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吏治上可能會更好,但仍然難改後來的趨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具體分析。
雍正皇帝的歷史功績和施政。
我們經常說康乾盛世,而康乾中間的雍正皇帝,同樣付出巨大,如果沒有雍正皇帝的承接,乾隆朝很難出現盛世局面。
雍正皇帝上臺後,面對康熙帝晚年留下的一些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加強對邊疆的統治上,對西南地區採取改土歸流政策,加強了對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平定羅卜臧丹津的叛亂後,清朝在西北的實際控制進一步前移,加強了對青海地區的控制。
在內政上,採取攤丁入畝的政策,促進了稅收的合理化,減輕了地少和沒有地農民的負擔,促進了人口的快速增長,同時也提高了清朝的財政收入。
在吏治上,雍正皇帝大力整頓吏治,並且創立了密摺制度來加強對官員隊伍的管理和監督,使康熙晚年出現的官場腐敗現象有所好轉。
在西北戰爭期間建立的軍機處,加強了皇帝專權,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事務處理效率。
雍正皇帝和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相比,施政更加勤勉嚴苛,促進了吏治清明和財政收入的改善,對乾隆皇帝的盛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乾隆皇帝的歷史功績和影響。
乾隆皇帝上臺後,雖然也是壯志凌雲,但在政策上一改他老爹雍正皇帝的風格,當然,他也有這個條件和必要,畢竟,雍正皇帝經過十幾年的嚴苛吏治整頓,官員們也需要喘口氣,而雍正皇帝一系列改革奠定的基業,也是乾隆皇帝達到文治武功新高峰的必要條件。
乾隆皇帝在邊疆統治上,繼續平定叛亂,鞏固統治,加強了對西藏地區的統治,並最終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和大小和卓叛亂,清朝的疆域達到最大化,奠定了近現代版圖基礎。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實際控制朝政63年多,對清朝的影響深遠,他自封的十全老人雖然涉嫌誇張和爭議,但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乾隆的貢獻。
雍正統治時間長,可能更有利於吏治的改善,但難以改變以後的大勢。
相比於乾隆皇帝,雍正皇帝的統治在吏治上更清明些,如果是雍正統治60年,整個官場都換了好幾撥人,長期對吏治上的治理,清朝可能積累更多些、發展更好些。
乾隆皇帝在位13年的話,晚期昏聵期統治的時間較短,像和珅這樣的鉅貪出現的可能性在降低,乾隆去世時留給後世的攤子可能就沒那麼爛。
但是,在皇權專制的封建時代,他們統治年限的互換可以影響他們統治的那個時代,對後世的影響有限。
而且,如果雍正能熬著統治60年,已經達到了105歲高齡,誰能保證他不會晚年昏聵?
在古代,個別重要歷史人物的調整和改變,會影響歷史走向,但卻無法改變歷史的大趨勢和發展規律。
對此,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