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一期《科學機器人》雜誌刊發的研究報告,美國一對科學家夫婦共同研發了一款3D印表機器“螞蟻”群,每個機器螞蟻可以單獨在複雜地形執行任務,還可以互相“呼救”,串聯成“蜈蚣”以協同工作。據悉,該機器蟻群最好的用途是用於太空探索。
據報告,聖母大學電子工程教授雅瑟敏(Yasemin Ozkan-Aydi)和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丹尼爾·戈德曼(Daniel Goldman)共同研發了這款3D印表機器蟻群。
每個“螞蟻”長6到8英寸,配備一個微控制器、一塊鋰電池和四條機械腿,“螞蟻”前端有一個LED光感測器用於“呼救”,前後兩端各有一個磁性觸控感測器,可以讓“螞蟻”相互串聯起來。
當一個“螞蟻”在複雜地形中被卡住時,它會開燈“呼救”,其他“螞蟻”的LED感測器將測量光線的梯度,並瞭解它何時接近遇險的“同伴”。
對於一個需要移動物體的任務,幾個機器蟻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完成,並分擔負荷。
雅瑟敏教授表示,任何人只要有一臺3D印表機和幾百美元就可以製造這些機器螞蟻。
研究報告稱,這些機器螞蟻“可以測試路徑中的空隙,用它們的身體搭建橋樑;單獨移動物體;或者在不同型別的環境中連線起來集體移動物體,與螞蟻並無二致”,能夠完成“被賦予的每一項任務”。
雅瑟敏教授表示,尺寸和重量是太空探索的考慮因素,因此使得機器螞蟻成為理想選擇。
不過她也表示,目前的設計還需要調整,特別是在電池方面,最好能持續工作10小時以上。同時,還需要額外的感測器和更強大的電機,並保持機器螞蟻的小型化。
文/南都記者 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