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落細雨,無處可去,就近來到華山腳下的玉泉院。因為隆冬,又是雨天,整個院裡的遊人並不多,三三兩兩的,正適合靜下來慢慢品味古老的玉泉院。
院內古木參天,尤以青檀為眾。雖然葉子早已落盡,頂上的枝枝蔓蔓依然參差牽連著,不難想象盛夏時節是何等的遮天蔽日。有位遊客給同伴講:關中的青檀很少,這麼大樹齡的更少。其實在樓觀臺老子講經臺門口,有一顆青檀,根莖粗壯,枝葉茂盛,比這裡的長勢還要好。不過像前院這樣幾十棵一起的青檀林,確實很少見。
飄落的細雨在青石板路面上鍍了薄薄一層水蠟,泛著明亮的光,虯枝縱橫的老樹映在上面,好像一幅濃淡交融的水墨畫,筆痕鬱律,蛟蛇遊走,任性而隨意,讓人不忍踩踏上去。遇仙橋下,有泉水從龍口中源源流出,水質清冽,倒映在水上的樹影清晰可見。甚至,岸邊的樹枝因為是隆冬,樹葉盡落,被雨水淋溼以後,枝幹成了黢黑色,被濛濛煙雨包裹著,隱隱約約露出身形。映在水裡的倒影反而像是經過濃墨重染,連細枝末梢都條理顯現。雨絲輕輕敲打水面,這些倒影也微微抖動,似乎被戳到了癢癢肉,笑得花枝亂顫。
希夷祠前殿,古樸靜謐,香爐被剛剛清理過,只有幾根快要燃盡的檀香閃著星星火光,微煙嫋嫋,在細密的雨滴間妖嬈盤升,躍然成趣,使整個大殿道意盎然。
門前,一位道姑手持小木錘,一邊唸唸有詞,一邊輕擊引磬。清脆的磬聲悅耳悠揚,木錘碰到磬沿,聲波就在磬內壁衝撞折射,最終從磬口一層一層湧出,被淡淡的雨霧打溼以後,更顯得溫潤而空靈。這聲音從兩耳徐徐傳進來,在腦際盤繞,在身體裡穿行,所到之處,一點一點地撫平內心的褶褶皺皺,帶走了所有塵間凡事,即使有再多的煩憂,在這明澈澄淨的磬聲中,都會煙消雲散,無影無蹤。
後殿,西邊一株臘梅迎寒怒放,幽幽的香味在細密的雨絲裡柔韌而倔犟,不但沒有被擊落打散,反而更加濃烈,剛踏進院子,整個人就被裹了進去。東邊一棵銀杏樹金黃的落葉在屋簷上面鋪了厚厚的一層,雨水裡越發顯得明亮。門口坐著一位年輕的道士,靜靜地在看書,走進一瞧,居然是柏拉圖的《理想國》。香爐旁的香塔裡,小半截蠟燭閃著微弱的火苗在風中輕輕搖曳,整個院落聽得到沙沙沙沙的雨聲。臘梅花、盈袖香、銀杏樹、黃簷頂、小道士、柏拉圖、燭火苗、渺渺煙、颯颯風、瀟瀟雨,眼前似乎是一幅未曾裝裱的畫卷,時間悄然靜止了,空氣倏忽凝固了。
從後殿的側門出來,沿登山路向上,這條路我走了很多次,唯獨這次是在雨中。五龍宮前的石頭路面溼漉漉的,雖不像院子裡的石板那麼光亮,卻透著古樸和厚重。不遠就是石牌坊,簷角飛翹,端立路當中,每次看到就心生喜歡。
重新回到玉泉院內,穿過通天亭,腳下用黑色大理石拼成的“平安”二字非常醒目。曲曲迴廊左右勾連,雕樑畫棟色彩亮麗。院內有很多巨石、石碑、牌匾,上面刻有名人題字,有光緒、米芾、左宗棠、康有為、于右任、趙樸初、任法融、郭沫若、劉文西、賈平凹等等,其中以馮玉祥將軍的為多,每一句都值得細細品味。
院子裡的石獅子也好看,大的一對蹲在二道門的臺階下,東邊一隻背上爬著一隻小奶獅,頑皮可愛。臺階兩側的護欄柱頭上都有一隻小小的石獅,形態萬千,或喜或嗔,亦呆亦萌,只不過當初匠人的鑿子在鐵錘的敲打下,用斑斑鑿痕把它們的神態定型下來,從此再未改變過。不管是笑到腮幫僵硬還是惱到心花怒放,也無法讓別人看到。通天亭裡面小臺階旁不光有小獅子,還有小猴子、小熊、小象、小老虎等等,個個神采飛揚,姿態迥異。石舫迴廊口蹲坐兩隻小獅,頭相對微側,滿頭捲髮,連眉毛都是捲曲的,胸前各掛著一個小葫蘆,不過西邊那隻的小葫蘆被破壞了。遇仙橋頭兩隻乳臭未乾的小猴更是頑劣機靈,憨態可掬,似乎只等著有朝一日封印解除,就可以鬧騰到天地不得安寧。是啊,當初一隻石猴就鬧得玉皇大帝都頭疼,何況這裡有兩隻!這些石雕被雨水打溼了,水痕斑駁,又給它們增添了些許歲月的滄桑。雖然從誕生到現在,年齡沒有使它們面容有所改變,卻像是天庭裡的小道童,一歲千年,有了道骨仙風的為傲。玉泉院始建於宋代,即公元1049年,再加上近千年的道法薰陶,這裡面的物件應該都快成神成仙了吧?
出了大門,廣場上陳摶老祖在雨中依然睡得安然無憂。老祖生前主張以睡眠、休養生息,時常一睡一百多天,人稱睡仙。看來睡覺真的可以延年益壽,不然老祖怎麼能在人均壽命三四十歲的時候居然活了118歲。康有為曾經有詩云:谷口清泉引曲流,長廊回憶樹無憂。泉水嶽色可忘出,讓與希夷睡萬秋。其實在希夷祠的西邊,有一個石洞,是宋朝皇佑年間陳摶老祖的弟子賈得升親手開鑿的,裡面有一尊陳摶臥像,是廣場這尊的縮小原版。
雨中別過老祖,回去也修煉一下睡功,不說睡千秋了,夜夜得以安眠就好!
張玲文學簡介
作者簡介 :張玲,女,愛好讀書、旅遊、運動,攝影,喜歡用文字表達思想,用畫面表現生活,在行走中感悟生命的真諦。常年堅持耕筆不輟,以傳遞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用“認真工作,用心生活”與大家共勉。
來源: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