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小檔案
名稱:陶廚房
年代: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形制:冥器,面闊27.8釐米、進深26釐米、高36釐米
材質:灰陶
館藏:東平縣博物館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古人,也把這一願望帶入地下。
東平博物館的漢代廚房模型,1972年出土於縣城原縣建築公司院內(今御鑫苑小區),面闊27.8釐米、進深26釐米、高36釐米,炊具、人物等一應俱全,儲存完整、生活氣息濃厚,以較高的歷史、藝術等價值,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那時的裊裊炊煙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晉代的陶淵明辭官歸隱,在落日熔金、晚霞滿天時,遠遠地望見村莊上空飄蕩著層層淡藍色的炊煙,那是家的方向,興之所至,寫下了《歸園田居》的詩篇。
從詩中可以看出,那時已有“煙囪”。那麼,晉代之前的漢代如何做飯,東平博物館的漢代陶廚房模型給了完整的展示。
原始住房內部的火塘無煙道,形同篝火,在燃燒不充分的情況下,屋內煙熏火燎難以容身。到距今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先民開始在屋頂設定煙囪。到漢代,煙囪已非常完善,並有防雨罩,防雨排煙兩不耽誤。
東平博物館藏的漢代陶廚房,生動展示了當時人們在灶間忙炊的鮮活畫面。半開放式的構造,不僅確保了油煙的快速飄散,而且還增強了採光通風效能;頂部聳立的煙囪,既利於灶膛火勢的控制,還抽掉了柴草燃燒時釋放的煙霧……
油煙之苦在2000年前的漢代得到巧妙解決,“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詩句才得以走進“詩聖”杜甫的筆下。
濃郁的生活氣息
這件陶廚房系單立間,騎脊單簷式屋頂,灰瓦覆被,坡度適中,勻稱大方。廚房一側脊部立有煙囪,頂置草帽式煙罩;廚房內牆角壘砌方形灶臺,上置一釜;灶臺左側放置鼓形一口水甕,右側牆壁上凸出橫隔,上面可摞放碗盤等;灶前有一圓雕婦人,呈跽坐燒鍋狀,不疾不徐;婦人盤髻束髮,寬袖長袍,上體前傾,右手後張,左手前伸,似在向灶膛內添柴催火,人物形象生動傳神。
陶廚房不僅造型精巧,並且在相對的兩個立柱上部,分別浮雕一隻蠍子,長約9釐米,均呈向上爬行狀,眼睛、角須、步足都刻畫得細膩逼真,彷彿在屏息蓄力,伺機發起攻擊。雕刻蠍子與傳統習俗有關,大體有以下寓意:一是避邪趨吉,蠍子是“五毒”之一,從以毒攻毒的角度,保證百毒不侵;二是“獨甲一方”,蠍子有毒,身披甲殼,取“毒”的諧音為獨立的“獨”,合起來就是“獨甲一方”;三是子孫滿堂。蠍子與“攜子”諧音,寓意子孫滿堂。
陶廚房呈半開放式構造,牆壁僅設兩面,開有窗戶及不規則豎條窗欞,便於通風采光、吹散油煙、方便進出;煙囪能增強火勢,抽走煙霧,提高效率。同時,廚房內的大水甕,也許不僅是儲水做飯,還可防火滅火。
陶廚房不僅極具藝術價值,並具有濃郁的煙火氣息。在廚房的煙火氣裡,有一蔬一飯、柴米油鹽,家人閒坐,燈火可親,那是最綿長的滋味。
事死如事生
華夏民族“事死如事生”的傳統濃厚,人死後不僅要修建棲身的墓穴,還要將日常用品隨葬,以期亡靈在陰間也能衣食無憂。這種習俗在某些地域至今依然存在,只是利用紙紮,把鍋碗瓢盆、穿戴服飾、交通工具、冰箱彩電等,透過焚燒,表示帶入了地下。
漢代,陪葬品主要是陶器,除傭人樂伎、車馬轎輦等,還有杯盤茶盞、廚房廁所等吃喝拉撒之物,種類繁多,一應俱全。
東平古稱東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四千多年,文脈綿長。1972年10月,東平縣原建築公司在院內修建房舍,當地槽挖至地下一米多時,發現一些散落的陶器,後經文物部門認定,這是一座漢代墓葬,並立即進行搶救性發掘,先後出土了陶罐、陶倉、陶動物等幾十件隨葬品,最讓人振奮的是出土了這件完整的陶廚房。
燒製套廚房工藝繁瑣,出土如此完整、建構巧妙的陶廚房非常稀少,因而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它首次實證了我國至少在漢代就開始廣泛建造廚房,也讓我們見識了漢代人做飯的真實狀況等諸多資訊。
也許,它在提示人們,認真對待每一餐煙火,用心感悟每一個朝夕。(撰稿:陳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