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講座教授鄧初夏帶領的研究團隊聯合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和珠海市人民醫院的研究團隊,運用腫瘤類器官培養、體外藥敏篩查等研究手段,為不同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指導建議,治療效果良好。有關治療策略已在全球著名學術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刊登。
乳腺癌現已成為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最高的一類惡性腫瘤。復發和轉移是導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這類腫瘤常具有耐藥性,尚無有效的精準治療策略。研究團隊應用乳腺癌患者的腫瘤標本在體外培養了99例類器官模型,並建立了體外快速藥敏篩選平臺。研究結果表明,體外培養的類器官模型能較好的保留原始腫瘤的生物學特徵,不同患者腫瘤來源的類器官藥敏檢測結果存在明顯差異。透過分析患者過往臨床治療的回顧性資料,類器官藥敏檢測結果可以很好反映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團隊還用該藥敏篩選平臺為6例乳腺癌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指導建議,這些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綜合以上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最終提出了一套基於類器官模型藥敏篩查的全新乳腺癌精準治療策略,為腫瘤精準醫學提供了新方向,該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鄧初夏的研究團隊在過去一年於腫瘤精準醫療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進展,並相繼在多份知名學術期刊如《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治療診斷學》(Theranostics)等發表了重要研究成果。澳大亦於2020年12月獲中國教育部批准建設“精準腫瘤學前沿科學中心”,致力為癌症患者提供高階化、定製化、個人化的精準醫學預防、診斷及治療技術。
是次研究的通訊作者為鄧初夏,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林穎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史豔俠,澳大健康科學學院博士後陳平為第一作者。澳大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徐曉玲、研究助理張旭、博士生丁仁博和曾建明、研究助理呂雪瑩,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生楊玲麟亦對該研究作出重要貢獻。此項研究主要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檔案編號: 094/2015/A3,0048/2019/A1, 0011/2019/AKP和0034/2019/AGJ)、澳門大學(檔案編號:CPG2021-00021-FHS和MYRG2017-00113-FHS)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檔案編號:NSFC-82030094)及國家教育部澳門大學精準腫瘤學前沿科學中心資助。研究文章可瀏覽: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1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