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40多國對新中國禁運,杜魯門智囊團斷定開打就崩潰
在1950年10月19日,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當時社會上關於抗美援朝戰爭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有3種說法社會關注度最高。第一種是志願軍主動出兵才導致兩軍交戰,不然不會有戰火的發生。第二種是說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朝鮮的慫恿下爆發的,朝鮮戰爭是導火線。第三種是抗美援朝戰爭延緩了解放臺灣的步伐,臺灣問題遺留至今抗美援朝戰爭有很大責任。
傳言歸傳言,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不能僅憑這些不可靠的說辭斷定。
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曾經說過,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帕麥斯頓也參與過各種侵略戰爭,只要是有利可圖的戰爭,都會積極參與。而作風如此功利,帕麥斯頓的名聲也好不到哪裡去。
帕麥斯頓的名言經久不衰自有道理,美韓、蘇朝之間的關係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向南方進發。敵軍是李承晚帶領的軍隊,對朝鮮人民軍軍突然的進攻顯得有些招架不住。雙方經過2個多月的激戰後,人民軍軍成功佔據戰爭優勢,李承晚和沃爾頓·沃克的兵力勢力範圍一直退到了釜山周圍。這番不錯的戰績,東北和四野的三個朝族師功不可沒。
歷史上的三八線是二戰末期,盟國協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線,當作美蘇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暫時分界線。三八線表面上是停戰線,實際上是美蘇之間的力量平衡點。國際上有的國家希望打破這個平衡,有的不想再次經歷戰爭的摧殘,極其不想讓這個平衡被打破。作為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一直持不願看到戰爭的態度。
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按照之前的構想,在仁川實施登陸計劃,希望藉機切斷朝鮮軍隊的補給,然後有效改善局勢。果不其然,仁川登陸之後局勢發生大逆轉,人民軍節節敗退,損失慘重。反觀美軍,意氣風發,得意洋洋。
面對如此不利局面,朝鮮人民軍才終於想起主席的話語,不能隨隨便便發動戰爭,要經過深思熟慮,想好退路。而且幫助朝鮮半島完成統一大業也被納入了中國未來的計劃中。凡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中國原計劃統一臺灣後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去幫助朝鮮,但朝鮮按捺不住,一心只想儘快統一,金將軍更是一刻都等不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金將軍這回失策了。麥克阿瑟成功登陸後,在十幾天的時間裡就攻下漢城,緊接著,平壤失守,鴨綠江岌岌可危。中國政府在此期間數次表達出必要時刻會出兵援助朝鮮。二戰時,麥克阿瑟大發戰爭財,狠狠地賺了一筆。面對中國的警告,財大氣粗的麥克阿瑟根本視若罔聞,仍然我行我素。甚至公開傳言“要到鴨綠江邊歡度聖誕。”而面對麥克阿瑟的肆意挑釁,中國以實際行動給出了最有力的回擊。
中國解放戰爭剛結束不久,還要防止蔣軍的反攻行動,國內軍隊的整合還沒達到一定高度,軍隊力量暫時還較為分散,西藏、海南島都有兵力分佈。再加上中國一直在經歷戰爭,人民也不願再看到戰火燃起。各項經濟發展提上日程,中國也沒有精力再參與戰爭了。杜魯門和麥克阿瑟也是想到了這些原因,預測中國根本不會派兵增援朝鮮,退一萬步講,即使中國參與了這場戰爭,也不會對美方造成必要的威脅。總之,麥克阿瑟完全沒把中國放在眼裡。
但這場戰爭也關係著另一方——蘇聯。站在蘇聯的角度,自然是十分希望看到中國出兵的。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可以和帝國主義力量抗衡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希望越來越多的國家反抗美國。但為了儲存自身實力,不與美國直接撕破臉,蘇聯自己是不願出兵援助朝鮮的。幾番思量之下,朝鮮只有選擇向中國求助,既安全又有效。
但李承晚就十分不願看到中國出兵。這一點從其始終不願在後來的停戰協議中籤字就可以略知一二。不管願不願意看到中國出兵,最終都要看中國自己是否想要。聯軍直逼鴨綠江,再進一步,就是中國東北。中國是不會放任敵軍如此放肆踐踏國家主權的,中國不再是那個“軟弱無力”的國家了。
據悉,美軍第七艦隊一直對中國東北地區領空派遣轟炸機轟炸,東北的形勢很不樂觀。東北是新中國的經濟重心,對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旦聯軍向東北進發,中國的經濟發展必然會受到重創。再加上考慮到蔣介石的抵抗,到時前有狼、後有虎,中國軍兩頭肯定顧不過來。
經過一番討論後,中國政府最終決定出兵。本著“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的原則,主動出兵不僅是對東北的有效保護措施,更是對中國的整體發展負責。我們是不願戰,但也不怕戰。
在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向朝鮮進發,與美軍交火,史稱抗美援朝戰爭。原本以為中國的援助只是無用之功麥克阿瑟在真正面對中國人民志願軍時接連受挫。前後5次交戰,美軍一次比一次損失慘重。中國人民志願軍充分利用運動戰、游擊戰等作戰方式成功奪得戰爭主動權。雙方也在一次次交戰中,越來越瞭解對方。
美軍的戰鬥力其實大部分都是依靠重火力武器支撐的,大炮和坦克一直在美軍陣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實際上美軍士兵的個人作戰能力並不突出。而中國恰好相反,沒有裝備精良的武器,但中國戰士個個都是優秀計程車兵,隨便領出來一個,都有著強悍的作戰能力。
雙方各有優勢,相持不下,簽訂協議劃“三八線”也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有人歡喜有人愁。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這場戰爭使得中國臺灣的解放延期了。這一延,就延到了現在。當時,蔣介石趁著中國政府的大部分注意力在抗美援朝戰爭上時,在臺灣集結勢力。臺灣的解放大業就此擱淺。
常有傳聞說如果中國沒有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粟裕的50大軍下,臺灣應該早就回歸祖國了。傳聞的真假我們不能判斷,但出兵朝鮮是必然也是必要選擇。從美國建國以來的種種行徑來看,美國是一個喜歡憑藉武力解決問題的國家,不斷以“世界警察”的名義插手別國事務。如果中國忽視朝鮮問題,轉戰臺灣的話,按照美國的性子,肯定會阻礙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
事實上,透過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一戰成名,讓世界各國重新認識了新中國,不敢對新中國的政權加以怠慢。
而為了打擊中國,“懲罰”中國的援朝行為,國際上將近有40個國家對中國實施禁運,打擊中國的海外貿易,這其中很多國家的選擇是迫於美國的權威之下。杜魯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新中國經濟系統陷入癱瘓,無暇顧及朝鮮,以便達到目的。
但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的決心遠不是美國人可以理解的。新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夠,戰爭經費較為緊缺。而為了參與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向蘇聯藉資。這筆借款,一直到1964年才完全償還。
在此期間,中國人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絕對的社會責任感使中國的經濟發展上了一個又一個高速,其增長速度令人咂舌。以1951年為例,直接比1950年的財政經濟收入翻了1倍有餘。這樣的增長速度也讓美國感到不敢相信。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是大勢所趨。從我國的國家利益來考慮、從世界局勢來考慮、從歷史長遠角度考慮,中國參與抗美援朝戰爭的選擇是正確的。很多國家因為這一次戰爭重新認識了新中國,為中國今後的外交事業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越來越多的國家瞭解到新中國的形象。當時的紐約時報曾這樣評價抗美援朝戰爭:“美國在朝鮮打了兩場戰爭,贏了北朝鮮,卻輸給了紅色中國。”這對新中國的表現是巨大的肯定。
雖然戰爭現在感覺離大家“很遙遠”,但我們仍然不能放鬆對自身的要求。砥礪前行,以抗美援朝的精神激勵自己克服人生中遇到的困難,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