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復仇者聯盟》上映的時候,另一個聯盟,英雄聯盟,已經是擁有了上百名英雄遊戲角色,差不多可以比得上108位梁山好漢。
許多玩家都注意到,每位英雄都有著自己的故事背景,而且還有一套較為成熟的世界觀,如果要搞電影宇宙,絕對可以打造成遊戲版漫威。
可惜,遊戲廠商拳頭公司當時沒有能力分神,只能是專心做遊戲,等遊戲玩家越來越多,《英雄聯盟》成為全球最流行競技類網遊的時候,才慢慢推出了一些官方短片。
官方做不了沒關係,粉絲可以做。
在中國,一部叫《啦啦啦德瑪西亞》的短片劇集備受遊戲玩家關注,並每年繼續做下去,一開始以惡搞的形式,魔性的主題曲風靡一時;
後來做成《超神學院》系列,開始有了較為成熟的劇情。
不過那始終只是“同人作品”,即便豆瓣分可以去到8.8分,甚至有評論認為是“中國目前最好的科幻動畫,沒有之一”,受眾也始終侷限在遊戲粉絲群體。
直到今年,全球總決賽舉辦到第11個賽季。
也是得益於流媒體的發展,首部真正的遊戲改編影視作品,終於是來了。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開播三集之後,口碑大爆!
豆瓣直接9.1分。
你以為是因為恰逢中國戰隊EDG奪冠才這麼高分?
國外的爛番茄直接就是100%新鮮度,觀眾評分也有98%的超高分。
真的有那麼好嗎?
確實。
從角色、故事、世界觀到畫面,都達到了良心作品的級別。
故事鎖定蔚和金克斯兩姐妹作為核心主角,而背景就在他們各自所在的皮爾特沃夫(俗稱皮城),以及祖安。
所以中文譯名的副標題就叫“雙城之戰”。
2區和5區的玩家或許會對這部劇更感興趣一些。
英文片名Arcane,奧術,這直指另一條故事線,皮城如何從一個禁止魔法的城市,學會科學與魔法結合運用。
其中傑斯、維克托等角色發揮了重要作用。
劇集最成功的地方是,三集下來,就算不是遊戲玩家,也可以快速認識、熟悉角色。
很有耐心的一個選擇是,故事從英雄們的還未成為英雄的時候說起,講述他們的起源故事,是什麼促成他們變成遊戲形象那樣的。
開場序幕不需要任何一句臺詞,就奠定了養父範德爾和蔚、金克斯的關係。
然後一場偷竊戲,透過蔚、金克斯兩姐妹,引出胖瘦二人組,組成四人主角團。
機靈小鬼艾克,一登場就有著十足的辨識度。
第一集最後反派希爾科登場,成為劇情的不定時炸彈。
第二集回到蔚四人組的偷竊現場,引出也在現場的傑斯和凱瑟琳。
有著遠大理想的傑斯,成了這場盜竊行動的受害者,因而受到了審訊。
“大頭”黑默丁格給他提供了建議和幫助,這肯定不是遊戲玩家也能一眼記住了。
另外幫助傑斯的還有黑默丁格維克托;
以及議會成員,皮城首富,追求革新手段的米達爾達女士。
這些角色在第三集進入一個小高潮,完成了一個漂亮的開篇。
如果是遊戲玩家,就肯定會將角色和遊戲人物對號入座。
名字都寫出來的幾個就不說了。
希爾科的光頭助手,是不是就是“鍊金術士”辛吉德;
範德爾是否就是“狼人”沃裡克;
米達爾達是原創角色,還是哪一位英雄?
這都成為了劇情的隱藏懸念。
反正看完劇,再去玩遊戲,可能會發現遊戲陣容會變成這樣的。
角色立起來的同時,《英雄聯盟:雙城之戰》的故事也講得非常清晰,雙線交叉井然有序。
蔚和金克斯的姐妹線,熟悉遊戲的玩家不敢想象她們的關係曾經那麼要好,就算劇透知道她們最後反目成仇,也想要知道她們到底是怎麼變成勢不兩立的仇人的;
傑斯這邊的海克斯科技線,對整部劇的世界觀起到了關鍵作用。
《英雄聯盟》的一大特色就是科技與魔法的結合,所以選擇皮城作為首部劇集的發生地頗為合適。
劇集對世界觀的描述也非常到位。
起初,皮城是一座禁止魔法的城市。
但見識過魔法其實也可以用來幫助人的傑斯,大膽提出了海克斯理論,想要用科技來控制魔法。
海克斯科技的出現,令到皮城變得更為強大。
不過,就像黑默丁格教授說的,這也意味著有更多的不可控性。
原本可以和平共處的皮城和祖安,可能會因此爆發戰爭,牽扯其中的英雄們,註定要揹負起異常沉重的命運。
畫面那是更沒的說了,皮城的蒸汽朋克與祖安的賽博朋克,兩種風格有機融合,形成一種貧富差距互文,還起到了加深主題的作用。
沒錯了,今年《愛宕機2》的“撲街”,原來是要把Netflix年度動畫的位置讓給《英雄聯盟:雙城之戰》。
甚至,這都可以是史上最佳遊戲改編動畫了。只要後期劇情不崩的話。
隨著口碑的成功,已經有不少觀眾給這些角色尋找真人演員了。
不知道拳頭公司是否會學習暴雪《魔獸》那樣,順勢搞一部真人大電影,總之這部可以列為神作的動畫劇集,給打造“LOL宇宙”奠定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
就算只是做動畫版宇宙,那也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事。
按照遊戲資料的體量,繼續拍個10季也沒問題。
那麼,這款已經走過巔峰期的遊戲,便能在影視領域上找到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