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 我是大伊萬
近日,根據國防軍事頻道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訊息,9月底曾在第十三屆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殲-16D“咆哮狼”電磁攻擊機,目前已經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戰鬥序列並開始訓練。在新聞畫面中,殲-16D型戰鬥機和殲-16型雙重任務戰鬥機同場訓練、協同配合的場景首次曝光,這是殲-16D型戰鬥機繼珠海航展亮相後,咱們得到的又一個“大訊息”。
那麼,伴隨著殲-16D型電磁攻擊機的裝備部隊,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殲-16D型電磁攻擊機將賦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怎樣的能力呢?
殲-16D投入實戰意味著什麼?
咱們先說第一條好了,大伊萬認為,伴隨著殲-16D型電磁攻擊機、伴隨型電子戰機的正式列裝,意味著中國空軍拿到了一種可以進行攻勢電子戰、可對對方自動化防空系統進行軟硬殺傷的戰術利器。
轟幹-5/6時代
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戰術級電子戰機、電子干擾系統的發展歷史來看,其實這種使用戰術、戰役飛機攜帶的電子戰系統,咱們試驗和裝備的並不晚。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試驗性地為轟-5型輕型轟炸機增裝過部分電子裝置,在該型機的基礎上研製了轟幹-5型電子干擾機,甚至一度還準備為該機配備鷹擊五號反輻射導彈。同一時期,我軍還在轟-6中型轟炸機的基礎上,研製了戰役戰術級的轟幹-6型電子干擾機,該型電子干擾機在1980年12月首飛成功,並於1983年12月正式交付給空軍航空兵某部使用。
但是,從系統性能上來看,無論是轟幹-5還是轟幹-6,在任務模組設計和主要技戰術效能上,只能稱作“將將堪用”:
像“刺蝟”一樣的轟幹-5
以轟幹-5而言,它主要承擔的任務其實類似於一個大號的、飛在天上的RWR(雷達告警),主要用於判明對手警戒雷達的工作狀態,確認己方機群是否遭到對方地導火控雷達照射,以及時向己方主攻機群預警。而在具體的干擾方式上,轟幹-5型只安裝有簡單的雜波式干擾裝置,即透過噪聲調製而讓對方PPI顯示屏上充滿虛警光點,干擾對方對目標進行截獲作業;
轟幹-6型的任務層級要相對高一些,除了可以承擔“大號RWR”功能,它還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應答式干擾,也就是將接收到的對方射頻訊號進行調製,變成假訊號之後再發射出去對敵方雷達進行欺騙。
.
蘇-27/30時代
而在進入九十年代之後,中國空軍除了湊合著使用轟幹-5和轟幹-6,沒有繼續研製新的電子干擾飛機,在空中電子戰領域,為數不多的建樹就是和蘇-27SK/UBK型戰鬥機一同引進的L203型電子戰吊艙,後來又伴隨著蘇-30MKK型戰鬥機引進了先進一代的L005型。
米格-27貼海發射X-31P反輻射導彈,可以看到導彈拋掉的整流罩
在干擾體制上,這兩種電子戰吊艙據稱可以實施相對先進一些的掃頻式干擾(蘇-30MKK據說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瞄準式干擾),可以用於干擾敵人在空、地面的單部警戒雷達或火控雷達,從而具備了一定的實施防空壓制的能力。為此,蘇-30MKK型戰鬥機在空軍史上破天荒地整合了引進的X-31P型反輻射導彈,可以用於打擊地面雷達,而蘇-30MKK也成為了中國空軍歷史上第一種“半專業”防空壓制機。
殲-16D時代
但是,相比作為早期電子干擾機的轟幹-5、轟幹-6,也相比作為“半專業”電磁壓制飛機的蘇-30MKK,殲-16D的電子干擾、電磁攻擊效能,可謂是直接實現了跨代式進步,估計從“第二代”水平直接跨越到了“第四代”水平:
根據珠海航展上公佈的資訊、公開掛帶的吊艙,殲-16D型電子戰機的任務模組和美國海軍航空兵的EA-18G“咆哮者”電子干擾機是屬於同一級別的。以EA-18G來說吧,它的主要任務模組包括三個覆蓋不同頻段的AN/ALQ-99型電子干擾吊艙、一部內建的AN/ALQ-227型通訊對抗單元、一套INCANS干擾對消系統、一套位於翼尖的AN/ALQ-218V2型戰術干擾接收機、一套機體前後安裝的LBI長基線干涉測量儀組成。
其中,AN/ALQ-218V2戰術干擾接收機、LBI長基線干涉測量儀等主要用於接收對手一體化防空火控系統、在空的戰術飛機發射出的雷達射頻訊號。且由於LBI(長基線干涉儀)的存在,EA-18G可以對敵方的射頻訊號發射源進行準確的定位,不僅便於己方調製合適的干擾頻率和強度,甚至可直接形成對手的火控資訊,對對方的射頻訊號發射位置進行精密標定。僅僅是這套系統,就是轟幹-5、轟幹-6的整套干擾接收機,包括蘇-27SK、蘇-30MKK戰機上的L203/005型翼尖干擾吊艙拍馬都趕不上的,先程序度堪稱逆天。
AN/ALQ-218V2戰術干擾接收機
又以EA-18G的三部AN/ALQ-99型電子干擾吊艙來說,三部吊艙可以以地面設定的方式,分別覆蓋高頻、中頻、低頻三個訊號頻段,在AN/ALQ-218V2型戰術接收機接收並分析對方的雷達射頻訊號後,AN/ALQ-99吊艙可以智慧選擇干擾模式、干擾頻段,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會選擇干擾效率最高的瞄準式干擾。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由於AN/ALQ-99吊艙可以具備頻率捷變技術,因此該型干擾裝置應當可以進行多點瞄準式干擾,也即一部干擾機能夠干擾多部地面雷達裝置,相比轟幹-5和轟幹-6的噪音干擾和阻塞式干擾,相比蘇-30MKK可能做到的單點瞄準式干擾先進不止一代。
AN/ALQ-99型電子干擾吊艙
因此,在參考EA-18G型電磁攻擊機、明確了殲-16D型電磁攻擊機具備的“本領”後,我們很容易能夠認識到,殲-16D型電磁攻擊機在對對手的在空、地面警戒雷達或火控雷達,具備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如果再配合YJ-91這種反輻射導彈,那麼意味著殲-16D型飛機可以作為隨隊滲透型電子干擾機,正式承擔起防空壓制和防空殺傷任務,任務能力預計將遠超作為上一代防空壓制機的蘇-30MKK。
因此,咱們前面說伴隨著殲-16D型電子戰機的正式列裝,意味著中國空軍拿到了一種可以進行攻勢電子戰、可以對對方自動化防空系統進行軟硬殺傷的戰術利器,大伊萬認為這種說法並不誇張。
殲-16D投入實戰帶來了什麼?
說完了殲-16D型電子戰機對中國空軍來說“意味著什麼”,咱們接下來可以談一談殲-16D將給中國空軍“帶來什麼”。
美軍EA-6B電子干擾機(網傳94年10月27日,從距我國400海里的小鷹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該型戰機對我國實施了大規模電子干擾,駐山東等地的空軍雷達上均出現200多架敵機,由東北方向向西南飛行;當戰機緊急升空前往公海攔截時,卻發現什麼都沒有...)
提到電子干擾,相信老一輩軍迷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1994年到1997年東南沿海三次特大空情事件,那幾次事件甚至還引申出了一個暗含了多少心酸的名詞:“蘇北徘徊者”。其實,從美國海軍搞出來的那幾次“特大空情事件”來說,其使用的EA-6B型電子干擾機的技術性能並不算太高,干擾原理也並不算複雜,無非是向陸基火控雷達的旁瓣注入了密集假訊號進行噪音式干擾。
這套干擾機其實中國空軍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研製過工程樣機,還進行過試驗,而轟幹-5、轟幹-6等型號的電子干擾機也不是沒有類似的能力,只不過干擾效率不如EA-6B型。當時美國海軍實施的電子干擾之所以能夠得手,很大程度上是欺負當時中國空軍的遠近空情保障自動化程度嚴重落後,諸雷達站點之間無法形成緊密的一體化空情態勢感知體系,甚至連基本連續的空情網路都沒有。因此,在電子干擾機對幾個、甚至單個重要的雷達站點進行干擾之後,整個空域的空情態勢就抓瞎了,在新一代自動化防空系統成型後,美軍再搞這套干擾模式,那就已經沒用了。
臺灣空軍雷達站分佈(圖源:溫哥華的魚)
而同樣的原理,對中國空軍其實也是成立的:畢竟從對岸的空情態勢感知、自動化防空系統來說,目前的“強網”、“寰網”自動化防空系統,大概相當於我軍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最初十年的水平。可以將臺空軍的21座地面雷達站點、海軍的10座雷達站點、多艘防空哨艦和空軍的4架E-2T預警機進行資料整合,其雷達站點佈設相當密集,雷達站點之間的空情態勢感知範圍使用航測機進行過測定、可以實現無縫銜接,諸雷達站採集到的空情資料可以通過後臺系統進行智慧化比對,形成覆蓋全臺的總體空情態勢圖。
要干擾這套系統,靠轟幹-5、轟幹-6這樣的裝備肯定是不行的,靠單幹擾機進行單個瞄準式干擾也肯定是不行的,畢竟干擾了一部雷達,其它幾部雷達可以立即接管空情態勢感知,甚至可以透過資料比對的方式消除干擾。因此,殲-16D型電子戰機的作用,說到這相信大家已經可以明確了,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同時以極高的干擾效率、智慧化的干擾模式選擇、適當的干擾強度,同時干擾多部雷達。其干擾能力,大伊萬認為,有把握直接廢掉一個空中戰役地幅範圍內多部地面雷達的態勢感知能力,這將讓對方恢復空情態勢感知能力面臨極大困難。
路透社根據臺軍公開資訊統計的解放軍空軍戰機在中國臺灣附近飛行的情況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岸在最近一段時間的“西南空情通報”中,偶爾會突然冒出來一句“大陸出動了大機群”,一言不合就是咱們這出動了大幾十架戰鬥機或十幾架轟炸機。而這……誰也不知道,咱們這邊是真的出動了這麼多飛機,還是隻有殲-16D型飛機這一架飛機,有意製造的“特大空情事件”。這也是為何軍事頻道在“官宣”時,指出殲-16D型電子干擾機可以與其它機型實現“無縫銜接”,成為力量的“倍增器”,形成比較完整的航空電子戰體系的主要原因,事實證明所言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