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欄目
為了滿足讀者們對於《新玩意》欄目加更的需求,機器人特地邀請了 Matrix 作者們也來聊聊自己近期購買的新奇產品。喜歡本欄目的話,歡迎充電或評論文章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你的每一次真心誇讚或建議,都是作者前進的動力。
@南魚祭酒:阿米洛花旦娘 miya68 靜電容鍵盤
- 購買渠道:京東阿米洛旗艦店
- 入手價格:全價 890 - 店鋪優惠 40 = 850
- 下單及簽收日期:9 月 18-19 日
這把鍵盤我主要看中兩點:Miya68 配列和阿米洛靜電容軸。
Miya68 是我前一陣很關注的一個配列,貌似是阿米洛與 Ducky 合作推出的,鍵圈的朋友們也常常形象地稱之為「田字 68」。它名為 68,會讓人誤以為是傳統 68 鍵的變種,但我認為它更應該是一個標準 87 鍵盤然後把 F 區砍掉、把編輯區最右邊的兩個鍵砍掉之後得出的一個配列,只需要把 pgup 和 pgdn 兩個鍵改對映成 home 和 end,那麼編輯區的鍵位配置就跟最常見的 87 配列一模一樣了。經過長久的摸索,我認為這樣的配列可以在滿足我這樣一個以文字輸入為主的使用者的基本需求的基礎上讓鍵盤面積最小。然而目前來說,田字 68 的鍵盤,除了一些客製化鍵盤(買起來很煩,要麼蹭車要麼海鮮市場),量產廠商裡就只有阿米洛、RK 和黑爵有這個配列。黑爵那款不到 200 元,檔次太差不考慮;RK 的右 shift 鍵莫名其妙,右邊的三個修飾鍵也不是等比的 1.25u,再一次莫名其妙;只有阿米洛的 miya68 最端正。哦對還有一點,在我買這把鍵盤的時候,阿米洛只有 miya68 的介面是 Type-C 的(現已全線更新模具,全線 Type-C 了)。
至於阿米洛靜電容軸,久仰大名。關於靜電容,此前我用過國產的寧芝 plum,印象不能說很好,給我的感覺就是輕飄飄的按下去沒有感覺。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當初買的是 35g 的輕壓力軸。阿米洛靜電容軸號稱是以靜電容原理模擬機械軸手感,我自然是非常好奇了。阿米洛靜電容有四種軸,分別是段落軸草木綠(手感類青軸)和三種線性軸,壓力克數分別是 37g、45g 和 50g。鑑於寧芝的經驗,我選擇了近似機械紅軸的 45g 櫻花粉。阿米洛前一陣還發布了 45g 的艾草灰,改進了一些細節,不過真正面世就要等了。
至於在眾多 miya68 靜電容鍵盤中選哪個……我最後還是選擇了價格偏貴但是確實很有辨識度的花旦娘。
鍵盤到手以後確實不負所望,阿米洛的鍵盤雖然貴,但是在做工方面確實比廣大價效比廠商的中端產品要細緻多了。不細說了,隨便上點圖吧。
當然了,所有鍵盤都有缺點。首先就是阿米洛靜電容軸的手感和聲音,並不能完美達到我的預期。跟我日常使用的佳達隆 g 黃 pro、g 銀 pro 相比,靜電容櫻花粉手感略乾澀,聲音更嘈雜,其噪音堪比青軸,頗惹室友不滿。解決方案:勸室友忍著,等後面艾草灰出來以後再考慮換鍵盤的事。
然後就是 MacOS 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 win 系統一般沒有這個問題)無 F 區的鍵盤常見的間隔號無法打出的問題。按照無 F 區鍵盤的預設設計,fn+esc 應該有 tilde 鍵的功能,即,英文狀態下,fn+esc=`,而 fn+shift+esc=~;中文狀態下,fn+esc=·(外文人名中間的間隔號),而 fn+shift+esc=~。但是阿米洛 miya68 和其他我用過的 61、68 配列鍵盤一樣,中文狀態的輸入沒有生效,即,中文狀態下的 fn+esc 也 =`。
我傾向於認為這是 macOS 的鍋,而大多數鍵盤廠商不會特意適配這種小細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也不是問題,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是致命缺陷,我日常需要做很多翻譯工作,外國人名之間的間隔號是我高頻輸入的一個標點符號。最終還是靠第三方軟體改了鍵盤對映,把 ctrl+insert 對映給了 tilde 鍵。
解決了 tilde 鍵的問題之後,這把花旦娘 miya68 成了我的新寵(貌似每一把鍵盤到手以後都是新寵),這一個多月以來都是我的主力輸入鍵盤,打了得有七八萬字,越打越喜歡,堅定了我出坑鍵盤圈、不隨意買新鍵盤,讓鍵盤迴歸工具屬性的決心。
@ROB1N:魔音海妖 mini
打遊戲打了這麼久,一直都是用耳機的麥克風來聊天。畢竟不是什麼「職業選手」,也沒有直播需求,所以我對桌面麥克風這個東西一直是沒有需求的。以前在學校合唱團,經常有獨唱或阿卡貝拉的任務,用的都是森海的 SKM 6000 或者 EK 2000 IEM 這兩種來演唱或者對合唱進行現場調整指揮。
現在畢業了,沒有那些繁雜任務了,自然需求也少了、簡單了。以前用耳麥, Teamspeak 老是將我的聲音收得非常小,無論怎麼調整都沒用。又加上疫情期間,給孩子們上網課,zoom 也將我的聲音收得偏小,學生經常說聽得不是很清楚,於是我痛定思痛,下了個狠心在亞馬遜買了魔音海妖 mini。
然後有一天 Teamspeak 聊天,我朋友說我聲音突然就變得音量很合適而且很清晰。我說我換麥克風了。他們知道我換了這個後很驚訝,因為他們一般是不會看這款的,畢竟功能簡陋、造型不出彩,也沒燈,不夠炫。然而這些他們的「缺點」在我這全都變成了優點。你說我上課的時候,螢幕裡我的臉五顏六色的閃爍,學生看了都得笑場。它又是 USB 麥克風,都免去了音效卡,非常方便,不用調來調去。
再者,它的大小真的非常合適。沒有標準版那麼高聳,也不是小蜜蜂那樣別在身上收音差勁。佔地小,個頭也合適,直接對著我的嘴唇下方,甚至都不用擔心噴麥,剛剛好擺在桌上。同時它也支援使用支架,我也考慮了以後買一個支架給它,這樣又可以節省更多的桌面空間。但也不是完美無缺,缺點還是有的。我平時喝水都用的膳魔師的杯子,用我孃的說法就是個「野戰杯」,魔音海妖 mini 跟它個頭一般高,我又喜歡把杯子放在嘴巴下面以方便我喝水,所以經常將兩者拿錯……
其實,魔音海妖 mini 的對標使用者很簡單,就是對於麥克風有需求,但是程度不高的使用者,用以填補玩家以下、漠不關心的民眾以上的使用者群體。我試著用 AU 錄了一段歌,效果也非常不錯,各個區域的表現都很正常,對得起 5000+ 日元的價格。看國內淘寶上 350 元左右的價格,可以考慮入手。
如果只是跟我一樣需要網上授課的老師,或者日常有遊戲需要的,那麼你完全可以購入。但是不推薦做直播的朋友購入,可能達不到你們的要求(來自主播朋友的原話)。
@XavierWang:Seemagic 電動指甲刀
- 入手渠道:淘寶 / 小米有品
- 入手價格:99 元
前幾天在小藍鳥上看到有人推薦「Seemagic 電動指甲刀」,初次看到電動指甲刀,還是感覺挺新奇的,恰好手上的指甲刀有點鈍了,用著不順手,便跑去淘寶下單。目前在小米有品商城上銷售,價格為 109 元。
Seemagic 指甲刀機身比 AirPods Pro 充電倉大上一圈,厚了一點,可以看做是一個大的耳機倉。整體結構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上側的刀頭,刀頭的外形看有點像衝擊鑽的鑽頭,利用刀口一點一點把指甲削掉,在刀頭兩側,有兩個小斜坡,用來避免指甲肉與刀頭接觸,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削到肉,除非你十分作,故意把手指頭用力按進去。
刀頭處有一顆 LED 燈珠,可以在剪指甲時輔助照明,我個人覺得燈珠的亮度仍然偏暗,燈珠只能照在當前修剪的部分,無法照亮整個指甲。
另外一個則是機身,整體為白色,光面外殼,側面為電源開關與 Type-C 充電介面,背面設有一個指甲屑收集倉,用於收集剪指甲過程中的碎屑,對了,這也是這個電動指甲刀的一個賣點 —— 避免修剪時的碎屑飛濺,收集好了,但並不方便清理,在倒出指甲屑後,粘在倉壁上的指甲屑我通常使用氣吹吹走:
- 用手擋住,並按下倉門上端;
- 倒出一部分指甲屑,抖一抖;
- 使用附贈小刷子清理粘在倉壁上的指甲屑,以及刀頭附近的指甲屑;
- 如果有小刷子仍然清理不到的,需要使用氣吹進行深度清潔。
短按電源鍵,指甲刀開始運轉,此時為高速檔,再次短按則為低速檔。指尖與手指甲稍微分離,把指甲前端(遊離緣)緩慢推入刀口,此時刀頭會一點一點把指甲削掉。然後推動指甲刀到另一位置繼續修剪,推動時力度不要過重或太輕,避免修剪過度。修剪過程中,大部分的指甲屑被吸入收集倉中,會有少部分散落在桌面上。
初次修剪時可能會手生不熟悉方法,出現過度修剪,或者是不平整的情況。修剪完的指甲,雖然遊離緣與甲面的角度為 90°,但並未出現毛刺,省去打磨指甲的功夫。
總的來說,我個人認為 Seemagic 電動指甲刀使用起來會比傳統的指甲刀方便,剪指甲的同時打磨指甲,並把指甲屑收集起來,執行過程中的噪音不會特別大,適合在辦公室摸魚、放鬆的時候使用(bushi,當使用熟練之後,能夠修剪出比較平滑的指甲邊緣。
但這也不意味著手動指甲刀會被其替代,指甲邊角位、肉刺、死皮的修剪,以及腳指甲仍需要使用手動指甲刀。以及,電動指甲刀與電動磨甲器、手動指甲刀相比,刀頭是不可替換的,意味著在未來如果刀頭變鈍了,只能重新購買過一個新的電動指甲刀(算盤打得啪啪響。
*有 3 個手指甲在本篇新玩意中受到過度修剪的傷害。
@Kostya:Google Pixel 4
- 入手渠道:淘寶
- 價格:1749 元
儘管我的 Pixel 3 還沒到手太久,但是它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般的 EDL bug 還是影響到了我。一個平凡的下午,我正在工位改推送,正想拿起 Pixel 開啟微信看預覽,它卻已經失去了點亮的能力,無論我怎樣操作按鈕都無濟於事。
於是,在糾結了幾天之後,我決定還是下單了一部 128 GB 的 Google Pixel 4,其實都並沒有對 Pixel 4 的特性做過多的瞭解。不過,這裡還是說一下它大概的配置。高通 Snapdragon 855 CPU、6GB 記憶體、90Hz OLED 5.7 英寸螢幕、1200 萬畫素廣角 + 1600 畫素長焦的雙後攝組合、800 萬畫素前攝和 3D ToF 鏡頭(支援 Google 人臉解鎖)。總體來說,儘管是 2019 年的旗艦配置,但是 Android 12 的加成還是讓它在 2021 年並不至於過時。
到手的時候手機還是 Android 11,不過我很快就把它升級到了 Android 12,再加上 Magisk 用來解鎖我的中國電信和 VoLTE。也是如此,我就獲得瞭如之前 Pixel 3 上的原生 Android 體驗:Material You 帶來的色彩變化是如此鮮明,以至於我一直都覺得 Android 到了這個版本是真的有了生命一般;而 Android 12 的各類新設計中的圓角和大面積的色塊,也讓使用這部手機真的成為了視覺上的享受;此外,Google 對於手機的最佳化功力,也的的確確讓 Pixel 配得上它「親兒子」的身份。相對於其他廠家的 855 手機,Pixel 4 可謂是流暢到要飛起來了 —— 甚至可以說和 iPhone 不相上下。
高刷屏帶來的體驗,可能還是不能和 iPad Pro 上的 ProMotion 比,但是已經十分不錯。儘管在小屏上,90Hz 重新整理率的效果並不算得上過於明顯,但也的確是 nice to have;而且對於重新整理頻率,Google 也說得上是「保守」,在不播放動畫的時候,Pixel 4 會自動調整重新整理頻率到 60Hz 來節省電量。說到電量,Pixel 4 擁有 2800 mAh 的電池,在一個高刷屏手機上的確小了點,但是續航也還不算太難看,亮屏 4-5 小時應該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主要是,我平常還有 iPhone 12 這一遊戲機可以用,所以電量焦慮暫時還找不到我。
Pixel 的攝影一直以來被奉為圭臬,Pixel 4 也不例外。1600 萬畫素長焦鏡頭的加入,更是讓已經闊別長焦鏡頭一年之久的我十分感動。前置攝像頭方面,由於 ToF 的加入,Pixel 4 也支援 Face Unlock 功能,這一功能和 iPhone 的 Face ID 一樣,只需看一眼就可以解鎖;與此同時,Pixel 4 也不再提供指紋解鎖功能。
Pixel 系列的設計,一直都讓人有點覺得「雷」。還記得 Pixel 3XL 上面的高劉海設計,以及 Pixel 3 的前置雙攝。不過,Pixel 4 的這個設計還是讓我覺得比較優雅:磨砂玻璃的白色後殼搭配 G 字圖示,讓手機真正呈現出了一種高雅的感覺;而黑色中框上的橙色電源按鈕點綴得恰如其分。儘管我還是不太能接受 Pixel 系列這個大額頭設計,但是有些時候這種設計的確比劉海可能更容易讓人接受。此外,在設計上整部手機並不高調,它靜靜躺著,AoD 螢幕顯示著時間和通知,很容易融入周圍的環境。
Pixel 4 還有一個藏得深的小功能「Motion Sense」可以說是很神奇。這個功能採用雷達來探測人體活動,從而可以讓手機識別一些隔空手勢並反饋到手機操作上。具體來說,當播放音樂的時候,在 Pixel 上空左右掃動,就可以切換到上一首和下一首;使用手掌輕點,就可以暫停音樂的播放。當來電、或者是鬧鐘響鈴的時候,手掌掃過就可以把聲音變小。這些都是十分美好的體驗。
此外,Pixel 在後臺進行聽歌識曲的功能(「聞曲知音」)也一直是我特別喜歡的。儘管對於中文歌它好像有點無能為力,但是每次到了西餐廳或者是咖啡廳,它就能大顯身手了。
就像我之前在 Pixel 3 的新玩意裡面所說,微信、原神這種髒活累活交給 iPhone 12,我就可以享受它帶來的美好 —— Pixel 4 依然如是。不過,微信我也已經交給 Pixel 了,這讓 iPhone 12 徹底變成了我的遊戲機和 MP3(當然,最近音樂 app 瘋狂閃退以至於我現在不得不天天用 Apple Watch 聽歌)—— 到底哪款才是我的主力機?界限早就已經模糊了。
而這,恰恰就是 Pixel 的魅力。
@wanying:優米真空糧桶
- 參考價格:153 元(7 升容量款)
- 入手渠道:淘寶
在下單之前問了我先生,這個會不會有點 overkill 了,答曰咱們可能還真的需要這麼個東西,買吧。於是購入真空狗糧罐——但是用來裝人吃的大米。
桶壁上有透明窗,可以看到內容物還剩多少。桶的兩側凹進去一點,方便搬運。
最近一兩年工作逐漸忙碌,在家做飯越來越少,出現了五六次米桶打開發黴了的情況。那可是白玉一般的美味五常大米,發黴之後不得不扔掉。一定是農業社會的基因在發揮作用,倒掉白花花的大米帶來的負罪感實在是太強了。
發黴的原因無非是空氣潮溼,舊的米桶密封效能又不夠好——雖說也是帶有密封圈的,卻總歸做不到完全氣密。我也做過把大米按頓分成小份抽真空的事情,這樣雖然確實可保大米金身不壞,但是一來麻煩,二來浪費塑膠。此外也考慮過用真空保鮮罐,就是有個氣閥,每次使用完用配送的抽氣筒往外抽氣的那種,但是一來容量太小,二來每次用完都要手動抽氣泵,一定堅持不下去。後來偶然發現真空狗糧罐的存在,我雙目放光,這玩意兒有希望解決問題啊。
一番對比之後買了現在這款優米生活的真空桶,原因主要是外形簡潔、使用簡單,也是同類產品中價位比較低的。用了兩個多月了,基本沒有槽點。
在沒有抽真空的狀態下,蓋子只是鬆鬆地放在上面,一抬就拿起來了;一旦抽了真空,蓋子則是掰都掰不開,這樣立竿見影的對比讓人非常安心。抽真空的動作很簡單,只有一個大按鈕,往下一按,它就自己開始抽,抽到真空為止。抽氣的動靜比想象得大,挺響的,抽一次要持續四十五秒。不過由於按一下就不用管了,需要人類操作的時間也就五秒以內,所以不會造成額外的工作,與普通米桶使用無異。要開啟的時候放氣也是按中間的按鈕,一秒放好。最近我出門了八天,回來掰了掰蓋子還是很緊,說明這個真空還是比較耐久,不會很容易就漏氣鬆掉了。米桶上有一條透明的視窗,可以看到內容物的多少。購買時還贈送了一個花裡胡哨的狗糧鏟子,已被我無情丟棄。
電池 2000 毫安,據產品頁面說每天兩開兩放可以待機 15 到 20 天。目前看來這與我實際使用體驗相符,兩個月充電了一次。沒電的時候會亮紅燈提示。不過說到充電就要說到這個產品唯一的槽點:它的充電介面相當非主流,是一個磁吸接觸式的頭,丟了就是丟了,一定要妥善保管。(我是乾脆把這根線直接丟進米桶裡。)當然出遠門的時候也可以一直把充電線插著。
除了放糧食,似乎也有人用這玩意兒放不能發黴的貴重物品,比如相機、首飾。
@沒高興和不頭腦:乳糖速效緩解丸
作為一個打工人,每天一杯拿鐵是標配,但是每天喝完咖啡以後肚子總是咕嚕咕嚕,有時候會肚子痛拉肚子,有時候瘋狂噗噗噗噗。後來知道這大概就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一些反應。於是想了很多種辦法,比如尋找 0 乳糖的牛奶,以及用燕麥奶替代牛奶。前者個人覺得口感過甜,後者雖說近乎完美得解決了問題,但價格以及營養方面就不太能打了。單盒價格幾乎是牛奶的 2 倍,在蛋白質的提供上也遠遠少於一般牛奶的:
我喝的某牛奶 |
我喝的某燕麥奶 |
|
價格(參考盒馬價格) |
24.9 元 /950ml |
48 元 /1L |
能量(每 100g, 下同) |
309KJ |
245KJ |
蛋白質 |
4.1g |
1g |
脂肪 |
3.8g |
3g |
碳水化合物 |
5.8g |
6.5g |
鈉 |
60mg |
42mg |
鈣 |
140mg |
120mg |
雖然如此,但在沒有其他選項時,喝了小半年燕麥奶之後的我,甚至覺得燕麥拿鐵比普通拿鐵更好喝了。
今年中秋節的時候,科學家小劉說讓回國的朋友給我帶了禮物——乳糖酶。當時我十分好奇,居然還有這種東西?思維層次果然不一樣,我只想到繞過問題,而他解決問題了!
就是這玩意兒:
仔細閱讀包裝內容,得知:
1、姓名:乳糖速效緩解丸
2、類別:消化劑
3、用途:用於防止消化乳製品產生的氣體、腹瀉和腹脹。
4、乳糖酶含量:每粒含有 9000 FCC 乳糖酶單位
5、工作原理:作為一種含有天然乳糖酶的膳食補充劑(非藥物),透過分解乳糖(牛奶糖)這個 自然過程 發揮作用,它使乳製品更容易消化,並有助於防止乳糖不耐受的症狀。(大概就是:我是本該由你自己產生但你缺無法產生的酶,純天然的喔)
6、使用方式:在你吃第一口乳製品的時候吞下一粒,如果需要,也可以是兩粒。如果你半小時之後又要吃乳製品了,那麼建議你再來一粒。
開啟是單粒的小包裝,不易受潮,攜帶方便。撕開單獨包裝後,是約指甲蓋長度的白色小藥丸。我是和第一口咖啡一起吃的,沒覺得有任何味道。
試吃了幾天後的感覺是:
1、對我來說可能一杯拿鐵需要配 2 粒。
2、確實能夠緩解之前的拉肚子和放屁的症狀,但並沒有 100% 解決放屁的症狀。
3、對時效性要求較高。就,必須在你吃含乳糖食物的同時一起吃它才行。但實際上,並不是每次攝入乳製品都能精準控制在一個小視窗的。比如說,一杯拿鐵開啟今天的工作,但由於工作量太大,一次一口喝了一上午 ....
我搜索了一下,其實買起來還是很方便的,只是我之前一直沒想過這種解決途徑。如果你乳糖不耐受的症狀比較重又感興趣的話可以嘗試一下。當然,我的好友圈圈表示並不會買,「因為目前這個不適反應可以幫助我有效排便」。
@甜食:阿勒坡皂
- 購入渠道:淘寶自購
- 購入價格:28 元
對於各類日化用品,我一向是有啥用啥,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品牌偏好。不過幾個月之前偶然聽說了阿勒坡皂這個東西,好奇買了一塊用了一下,發現居然體驗相當不錯,也有足夠的自信來寫寫體驗而不至於造成誤導了。
阿勒坡皂通常也被稱為敘利亞古皂,「古皂」這名字聽起來很唬人,不過實際上是來源於它的製作工藝。敘利亞古皂也稱阿勒坡皂,起源於地中海東岸地區,如今的敘利亞城市阿勒坡自古就是該地區的一大貿易重地,這種肥皂的名字也因此而來,在公元前就有記載。
阿勒坡皂的主要原料是橄欖油、月桂油和小蘇打,與現代肥皂(無論是工業生產的肥皂還是各類所謂的手工皂)比較不同的是,由於並未新增可以加速風乾的棕櫚油等成分,因此在出廠之後通常需要數月乃至數年的風乾過程來增加硬度、減少水分(防止變質)才能進行包裝銷售。因此,如果在淘寶搜尋阿勒坡皂,就經常會看到賣家標出肥皂的「年齡」,甚至會有一些五年以上的老皂。新制的肥皂由於原料是橄欖油,外觀是翠綠色,而風乾之後表面會由於氧化變成土黃色,因此就會出現黃皮綠芯的獨特而有趣的樣子,通常,庫存時間越長,土黃色的皂皮也會更厚一些(不過並非越厚越好,我自己的使用體驗中皮和芯的體感並沒有什麼區別)。
直接說使用感受吧,我對於阿勒坡皂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簡單直接,乾淨清爽。我的生活方式相當皮糙肉厚,平時對於護膚既無額外投入,也幾乎沒有瞭解,從幾十上百的各種沐浴露和酒店附帶的看著就很劣質的基本上來者不拒,大家閱讀我的體驗的時候可能需要考慮到這個前提。基本上對於之前用過的香皂和沐浴露,大致有兩種使用感受,一種是洗完感覺面板比較滑膩,但是總覺得這層滑溜的物質是額外加在身上的,讓我會產生把它繼續搓掉的衝動;另一種則是洗完能明顯感覺到面板表面的油脂被洗掉了一些,但是相對的會感覺面板顯得比較澀,擦乾了之後會有乾燥感。大多數的沐浴產品應該都是介於這兩者之間,我自己其實更傾向於後者,會讓我感覺更乾淨。而阿勒坡皂給我的感覺就是正好落在了這兩個維度之間一個比較完美的點(用過的三塊不同品牌和型號的都是),既不會有滑膩的感覺,擦乾之後也不會有乾澀感。與此同時,因為這種肥皂的成分相當簡單,除了並不濃重的肥皂味和一些類似橄欖油的氣味,並沒有任何新增的香氣,也基本上不會留在身上,這一點也很讓我滿意。除此之外,阿勒坡皂的清潔能力一點也不弱,一些用沐浴露不容易洗乾淨的地方也可以很輕鬆的洗淨,據說還可以用來洗頭,我自己試了一下,雖然也可以用,不過頭髮還是會偏澀,所以如果是髮質本來就比較乾的人應該不會很合適。
當然,我並不認為更天然的材料、更傳統的工藝就一定是更好的,尤其是對於日化產品來說,雖然我今天推薦的是一種頗為復古的產品,但是不可否認,現代產品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氣味更好聞,性狀更穩定,也可以提供各種各樣針對面板的功效,阿勒坡造可以提供不錯的清潔,但也僅此而已。不過越來越精緻的商品也帶來了一個問題,有時候你反而很難找到一些最基礎的產品,例如沒有香味的肥皂,一根沒有特別功能的棍子(在今天要去哪裡才可以買到一根棍子?),不智慧的電視 ... 如果在這方面你恰好有這個困擾,那麼你可以嘗試一下阿勒坡皂,也算是為中敘貿易做點貢獻了。
此外,如果你決定購買,那麼需要知道由於阿勒坡造自帶的異國情調,導致它身上被人加上了許多玄學因素,例如很多超過庫存超過五年甚至十年,標榜自己是「戰前」的古皂被賣上了上百元一塊的價錢,或者聲稱月桂油含量越高越好,以及用拉絲浮水等亂七八糟的「鑑定真偽」的方式標榜自己的正宗性的。我個人的體會是,即使東西沒問題,通常溢價會更高,風乾只是正常的生產過程,阿勒坡皂的標稱保質期是六年,相同的原料絕無庫存越久越好的道理(相反,時間過長乃至超過保質期幾乎一定會帶來變質老化等問題),阿勒坡皂在產地也只是日常消費品,購買 2-3 年,價格二十元到五六十元之間(價格差距通常取決於月桂油含量)的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