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西方的民間軍事內容作者透過商業衛星發現了我軍在西北沙漠地區的一點新動向,在我軍專門給火箭軍準備的庫爾勒靶場當中,找到了4架F-35戰鬥機的1:1模型靶標,從種種線索來看,應該是用來訓練東風系列彈道導彈的末端制導能力,用於戰時對停放在機場上的高價值高威脅飛機,進行精確打擊使用的。
說起來,我軍的火箭軍彈道導彈也確實是進行過末端圖形與成像匹配的末制導,前幾個月還被外國衛星抓拍到過一次在新疆地區進行的匹配末制導的打靶測試。不過那次被打靶的物件,是一架模仿美軍E-3空中預警機建造的模型,而且那一次還被拍到,一架預警機的模型被彈頭擊中,精確的炸成了碎片。
所以這次被衛星拍到的四架F-35模型的作用大概也是差不多的,用來給火箭軍東風-16與東風-26這樣的彈道導彈來進行打靶測試,訓練他們辨識機場上的各種飛機等高價值目標,並進行精確摧毀的能力,在戰時那就是這些東風導彈對著美軍在沖繩或者關島的空軍基地而去,到基地上空不是隨機砸下去命中機場某個地方,而是瞄準了停機坪上沒起飛的預警機,轟炸機或者隱身戰鬥機,優先將他們直接炸燬。
對於我軍以東風-16與東風-26為代表的新一代多用途彈道導彈來說,在硬體上實現這種精確識別有飛機的停機坪,準確的對準飛機進行精確打擊,確實是有這個能力的,畢竟末端有複合制導措施,既可以依靠光學手段來進行影象匹配製導,也可以透過合成孔徑雷達對地面進行掃描成像,都能在機場平整的地面當中精準的辨認出停放的飛機,然後對著衝下去解決目標就可以了。
這麼做的優點當然是很多而且很明顯的,首先就是提升了打擊效能,同時還能省彈藥省錢;如果不能做到精確打擊機場停機的飛機直接摧毀他們,而是隻打擊跑道滑行道與不一定有飛機的機堡的話,那實際的效能是很低的,美國在敘利亞用60發戰斧也就能阻止一個單跑道機場中斷執行幾小時而已,東風即使戰鬥部更多樣威力更大,截斷的效果也不會好上太多,在加上美軍遠比敘利亞軍強的工程修復能力,一個火箭軍旅打完全部備彈,都不一定能讓沖繩的嘉手納基地中斷執行一個晚上;啥東風洗機場的效果就是在這麼糟糕。
但是一旦有了對機場上停放的飛機進行精確制導打擊的能力那就不一樣了,跑道容易修復,飛機可不容易,被幾百千克的高爆彈頭直接命中那就直接報廢別想再修復了,只有從源頭上摧毀這些飛機,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強敵的空軍威脅。
另一方面就是強化了我軍火箭軍對時敏目標的快速打擊能力,同時提升了生存性,飛機畢竟還是個會動的目標,關島部署的轟炸機就更是如此了,這些轟炸機只要起飛那就是巨大威脅,而按照傳統的打擊手段,那要衛星過頂發現新目標,再透過多種手段確認目標的座標點,傳送給火箭軍作戰旅開始打擊,這一套流程要相當長的時間,這段時間裡對方的目標可能會動導致打擊失敗,我軍的發射車也容易被發現而被重點照顧,但是導彈有了末制導,能自己找到有飛機的停機坪往下衝,那就不一樣了,火箭軍可以不用輸入太精確的目標,對著大概的位置發射導彈,讓導彈自己找目標打就行;這樣一來發射速度也快了許多,生存效能跟著突飛猛進。
這也很到位的說明了一個道理,傻子才會想著什麼殲-20大戰F-22與F-35奪取制空權的事情,空戰奪取制空權是已經被淘汰近百年的低效手段了,能用遠端打擊手段把敵人摧毀在地面上,幹嘛要讓他們升上天空呢?而現在火箭軍這些彈道導彈用末制導方式精確摧毀地面上的高價值飛機,當然就是對轟炸是取得制空的最有效方式的一個良好註解。
也正是如此,美國也對我軍表現出來的這些新能力是格外關注的,像這次爆出我軍在西北進行相關測試的媒體就直接指出來,我軍這種半公開性的,在衛星鏡頭下毫不遮掩的測試,以及之前在西部沙漠地區大規模的靶場建設,實際上也是在進行一種實戰能力展示的威懾,警告美日的企圖攪局的勢力,我軍有足夠的實力和手段,拒止域外勢力的介入,讓他們承受不能承擔的打擊。
當然了,西方的防務雜誌搞這種新聞倒是確實也沒太錯,只要是我軍露天擺出來的東西,那肯定就是不怕被看見的,甚至是留給美國日本等等西方國家的情報衛星們,去路過拍照的,這種展現自己遠端打擊能力與反介入作戰手段的方式,也確實能讓某些國家在試圖介入地區局勢的時候變得更冷靜清醒一點。
只能說,希望我軍現在不斷給東風系列導彈測試的全新能力,能抓緊時間形成戰鬥力,給某些不友好的勢力,更大程度的威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