肯定有不少當時極力慫恿明英宗親征的官員,現在他們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逃跑主義者。這些主戰派,都開始收拾家產,準備隨時南遷,他們要定都南京,藉口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當時口口聲聲要為國而戰的人,真的要拼命的時候,想到最多的竟然是家裡那些私產,想的是怎麼樣逃到南方去,躲過這場災禍。
在大明王朝即將覆滅之時,有一個人勇敢的站了出來,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他是誰?他就是當初極力反戰的兵部侍郎于謙。
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作為監國,主持朝會。面對眾多大臣南遷的建議,于謙斬釘截鐵地說:“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歷史就是這麼的有趣!在一個月前于謙曾經是堅定地反戰派,但是當明朝將亡的時候,于謙成了最有力的主戰派,反戰是因為不該戰,主戰是避無可避必須一戰。
于謙的話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扭轉了朝會的風向。在此危難之時,他們擁立朱祁鈺皇帝,遙尊被俘的朱祁鎮為太上皇。同時下令邊關將領,不得私自與瓦剌接觸,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義,也不用搭理。
也先惱羞成怒,揮師攻打北京。卻被于謙等明朝文武擊敗。北京保衛戰,明軍擊退瓦剌。瓦剌無奈之下,退走大漠。
06結束語
于謙的壯舉,等於挽救了大明王朝的命運,使得明朝避免了重蹈北宋的覆轍。但大明王朝經此打擊之後,明廷已如驚弓之鳥,內外矛盾立即激化,並日趨嚴重起來。明朝的統治,由此開始一步不回頭地走向了下坡路。
透過這場戰役,我們可以發現,明朝的慘敗是有原因的,這是明朝內部矛盾長期積累的總爆發。而坐在廟堂之上的明英宗和王振們卻不知道這一切,仍然做著大國美夢,把打仗當做是兒戲。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從來就不是一件小事,它關係著一個國家的生存,一個民族的前途,必須高度重視。特別是在內部問題一大堆的情況下,對待戰爭更要慎重。
透過這場戰爭,讓我想起了很多自信心爆棚的大V們的高談闊論:他們都成了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或者成了韓信,百萬雄師,攻必克,戰必勝;更或者成了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圖/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文/來源於師說123,大家如果覺得寫得好,敬請點贊、分享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