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為什麼富人是極少數?
回覆:人類社會處處都存在“頂芽效應”。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自然創造生命物質之時並沒有鎖死生命的成長軌跡,每種自然生命除了基本成長形態、體貌特質、營養補給途徑,真實的生長狀況任然需要生命個體誕生之後自主適應。自然造物,相生相剋。先生水滋養萬物生靈,後又藉助“自然生態食物鏈”防止自然生命無序繁衍,植物從土壤中吸納溶於水的微礦物並結合“光合作用”實現生命自養;動物不能自己製造養料,它們必須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屬寄生生物,它們要麼以輔助植物+動物為生、要麼以分解植物+動物遺體為生。因此,自然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之間以“生態食物鏈”的方式實現有序迴圈。
植物從土壤中吸納非生命物質成長自己並儲存基礎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生產的基礎養料為食、微生物輔助植物&動物生長或將它們的遺骸分解成非生命物質......因此,自然造物非生命物質多於植物、植物多於素食動物、素食動物多於肉食動物,並且每種自然生命群體都會在成長競爭中形成相對“領導者”,比如同一片森林一定會有一棵相對最大的樹、同一棵樹只有一個頂芽、統一個動物族群只有一個相對“領袖”。
草場是多數、大樹是少數
歌曲:《咱老百姓》
都說咱老百姓啊是那滿天星
群星簇擁才有那個月呀月光明
都說咱老百姓啊是那黃土地
大地渾厚托起那個太呀太陽紅
都說咱老百姓啊是那原上草
芳草連天才有那個春呀春意濃
都說咱老百姓啊是那無邊的海
大浪淘沙托起那個巨呀巨輪行
天大的英雄也來自咱老百姓
.......
老百姓是滿天星、黃土地、原上草、無邊的海......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系之中最具智慧的社群性、高等級哺乳動物,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實踐過程中透過馴化播種植物+馴服圈養動物改良了自我養料補給結構。因此,人類社會對自然生存環境的控制能力比其它任何動物都強,人類個體對社會消費財富支配權益的控制能力早已超越本身對實體物質的控制能力。但是,自然環境賜予人類社會的相對消費資源卻是有限的,比如地表可供耕種的土地、單位面積土地出產糧食的能力、人類對低下礦藏的開採能力等等。
成年人之間的體重差不過四倍、身高差不過兩倍、勞動生產能力差不到兩倍......然而,現實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差距卻大幅超過這些,比如現如今富人可支配的財產權益以千億計,而窮苦人家則衣食都難保全;有權之人能夠調動千軍萬馬,平民百姓除了自己誰也指揮不動。那麼,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出現如此之大的“貧富”差距呢?
工人與老闆:
某建築工地,有一群打工仔議論紛紛,說我們每天這麼辛苦勞累,一天為什麼只拿300元一天,而我們老闆整天那麼輕鬆,坐逍遙椅、喝小酒、開豪車、月入幾十萬元......於是便派一名身體健壯的小火去評理。老闆知道來意後就對工人說:“我們來做個遊戲你就明白了,規則是: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身子不能動,而且我讓你先打”工人想自己個子大,又有勁,就讓老闆先打;老闆以最快的速度一拳過去,工人變成了熊貓。這時輪到工人一拳過去時,老闆頭部稍稍偏了一下,拳頭重重地打在牆上,手腕脫臼了,工人不服,問:“老闆你為什麼動腦袋,不是說身子不能動嗎?”“我身子並沒有動,只是動了腦袋,因為21世紀是靠頭腦掙錢,而不是靠身體及體力去掙錢,工人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
故事告訴人們:用大腦去掙錢的勝過用體力掙錢。
人類自帶的體力勞動能力每個人都差別不大,拉大差距的是極少數人的頭腦更靈活,比如第一個使用石器的人、第一個使用銅器的人、第一個使用鐵器的人、第一個使用蒸汽機的人、第一個使用電力機械的人、第一個掌握網際網路資訊傳輸技術的人......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都會在人類社會生產勞動競技中佔得先機。
三角形最具穩定性。同一羊群只有一隻頭羊、同一狼群只有一隻狼王、同一獅群只有一隻獅王......同樣,人類社會群體之中也會存在相對的領導,比如村長、鄉長、縣長、市長等等。人類是社群性、高等級哺乳動物,有人類群體存在的地方就一定存在領導者和被領導者、有基礎體力勞動者和統籌協調的智力勞動者。因此,人類社會處處都存在“頂芽效應”。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里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群鄰里教育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