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藏,人們腦海中率先浮現的一定是拉薩,一定是藍天白雲下的布達拉宮,身穿藏袍的人們面板黝黑,微笑時露出雪白的牙齒、以及臉頰兩側的兩坨不明顯的高原紅……
(雄偉的布達拉宮)
然而,在西藏,卻也有這麼一片土地:它的最低海拔不過80米,與江蘇地區持平;每逢夏季,則溫暖多雨,植被茂密,甚至有“小江南”之美稱。熟知地理的讀者或許已經猜到,這片土地正是位於我國西藏自治區南部,簡稱“藏南”的寶地。
藏南為何如此富饒?相比拉薩,又為何沒有被開發成更加為人所知的旅遊景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把目光聚焦在這片美麗又陌生的土地上。
藏南在何方?
藏南地區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側,面積大約為6萬平方公里;其西為不丹,東為緬甸,南面與印度的阿薩姆邦與那加蘭邦接壤。從我國行政規劃上看,察隅縣、墨脫縣、隆子縣以及錯那縣的大部分地區都屬於藏南地區。
藏南地區地形複雜,海拔最高可達5000米以上,最低則僅為80米,與我國東南地區的丘陵基本持平,是我國海拔落差最大的區域之一。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藏南地區終年溫暖溼潤,與傳統印象中寒冷乾旱的藏區大相徑庭。該地區屬於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水力資源極其豐富,擁有雅魯藏布江、卡門河等大大小小十餘條交匯江河。
(雅魯藏布江)
除此之外,藏南地區降水量充足。根據相關研究,該地區的巴昔卡鎮最高年平均降水量可達4500mm。單純的數字或許很難讓人產生具體概念。對比來看,位於赤道低氣壓帶的亞馬遜雨林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雨林西部地區最高可達3000mm。而巴昔卡鎮的降水量資料遠遠超出了亞馬遜雨林,這也讓藏南躋身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受氣候影響,藏南植被生長茂盛,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
屬於亞熱帶、熱帶氣候,又偏偏位於藏區,這就導致了藏南地區獨一無二的風景奇觀:身在藏南,周圍盡是蕉林盛放的原始叢林,潺潺溪流奔湧飛濺,鳥鳴花香隨處可聞。就在人無法分辨這裡是藏區還是某處熱帶雨林時,一仰頭便能看見聖潔高遠的南迦巴瓦山。該山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選作“中國最美名山”。在藏語中,“南迦巴瓦”的意思是“直刺藍天的長矛”,真正見過南迦巴瓦山的人都盛讚命名者,認為該山確如其名般,有種鋒利至動人心魄的美。
(夕陽下的南迦巴瓦)
一邊是似劍鋒般直刺藍天、神聖莊嚴的雪山,一邊是植被茂盛、溫暖溼潤的原始叢林。藏南地區正是有著這樣獨一無二、令人見之忘俗的美景。然而這樣風景奇詭、給人以強有力震撼感的藏南地區,又為何不像拉薩那樣為人所知?下面便以最靠近藏中地區的墨脫縣為例,進行大致介紹。
藏於深處的“秘境蓮花”
“剛一拐彎,前面豁然開朗。對面黑色山坡上出現大片閃耀燈火。明明滅滅如同繁星。燈火在山谷和山頂匯聚,像從夜空流淌下來的銀河。隱約可見木頭房子和樹木的輪廓。有了煙火人聲。彷彿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大雨中抵達的高山小鎮。是墨脫,我們到啦,這裡是墨脫。”
以上這段文位元組選於當代作家作家安妮寶貝於0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蓮花》。這本小說屬於半自傳體性質,裡面真實記錄了作者本人徒步旅行前往墨脫的一段經歷,一經出版,便獲得《亞洲週刊》評選的“十大華文小說”榮譽。
小說中描繪的墨脫壯美原始,足以代表整個藏南地區。“墨脫”這個地名在藏語中的意思是“花朵”,在古時候,這個地方又被稱作“白瑪崗”,意思是隱秘的蓮花聖地。大藏經《甘珠爾》中對此地有所記載:人們將它稱作“佛之淨土白瑪崗,殊勝之中最殊勝”。古籍中的盛讚為墨脫乃至整個藏南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與此同時,也彷彿側面印證了這片土地的遙遠與難以抵達。
(白日的墨脫縣城)
從地圖上看,墨脫縣是藏南地區中最靠近藏中地區的縣城,與林芝捱得很近(林芝是由川藏線公路進入拉薩的必經之地)。然而,墨脫也是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指全年通行)的縣城。2013年以前,墨脫與波密之間僅有一條臨時性的泥濘土路,只有越野車能夠通行。並且這條道路的危險性很高,且並不全年開放。前面已經提到,藏南地區常年降雨量密集,大量降水有引發山泥傾瀉崩塌的風險。一旦遇見,即使是高底盤的越野車,也難逃被沖毀下山崖的命運。
而尋常遊客想要進入墨脫,除了土路以外,就只有依靠最原始的方式:徒步。並且徒步前往的風險係數也很高,除了先前提及的泥石流與山體滑坡以外,還需要忍受高溫所帶來的悶熱環境。更恐怖的是,要想抵達墨脫,還需要穿越一片螞蟥區。
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人或許已經不清楚螞蟥的恐怖之處。螞蟥,學名水蛭,生活在水塘、溝渠等潮溼之處,行動非常敏捷,且嗜好吸食人與動物的血液。由於是軟體動物,所以能夠藉由傷口鑽入獵物的身體。對於徒步者來說,螞蟥是極為恐怖的存在,徒步旅行時難免有所磕碰,且缺乏足夠的醫療條件。一旦遇上螞蟥,就只能用隨身攜帶的小刀等尖銳物品劃破凸起的面板,將螞蟥從身體裡活生生地挖出來。而想要徒步抵達位於藏南的墨脫,便要穿越一大片“螞蟥區”,光是這一項困難,便足以使許多經驗老到的徒步者望而卻步。
墨脫是藏南的一大組成部分,也是由林芝進入藏南的第一個關口。要想領略藏南地區的風土地貌,墨脫是必經之地,也是自古以來就與世隔絕、難以抵達之地。正因為此,儘管藏南地區有著令人讚歎不已的壯美奇景,也終究難以被開發成為面向大眾的旅遊景點。
(墨脫的地理位置)
然而,恰恰就在這朵藏於峽谷深處、遊客稀少的‘蓮花’中心,卻有這麼一群人,自建國開始便紮根於此,日以繼夜地守衛著這片土地。
駐紮邊境,中國軍魂!
以下是一位徒步前往藏南的“驢友”的真實記錄。他從米林縣派鎮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多雄拉山口,試圖沿多雄拉抵達墨脫的背崩鄉,再逆雅魯藏布江北上至墨脫縣城。“這條路太難了,瀑布下面就是懸崖,一腳下去人就沒了。”這位徒步旅行者如此記錄到,“當時在瀑布差點寫遺書。”
然而就是在這麼一個不毛之地,他遇到了難忘的溫情與幫助。“到了邊防站,兵哥哥和我們說,後面兩天的徒步路線已經沒有了,我們原本打算的路線也不在了。(他)還順手給我們泡了杯奶茶,問我們餓不餓要不要吃泡麵。(他)讓我們等一等,有路過的車把我們送回派鎮。”
對於徒步者來說,無論是悶熱難耐的雨林,還是令人防不勝防的螞蟥,都只是旅途中暫時性的一刻。然而,對於駐守在邊境的將士來說,卻是日復一日、必須習慣的常態。前面已經提到,藏南地區氣候溼潤、土壤肥沃,且水資源充足,具備極大的經濟潛力。一旦交通順暢,便可以有效反哺寒冷乾旱的西藏北部。除此以外,藏南地處我國邊陲,其西面、東面、南面分別與不丹、緬甸以及印度接壤,是我國向南亞輻射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重要的戰略價值。
因此,自和平解放西藏開始,人民解放軍就一直駐紮在藏南地區,時刻也不放鬆地守衛著這片土地,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群眾。這六十年來,有許多邊境將士因惡劣的氣候環境、或是周邊的小衝突而流血流淚,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他們都咬牙堅持了下來,有效地震懾住了那些覬覦我國疆土的宵小之輩。那駐守在藏南的挺拔身姿,恰如他們身後的南迦巴瓦雪山——神聖莊嚴,屹立不倒!
小結
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說,藏南土地富饒肥沃,不負“西藏江南”的美名。充足的水資源與溫暖的印度洋西南季風催生了這裡茂盛的植被,使藏南在植物學、生物學等多個領域具備無可取代的研究價值。然而,也正是這樣難得一見的地形地貌,使得這裡難以通行。常年的降水與泥濘的山路令藏南地區難以面向大眾開放,註定成為少數人口中的風景。
從軍事學的角度來說,藏南地區地處邊陲,北倚喜馬拉雅山,對於我國來說可以有效威懾南亞,具備極其重要且難以取代的軍事價值與戰略意義。近年來,某些國家企圖以藏南為藉口滋生事端,但收效寥寥。其原因正是由於藏南地區在歸屬問題上毫無爭議——著名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正是出生在藏南門隅納拉山宇松地區的烏堅林村。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在,西藏南部都是中國不容侵犯的領土。
(艱難修建而成的扎墨公路)
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藏南地區與藏北的聯絡也愈加緊密。2013年10月31日,扎墨公路全線通車。這條公路標誌著中國存在唯一不通公路縣的歷史終結。2014年6月29日,米林派鎮通往墨脫的派墨公路也開始修建,並預計在2022年、也就是明年竣工。這條公路一旦建成,將與扎墨公路形成環形公路網,將藏南地區與中部北部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這朵藏於深山的秘境‘蓮花’,終能在陽光璀璨處盡情綻放、令整個世界震驚於它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