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漢安帝永初四年(庚戌,公元110年)。
鄧騭(音"治")擔任大將軍時,善於舉薦有才能的人,他舉薦了何熙丶李郃等列朝廷大臣,還徵召弘農人楊震、巴郡人陳禪等,將他們安排在自己的衙署,天下人都誇獎他舉賢任能。其中的楊震,自幼孤苦貧寒而好學,精通歐陽生註解的《尚書》,通曉、博覽典籍,眾多的儒家學者稱他為“關西孔子楊伯起(楊震,字伯起)”。
楊震教學生二十多年,從不答應州郡官府的禮聘與任命,人們都認為楊震出仕時間會太遲,但他的意志更加堅定。鄧騭聞聽楊震的盛名後,將他徵辟為幕僚。當時楊震已五十多歲,後迅速多次升遷,做到了荊州刺史和東萊太守。
在他往東萊郡上任的路上,途經昌邑,過去他所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好任昌邑縣令,晚上王密懷裡揣著十斤黃金想送給楊震。楊震說:“老朋友瞭解你,你卻不瞭解老朋友,這是為什麼?”王密說:“晚上沒有人知道。”楊震卻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能說無人知曉!”王密羞愧地出門走了。
楊震後來轉任涿郡太守。他本性公正清廉,子孫經常以草菜為食、徒步出行。故人舊友想勸楊震為子孫置辦產業,但楊震不肯,他說:"讓後人說他們是清官的子孫,以此贈送給他們,不也是財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