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彭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他一生忠於黨,為人誠懇;他的忠誠,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他忠於人民,敢於承擔責任。正因為如此,彭將軍在中國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一個無私正直的人,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彭總”。
可惜這樣的彭元帥婚姻家庭不盡如人意。彭元帥一生經歷過兩段婚姻,每段婚姻的結局都不盡如人意。他一生無子,留下終生遺憾。
令人感動的是,彭元帥雖然沒有親生子女,但他用血濃於水般養育了七個侄兒侄女,用他的正直為孩子們樹立了光榮的榜樣。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彭元帥在無限的孤獨中留下了最後的遺囑:“我要和弟弟一起安葬”
直到1999年,彭元帥最後的願望才終於實現
彭元帥一生都是一個大權在握的人,給人的感覺是粗獷、不羈、嚴厲、嚴厲,但實際上,彭元帥元帥是一個感情非常細膩的人,他的愛人和親人對於他來說極為重要。他不僅是一個好丈夫,也是個好父親,但他的兩段婚姻都不完整。
彭元帥的初戀是他的表妹周瑞蓮。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兒女情長。他們本希望成為幸福的夫妻,但15歲時的彭元帥因參加特殊鬥爭被異黨通緝,被迫逃離家鄉。臨行前,彭元帥和周瑞蓮交換了信物,定下終身約定,表示以後要如願來娶。
但很快,彭元帥就得到了一個壞訊息。反動份子毀了他叔叔的家庭,惡霸地主趁火打劫。他們想將表妹周瑞蓮還債,她寧死不屈,最終選擇跳崖自盡。
在她跳下懸崖的那一刻,她還深情地呼喚著她的摯愛。
得知這個壞訊息,彭元帥憤怒不已。他選擇了參軍。決心親自打倒地主霸道反動派,粉碎舊世界,建設新世界!
1922年,彭元帥24歲歸鄉之後,在當地人的介紹之下迎娶了一個姑娘。
這個姑娘當是只有12歲,但她的父母說她已經14歲了。當時,早婚在湖南農村盛行。6、7歲的女孩結婚當兒媳,10多歲生孩子當媽媽是家常便飯,但彭元帥為人一直忠厚老實,當他知道她只有12歲那年,為了她的健康,他堅決拒絕和她發生同床關係。
不過,彭元帥還是喜歡乖巧懂事的她。他向劉姑娘講述了他的成長和當時的故事。劉姑娘聽得津津有味,心中充滿了嚮往。彭元帥還耐心地教劉姑娘讀書寫字。只學了兩年私塾的他變為了劉姑娘的第一位啟蒙老師,而她的學習不負眾望。
彭元帥鼓勵劉姑娘努力學習,做一個獨立的新女性。他帶給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他從未想象過的世界。在丈夫的鼓勵下,劉姑娘一天天長大,各方面進步都很快。而彭元帥也變得更加成熟。他慢慢地共產主義思想達成共識,選擇了入黨。
1928年,彭元帥準備發動平江起義。為了安全起見,決定兩人分開,他讓妻子回老家等他,並對她許下諾言,等彭元帥勝利後回來接她。妻子雖然不情願,但她知道,丈夫是英雄,世界才是他真正的舞臺。於是便乖乖地回到了家鄉。.
劉姑娘一天比一天期待著丈夫勝利的訊息,也期待著丈夫早日歸來。然而,平江起義失敗後,彭元帥被異黨通緝,不得不四處奔波,根本無法回家。從此,他與妻子失去了聯絡。
作為彭元帥的妻子,身處環境愈發危險。她發現不能再留在這裡,便離開家鄉四處遊蕩。她一路走來歷盡艱辛,卻一直期待與彭元帥重逢,但當時在白色恐怖和戰爭的情況下,這個願望始終沒有實現。
1935年12月,流浪了8年的劉姑娘精疲力竭,不得不嫁給另一個人,結束了與彭元帥的命運。
1979年,劉姑娘親筆寫信給《彭元帥傳》的編劇組:“我和他是1922年農曆3月7日結婚的,因為當時我還不到12歲。為了照顧我身體,雖然住在一起,但從來沒有像夫妻一樣生活過。”正因為這樣,兩人沒有自己的孩子。
事實上,彭元帥一直在等他的妻子。在這期間,雖然有其他女青年主動示好,也不理會。直到1937年抗戰爆發,彭元帥已經是八路軍副指揮官的訊息被劉姑娘所聞,才決定以修書一封寄給彭元帥,並講述了自己這些年的經歷。
彭元帥於信件回覆了劉姑娘,她便不遠萬里來到延安。兩人早已斷絕關係,無法重圓。不過,得知劉姑娘再婚的彭元帥,依然沒有再婚的打算。最高層中央領導人們對彭元帥的婚事很關心,經常提醒甚至催促。
但是,當時抗戰形勢嚴峻。彭元帥一直在前線指揮戰爭,他很少考慮自己的婚姻和愛情這些問題。不管誰提醒他,他總是拒絕。
1938年,愛開玩笑的陳賡決定為彭元帥做媒。他把蒲安修介紹給了彭元帥。
安修是上海人。她出生在北京。長大後的她就讀於北京師範歷史系。在校期間曾多次組織校內活動,並在畢業前入黨。抗日戰爭爆發後,她來到延安。其美貌在當地頗有影響。
安修和彭元帥的年齡相差整整20歲,但這並沒有阻止兩人之間產生愛慕之情。彭元帥是個不屈不撓的英雄,而安修只有20歲。正處於情竇初開。兩位“妃子有心王有愛”,上演了傳統的“美女愛英雄”故事。
彭元帥是一個性情直率的人。婚前,他為人坦誠。他總是向安修承認自己的缺點,反思自己平日脾氣易怒、愛忘事,儘管兩人在年齡、教育、生活習慣和性格特徵上有很多差異。但婚後,彭元帥非常愛安修,婚後兩人的關係非常融洽。
從1938年結婚到1962年離婚,彭元帥和安修已經結婚24年。在此期間,兩人相互扶持,同甘共苦。雖然結局不盡如人意,但彭元帥對安修是尊重和欣賞的。即便安修主動提出離婚,彭元帥也沒有抱怨,而是選擇了答應。
兩人最大的遺憾就是在一起生活24年,也沒有自己的子嗣。
彭元帥獨自撫養著7個子侄,經常予以悉心教導,以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彭元帥是家裡的長子。他有兩個弟弟,金華和榮華。
在哥哥彭元帥的影響下,金華、榮華早早參加革新,加入了黨。彭元帥長期率軍與異黨反動派作戰。讓異黨吃了不少苦頭。讓敵方切齒痛恨,稱其必須將他消滅。然後很快,竟遭暗中陰謀。
1940年9月,剛剛指揮百團大戰勝利的彭元帥,接到了一個壞訊息。異黨反動派殘酷地襲擊了他在湖南湘潭的親屬。弟弟榮華和金華被殺害。
兩名弟弟犧牲後,留下了梅魁、康白、啟超、愛蘭、康志、正祥、彭鋼7個子嗣。
1950年,率軍西北征戰的彭元帥接到中組部的電報。電報內容如下:
“彭元帥,你的五個侄兒侄女都來北京了,是讓他們來找還是在北京讀書,希望你能回答”
這幾個孩子的雙親都是因戰而光榮犧牲,同時也都是彭元帥的侄兒侄女,以彭元帥的資歷來說,幫助解決這幾個孩子未來學習和工作各方各面的問題,對於該組織都不在話下。
但彭元帥並沒有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而是簡潔地回答道:
中組部:請把侄兒侄女安排就近讀書。如果辦不到,就請他們回老家種地。麻煩了。
人人平等不搞特別,是彭元帥給孩子人生上的第一課。
幾個月後,彭元帥回到北京與侄兒侄女見面。此時的他已年過半百。他真誠地把這些侄兒侄女當成自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大家庭。
從此,彭元帥就像一棵參天大樹,保護著這個特殊的家庭,撫養著這7個孩子。
在彭元帥的七個侄兒侄女中,最有名的是他的侄女彭鋼,而最早跟隨彭元帥的是啟超。
在他父親榮華去世時,他的孩子啟超當時只有10歲。這從小就早早懂事的小孩決定去找他的叔父,準備著加入八路軍為親人報仇。1942年,啟超便來到了太行山,找到了自己的叔父彭元帥。彭元帥很看重這個外甥,便要求他加入了八路軍。
年輕的啟超想留在叔叔身邊,但被彭元帥“狠狠”拒絕了。他覺得自己的外甥和別人家的孩子沒什麼兩樣,他應該去前線接受戰鬥的洗禮,而不是一個人待著。在庇護下長大,於是他派啟超到延安加入當地的軍隊。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的幹部和學生一個個都喜出望外,但一個人卻一點都不開心,因為也利過戰功,按照這樣的資歷,至少也是上尉頭銜,可是他當時只被授予中尉。
啟超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為什麼會被降一級。彭元帥叔父是鑑定工作的負責人。就算他行事不偏不倚,不搞特殊,也應該是上尉吧?於是啟超找了當時的院長詢問。院長很直率的告訴啟超,要求降級的是彭元帥。
啟超不明白。回到家中對彭元帥抱怨道:“為什麼不按規定辦事,堅持降低我一等軍銜?”
聽到啟超的委屈,彭元帥一臉嚴肅地對啟超說道:
“如果你是普通士兵,授予軍銜沒有錯,但因為你是我的侄子,我不得不降低一級。不知道你的人一定以為你是透過我的關係,全軍有近百萬幹部要授銜,在這個問題上,我只能為民服務,犧牲你。這不是政策問題,而是整體問題。”
啟超還是不明白,但彭元帥沒有發脾氣。他耐心地和侄子講道理:
“想想你的父親和我,他們連勝利都沒有看到就犧牲了,更別說什麼銜位了。我們活著就是最幸運的,有什麼理由要一點點小便宜?”
說到這裡,啟超明白叔父的辛苦,理清了思路,欣然接受了這些令他苦惱的這些事。
在彭元帥的侄兒侄女當中,最年幼的是彭鋼。1950年他來北京時年僅10歲,因為這樣,他彭元帥的孩子中是最受疼愛的,所以和彭元帥一起的時間最長,交流最多,關係最好。
1955年,也就是啟超被授予銜位的同年,國家和軍隊幹部開始實行工資制,幹部子女的教育由家庭承擔。一天,學校讓她帶回去一封信件,信上說彭鋼作為先烈的後裔,理應繼續按規定由國家供給。但彭元帥讀過之後,他立刻給學校回了一封信,回信內容說:“我不要這些提供。讓國為之承擔和負擔,國家現在還很困難,花錢的地方很多,我們應該減輕國家的負擔。”
從此之後,彭元帥承擔起孩子們上學的費用與花銷。
同時,彭元帥私下與侄子啟超交談:之後的日子讓啟超支付妹妹的生活費和學費,並讓他每月從工資中拿出20元送給妹妹彭鋼。啟超很聽話,他的要求得到了執行,但他不知道,為了給他攢錢,這是他叔父為了他煞費苦心。
原來,彭元帥是擔心啟超亂花錢,養成揮霍浪費的壞習慣,才有之前讓他來負責妹妹的日常花銷。其實彭鋼的學費和生活費仍由彭元帥承擔,他對彭鋼說:“你平日的花銷還是由我給。不要用你兄弟給你的錢。把他給你的錢每個月存進銀行,他以後用的時候你在還給他。”
彭元帥就是這樣從心底裡關心幾個孩子,不僅關心他們的生活,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在當時物質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彭元帥總是竭盡全力為孩子們創造美好的生活。生活條件,同時以孩子們正直無私的品質,乾淨勤儉的家風為孩子樹立了榜樣。
在彭元帥的影響下,侄兒侄女往日始終如一,把自己當作像普通人家庭的孩子一樣,對外他們的身份沒有任何可炫耀的地方,也從不因為任何事情搞特殊。
1959年,彭鋼考入中民解軍事電信工程學院控制系。此時的彭元帥已被免職。彭元帥擔心侄女受他影響,與彭鋼進行了深入交談。他深情地說:
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是一所不錯的軍校。從在校到步入社會,所有的環境都會有很多變化,也常常會遇到些挫折。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你都要有心理準備,永遠不要因為什麼原因對事有任何不滿。不要關心我的事,你必須相信黨。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的信念,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定不移地相信當下社會與共產主義。如果你自己有信心,沒有人可以將你擊垮。到了學校後,一定要積極爭取入黨。
接下來,彭元帥向侄女講述了自己的過去,講述了犧牲的戰友們。這是彭鋼記憶中,最意味深長的一次,也是對她影響最深,甚至影響了她一生。
正如彭元帥所說,之後的日子讓她遇到了些世間的冷暖和挫折。
1964年,彭鋼從校學滿畢業,其他同學大部分被分配到軍事科研單位做研究,而彭鋼卻被分配到北京汽修公司做普通員工。
剛開始的時候,彭鋼覺得很不自在,但是當她想起叔父對自己的教導以及叔父對待挫折的態度後,她逐漸選擇了接受現實。她在汽車廠工作了整整14年,期間遭受了許多挫折。但始終牢記叔父的教誨,保持著堅定的信念,終於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1974年10月,病重的彭元帥病危,彭鋼前去探望。彭元帥雙手緊緊握住彭鋼,說:“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死後想和你父親一起埋葬,但他們是光榮的。望眼先烈,我現在確實這副摸樣,怕玷汙他們……”
說到這裡,一生為人正直、很少流淚的彭將軍,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彭鋼的心更痛了。面對叔父最後的心願,她無法回答,也無法解決,但為了安慰彭元帥,她點點頭說道:“叔父,這個心願我會替你完成。”
彭元帥聽了,含著淚點了點頭。
1974年11月29日,彭元帥在北京病逝,享年76歲。
1979年,彭鋼終於回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工作。歷任總參氣象研究所工程師、總後勤部指揮與管理自動化研究室主任、政治部幹部部副部長、部長,總參謀部專職副秘書後勤紀律檢查委員會。總政事部紀委副主任、部長,中委紀委副秘書。
彭鋼接下來在軍隊裡幹了近十年的紀檢工作。她的紀檢物件都不是一般的黨員幹部,而是軍隊以上的高階領導幹部。人們說這個職位是最難最容易幹不下去的,因為這些工作很容易得罪他人,不過彭鋼一點也不畏懼。相反忠於職守,無私奉獻的她,之後被反而在工作隊伍裡深得人心。
也有好心的人勸彭鋼不要對自己的工作這麼認真。給同志唱黑臉總是不好的。彭鋼認真回答:“紀檢幹部是監督同志,不唱黑臉,對同志不負責,對同志不負責,就是配不上黨。心裡總有一面鏡子提醒我說實話,他就是我叔父彭元帥。”
1999年,經中委、中央組織部批准,彭元帥的骨灰運回湖南湘塘安葬。彭鋼和其他幾位親戚按照叔叔的吩咐,精神回到家,將彭元帥的骨灰埋在青山下。這份遺囑,安葬在二弟墓旁,終於完成了彭元帥生前最後的心願……
偉大的彭元帥,雖無小情,卻有大愛,雖無小家,卻有大家。他的人格像泰山一樣剛猛,他的行為像青松一樣正直。歷史會永遠銘記你的功績,人民會永遠銘記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