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悶”這個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因為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訴說自己耳朵悶。其實,每個人都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耳悶”,可能是在坐飛機時、降落時,抑或是在搭乘高速列車穿越隧道時。一般情況下,吞嚥或打哈欠的動作都能使這種“耳悶”不適感很快消失。但有一些人的“耳悶感”會持續存在,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聽力模糊,產生“聽不清”的感覺。
其實這類患者,臨床上並不罕見。文獻報道,咽鼓管功能障礙成人發病率大約1%-5%。
那麼什麼是咽鼓管功能障礙呢?咽鼓管是溝通鼻咽部與中耳鼓室的管道,成人長度約3.1-3.8釐米。遠端透過鼓室口與中耳腔相通,近端透過咽口與鼻咽相通,分為前內側的軟骨部和後外側的骨部。當做吞嚥動作時,咽鼓管會短暫地開啟繼而再次關閉。正是這種開合使得以鼓膜為分隔的外耳和中耳保持壓力平衡。當咽鼓管開啟時,您通常可以聽到輕微的聲響。如果咽鼓管不能正常地開放或關閉,耳朵就會出現壓力不均衡的狀況,進而導致“耳悶”的出現。這種症狀就被稱為咽鼓管功能障礙。咽鼓管功能障礙包括開放功能障礙和咽鼓管異常開放。
如果被確診為咽鼓管開放功能障礙,如何治療呢?目前咽鼓管球囊擴張術為治療此種病的最有效方法。將球囊導管經患者鼻或口咽部匯入,或中耳炎手術時經咽鼓管鼓室口匯入,之後將球囊放置於咽鼓管軟骨段,將壓力泵充脹至10bar,持續2分鐘後拔出。咽鼓管球囊擴張術是一種新型顯微技術,操作簡單、安全,術後經過觀察患者即可出院。
術後還建議進行進一步的咽鼓管吹張即“捏鼻鼓氣”方法(Valsalva動作):捏住兩邊鼻孔,保持嘴部緊閉,進行鼓氣動作。通常每天進行3-5次。當然每位患者的情況都有差異,具體訓練時間和次數請詳細諮詢醫生。多數情況下,球囊擴張術可以使咽鼓管開放功能障礙患者恢復正常的咽鼓管功能,恢復耳部壓力平衡,去除“耳悶感”。
科室簡介:耳外科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外科是在我國著名的耳科專家樊忠教授、王海波教授、樊兆民教授等一批學科帶頭人辛勤工作下逐漸發展的科室。在中耳及相關疾病的規範化治療方面走在國內前列。配備獨立的專業門診,專科手術室,擁有OH6等高階手術顯微鏡,進口動力系統,術中神經監測儀等一流水準的裝置,主流手術技術達到與國際同步。年手術量達2000餘臺,手術數量及精細程度均具國內先進水平,在國內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近年來,依託FISCH國際顯微手術基金會山東培訓中心,每年開辦多期顳骨解剖高階培訓班,進修醫師來自國內20餘個省市。
專家簡介:李莉
主任醫師,耳外科主任,臨床醫學博士,英國Royal London Hospital 訪問學者
專業領域:擅長各種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中耳膽脂瘤,以及各種迷路瘻管,中耳炎後遺疾病(粘連性中耳炎、鼓室硬化、中耳膽固醇肉芽腫、隱匿性中耳炎)的手術治療及聽力重建等;咽鼓管相關疾病,如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礙致耳悶堵、咽鼓管異常開放等的診療(咽鼓管功能評價,咽鼓管球囊擴張術、咽鼓管異常開放的手術治療);面神經腫瘤、各種周圍性面癱,包括Bell面癱,外傷性面癱,Hunt綜合徵及中耳疾病併發周圍性面癱,晚期面癱的整復等。
學術成就: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面上專案一項,承擔並完成山東省自然基金面上專案一項,山東省重點研發專案一項。近年來以第一作者發表sci及國家級核心期刊20餘篇,主編專著一部。多次參加國際性面神經及耳科學等學術會議並作大會發言。
學術兼職: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分會耳神經及側顱底顯微修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