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開始前,大川先給大家看一張照片。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張照片的第一眼,應該都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一張被P過的照片。畢竟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詭異”的現象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然而在這裡,大川卻要告訴你一個事實,這張照片其實並不是P出來的,而是一張真實的照片,並且還是在我國黃海、渤海的交界處拍攝到的。
現在,很多人可能都會充滿疑惑,黃海、渤海明明是相鄰的海洋,那它們交界處兩側的顏色,為什麼會是“涇渭分明”的呢?海水相鄰卻不相容的現象,在這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科學原理?
黃渤海分界線
渤海和黃海的分界線全長100多公里,南起山東蓬萊,北至遼寧旅順老鐵山。很多人在去旅遊的時候,可能都曾注意到過這條清晰的分界線的存在。在分界線的西邊,渤海海水呈現出的是微微的黃色,而東邊的黃海海水所呈現出的卻是深藍色。
面對這一神奇的現象,可能有些人會認為,這是由於渤海靠近陸地和黃河入海口,大量泥沙進入渤海後將其“染”黃了,到了黃海,泥沙已經沉澱,它的顏色自然而然就恢復了海水的深藍色。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下面再給大家看一張圖片,這同樣也是一張真實的照片,不過這張照片裡記錄的卻不是黃海、渤海的交界處,而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界處。
類似於黃海、渤海的交界處,太平洋、大西洋的交界處也恰到好處地,將這兩片海洋涇渭分明瞭開來。在這裡,如果我們在用上面的“理論”來解釋,顯然是不合適的。那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海水相鄰不相容的原因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界處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實際上是跟兩個大洋的海水鹽度有關。不同的海水鹽度,就決定了它們擁有著不同的密度,密度不同的兩個液體混合,就會發生這種神奇的不相容現象。
由於大西洋的海水鹽度相對較高,因此它的海水密度就更大,海水顏色也較深。而太平洋的情況則恰恰相反,二者對比來看的話,你就會很明顯地感受到,大西洋的顏色比太平洋要深很多。當然除了顏色深淺的不同外,二者密度的不同,還將直接導致它們的不相容現象,如果我們把這種現象“放大”地誇張一點,你完全可以理解這種現象為油水不相容的現象。
不僅如此,有科學家甚至還發現,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面高度也存在一定差值,位於巴拿馬運河一側的太平洋,要比大西洋高出差不多50釐米!
雖然連通的液麵不等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一輛裝滿液體的汽車在減速,液體會流向汽車前部,這個例子是流體靜力學描述的剛性運動。但是到了大西洋和太平洋這裡,就需要考量多方面複雜因素,包括洋流、降水以及海水密度等等,其物理學的本質也就是伯努利定律,液麵高度和壓強、流速、密度相關。
從這點來看的話,海水的密度不僅會影響到海水的混合和顏色,而且對海面的高度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總結
這裡我們在回到黃海、渤海海水的問題上,從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的不相容上,我們也能夠得出結論,黃海、渤海海水不相容,根本原因其實也是二者密度不同所導致的。當然造成二者密度不同的原因,除了海水鹽度以外,也有部分原因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陸地和黃河入海口泥沙的湧入。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關於海水不相容的現象得到了科學的解釋,但是有關海洋的神秘自然現象還有很多,就比如海洋怪聲(bloop)的出現,就一直困擾了科學家們長達數年的時間,它可能是某種未知海怪發出的聲音,也可能是某種海底自然現象的聲音……
當然,如果你對這種神秘海洋怪聲感興趣,歡迎關注留言,後面的文章裡,大川會帶你一層層揭開它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