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羅斯東部軍區太平洋艦隊新聞處釋出的訊息稱,駐紮在堪察加的殲擊機2021年起飛70多次跟蹤外國飛機。
從俄軍新聞稿透露出的含義可以看出,70次升空跟蹤抵近的外國軍機是一個值得稱道的數字,但如果平均到一年中,大概5天升空一次。老劉看到這個數字時,第一反應不是感慨這個數字之多,而是突然對於今天正在過生日的中國空軍以及海軍航空兵充滿敬意,因為他們所承擔的緊急起飛、查證驅離外國軍機的次數一定會比這個多,每月前往南海、東海等中國周邊海空域抵近偵察的美軍機數量就是一個佐證。
俄軍方的訊息稱,2021年,俄東北部軍隊混成航空團值班部隊編成中的米格-31BM殲擊機升空70多次跟蹤外國飛機。俄羅斯東部軍區太平洋艦隊新聞處稱,其中,在楚科奇烏戈利內耶科皮機場值班的米格-31BM殲擊機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地區10多次升空跟蹤外國飛機。
俄軍太平洋艦隊一支航空部隊一年起飛跟蹤外機的數量達到70多次,這個數字還是相當可觀的,說明美軍機對俄相關方向的抵近偵察力度之高。
同時70次這個數量也可以視為一個評估解放軍在靠近臺海、東海、南海方向的部隊起飛、跟蹤、攔截外國軍機數量的標尺。在老劉的印象中,解放軍以及中國官方一般並不會集中釋出,我軍機在一段時間內跟蹤、攔截外國軍機,特別是美國軍機的數量,而是一般採取釋出某一次解放軍軍機攔截外機時的畫面。
不過,“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一般會在每月初發布美軍機上月抵近南海方向偵察的統計資料,並且會對抵近美機的機型、規模、軍種劃分進行列表處理。這個數量並不能完全和解放軍相關部隊緊急升空伴飛或者攔截的次數一一對應,但可以視為一種參考座標。
以今年10月為例,美軍出動52架次偵察機前往南海抵近偵察,因為受颱風“圓規”影響,架次較9月時的62架次有所下降。光是這兩個月美軍機抵近偵察的數量就達到114次,我們按照其中有1/3的情況需要進行升空查證、跟蹤攔截的話,那就達到將近40次。這只是兩個月的統計,全年來看,數字應該會更多吧。
而這還是空中兵力對空中兵力的出動數量,美國在南海方向的動作可不完全靠偵察機。前一段一直在南海演練的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11月11日已經返回關島基地。“哨兵”衛星捕獲該航母駛向關島海軍基地,即將進入港口停靠。
而有時在南海攪鬧的還不止一艘美國航母。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平臺釋出的9月美軍南海行動:包括62架次軍機抵近偵察、2艘航母穿航、1穿臺海、1闖南沙。此外,美軍驅逐艦等水面艦艇也在南海活動頻頻。比如,9月8日,美海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闖入美濟礁鄰近海域;9月5日-13日,美海軍“卡爾·文森”航母打擊群位南海活動;9月17日,美海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穿越臺灣海峽;9月24日-27日,美海軍“里根”號航母打擊群位南海活動。
在美軍艦機的相關行動中,不排除解放軍也會派出一定數量的軍機進行空中監視、調查取證等相關任務。
這樣來估算,解放軍相關航空兵部隊一年中升空跟蹤外機的次數應該會遠多於俄軍太平洋艦隊那支航空團的升空次數。
老劉認為,為什麼中俄兩國、兩軍的戰略互信越來越高,這可能是原因之一:當解放軍在相關方向承擔下更多壓力時,俄軍航空兵部隊承受的壓力可能就會稍微減緩一些,相反亦然。畢竟美國人兵力也不是無限的。
看到雙十一當天解放軍軍機巡航臺海的出動規模,老劉就感到一個字:穩。
機巡航臺海的出動規模,老劉就感到一個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