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一個城市旅遊時,品嚐當地美食是必不能錯過的。北京經歷了元、明、清三朝古都,現代政治中心,不僅留有不少的文化遺產值得欣賞,美食小吃也成為不少遊客的攻略重點。但很多體驗過北京特色小吃的遊客卻不禁連連搖頭,不是覺得不好吃,就是不習慣,甚至網上常有“北京無美食”的調侃。那麼,北京的飲食到底是怎樣的呢?探源北京飲食文化,就從宮廷風味開始吧。
所謂宮廷風味,就是皇帝、皇后這些地位最高者的日常飲食。人們通常認為,這些曾經最高階的貴族,彙集天下山珍海味,日常吃食也一定非常精緻、美味、講究。但其實,宮廷飲食風味最講究的還是食品的安全,固定的配料、主次嚴格、調味純粹、季節分明。
元代宮廷膳醫忽思慧的《飲善正要》裡寫得清楚明白,元世祖忽必烈的飲食,食材要考核著前朝名醫寫的《本草》一書中記載的食材使用,這樣對身體有好處,也就是說對食材的要求非常嚴格。《飲善正要》也被稱為中國古代營養學著作。
到了明代,食材就比元代豐富,但也十分嚴謹,絕對是食當季,用最鮮,搭配固定。清初有個叫宋起鳳的文人寫了一本名為《稗說》的書,提到了明代崇禎皇帝的膳食,“民間時令小菜、小食亦畢集”,這些小菜包括:苦菜根、苦菜葉、蒲公英、蘆根、龍鬚菜、匏瓠[páo hù]、齏[jī]芹、野薤[xiè]、苜蓿、榆錢等等,據說是明太祖為了不讓子孫忘記民間疾苦,將百姓常吃的食材放入了宮廷御膳當中。由此可以看出,明代宮廷飲食是高檔食材和普通食材兼具的。
清代,宮廷飲食成了宮廷禮制的一部分,且融入了滿族風俗。皇帝每天吃兩頓正餐,一次是早上七點前後,一次是下午兩點前後,正餐後,各加一頓小吃,且在宮中不同等級的主人,能夠吃到的東西也是不同的。比如皇帝每天的飲食份例中有兩隻羊,這在皇后、皇貴妃、貴妃中都是沒有的;皇后每天雞鴨各一隻,到了皇貴妃則是每月雞鴨各十五隻,而貴妃更少,是各七隻。或許,這樣促成了北京宮廷小吃的繁榮的原因吧。
宮廷飲食的嚴格是不能隨意搭配的。在民間,八寶菜的搭配只要湊齊了八樣菜就可以了,而宮廷則是固定的,不能隨意替換。就連調料也是一樣,民間做雞湯想放什麼就放什麼,而宮廷做雞湯,除了雞之外,是不能新增別的食材的,味道單一純粹。
進入民國,宮廷御廚散落民間,他們將宮廷飲食融入北京飲食中,神秘的皇家飲食甚至成為了商業賣點。於是宮廷的飲食習慣,特別是清宮飲食習慣,成為如今北京飲食特點的一個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