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清朝繼承了明朝的統治權,又基本延續了明朝創立的諸多典章制度,所謂清承明制就是這個意思。在加上兩個朝代距今不遠,因此兩朝常常被後世拿來做對比。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大體相似的兩個王朝在後世的評價卻不盡相同。世人對於明朝十分的推崇,而對於其存在的一些弊端則往往一筆帶過或是選擇性忽視。至於清朝,則是有鄙視和厭惡,特別是入關之初的屠殺和末期的割地賠款讓人耿耿於懷,為之不齒。許多人都認為,滿清本是蠻夷之人,卻偏要來爭天下,得了天下又不好好做,弄得中國積貧積弱,民不聊生。這大概就是華夷之辨吧。
在我看來,明清各有所長。明推翻蒙元統治,恢復中華,是為擊退落後的勢力,重建正常的社會秩序,阻止了文明的倒退。而清則是一統天下,消除了歷朝歷代困擾中原王朝的北部邊患,為中原創造了一個長期休養生息的條件,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而且,滿清漢化的程度之高,我們是不能把它當成外來政權的。因此,華夷之辨是不合適的。
但我個人感官,還是明勝於清。簡單來說,在明朝士大夫的地位是很高的,在中後期甚至限制了皇權。比如世宗朝的大禮議之爭,神宗三十年不上朝,都體現出皇權與士權的激烈較量。中央雖然集權,但皇帝並非就可以獨裁,相互之間還能夠制衡。言論也還寬鬆,思想相對活躍。而滿清則是中國歷史上專制獨裁做到極致的王朝,軍機處的設立,更是讓政府徹底淪為了皇帝的附庸。舉個例子,在明代高階官員的選拔由廷議推舉皇帝任命,低階官員則直接由吏部選任。而清代則無此制度,而且就算是外放一個知縣也要皇帝親自召見才能上任。看上去好像是重視,實則為沒有皇帝的同意,一個縣官也做不成,清代的專制獨裁由此可見一斑。說個花絮,明代的官員經常指責甚至辱罵皇帝,而清代絕無此種情形出現,而且官員以自稱奴才為榮,這也算是個旁證吧。
明勝於清,除了我的個人感覺,還有學者從統治階層的構成進行分析的結果來佐證。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中清在對中國精英出身進行大資料統計後得出:寒門子弟在清代進士中的比例要明顯低於明朝,晚清出身寒門的進士只佔全體進士的10%左右,佔貢生和舉人的20%,而絕大多數的功名由官員子弟掌控。如:1865—1905年超過70%的教育精英是官員子弟。這裡需要額外補充兩條資料,有明一代共取進士24595人,而清朝則共取進士26849人,二者資料接近,所以無論是比例還是絕對數都有可比性。
眾所周知,科舉制自隋朝創立以後,徹底打破了門閥豪族對上層的壟斷,使得普通寒門子弟也能夠透過自身努力躋身精英行列,而廣大中下層人士對政權的參與度,又代表著對政權的支援度。明、清寒門士子比例差異,是明影響力勝過清的冷門原因。那麼同樣是科舉取士,為什麼清朝會出現功名由官員子弟掌控的情況呢?明朝在頒佈的《科舉成式》中曾規定:“凡民間俊秀子弟皆得與選,惟吏胥不許應試”,明朝的科舉將倡優、差役小吏排除在外,同時也限制了宗室出身的進士授官。萬曆朝大學士申時行曾言:“國朝科舉定製,原不分孤寒與仕宦”。清朝建立後,因為有旗人這個特殊群體存在,所以定下了“滿不點元”、“旗人不佔鼎甲”的規定。但在實施時,卻有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三代以上無人中舉則不得參加科舉,謂“冷籍”。正是此類無形的規矩,使得科舉登科的大門向寒門士子越開越小,清的民間支援度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政權的參與率低,自然對它就沒有什麼認同感,再加上滿清的民族政策,雖然不及蒙元的政策那麼偏激,但也在無形之中存在著某種對立。這種對立,在承平時期尚無大礙,一旦出現社會危機就會被無限的放大。總而言之,清廷只是一狹隘的部族政權,私心為念,以維護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為目的,它的得不到太多民心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