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6周小結商量分娩方式的時候,不少人會因為擔心這擔心那而要選擇剖宮產,其中一個常見的理由是擔心“順轉剖”,也就是所謂的受“二茬罪”。
其實這些擔心有些過慮了,“順轉剖”的機率真的沒有那麼高,至少在產房管理比較好的醫院,“順轉剖”的機率真的不高。
以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為例,在我還在擔任院長的時候,為了減少大家的擔心,放心地去順產,我們大力推進並提升分娩鎮痛率,控制中轉剖宮產率,降低會陰側切率。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順轉剖”的機率大約1-2%,作為一家年均分娩量3萬的醫院,這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
雖然事實如此,但是大家感受的還是會不一樣,有些人也會提出自己的證據,認為順轉剖的比例不低,這可能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01 順轉剖的定義不同
關於順轉剖,全球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定義。為了做質控,在一婦嬰我們統一了順轉剖的定義和標準。
所謂的中轉剖宮產就是你本來打算自己生的,有了規律宮縮(可能是自然臨產,也可能是催引產),宮口也在逐漸的開大,但是由於“難產”孩子生不出來,或者是產婦有發熱及其他異常,或者是半路上胎心異常,發生胎兒宮內窘迫,不得不去開剖宮產。
至於宮口開多大才納入順轉剖的範圍,我們選擇的是3公分。
為什麼是3公分?
因為在檢查宮口開大情況時,不同的醫生之間的判斷會有很大的差異。
1公分和2公分經常是無法很好地區分。同一個臨產病人,有的醫生說是1公分,有的說是2公分,有的待產婦連宮縮也沒有,去查一下宮口,也會有查出來1-2公分的。
但是當宮口開大達到3公分時,大家的判斷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和爭議了。
所以我們就把中轉剖宮產定義為:有規律宮縮,正式臨產,宮口開大3公分以上。在這之前,其實是無法很好的判斷是否正式臨產進入產程的。
如果沒有正式臨產,就去做了剖宮產,原則上是不算中轉剖宮產的。
02 引產失敗不是順轉剖
不少人覺得順轉剖的比例比較高,可能是把引產失敗也算成順轉剖了。
通常情況下,引產失敗的機率大約為10-20%,這取決於醫院,也取決於醫生,也取決於定義,也取決於引產方案。
總體的引產失敗機率通常是會超過10%,但是在管理比較好的醫院和產房,引產失敗率是個位數,不會超過10%,這個比例在不同的醫院波動範圍還是挺大的。
如果把引產失敗也認為是順轉剖的話,那這個比例就不低了。
03 觀察者偏倚(Observer Bias)
觀察者偏倚(偏差)指的是人們更願意觀察到自己內心期望的結果,這會和客觀現實存在差距和偏倚。
也就是說,如果你很在意順轉剖,結果你就會看到更多的順轉剖的故事和案例,儘管客觀的資料並不支援順轉剖比例很高的觀點。
經常會有孕媽和我討論順轉剖的事情,也會因為這種擔心而要求做選擇性剖宮產,省的受“二茬罪”。
為了支援自己的觀點,就告訴我說,在身邊的媽媽群裡面有很多順轉剖的案例,而且都是有名有姓的,說多了我心裡也禁不住開始犯嘀咕。
為了讓她放心和解除我自己心中的疑問,我專門詢問了一婦嬰的同事們,她們告訴我目前一婦嬰的中轉剖宮產率,也就是順轉剖的機率大約為4%,依然是個小機率事件。
為什麼會覺得身邊有那麼多的順轉剖?
這通常是順轉剖的人比較喜歡去講自己的經歷,大多數生的很順利的人是不會主動去分享自己很順利的分娩過程的。
這有點像網際網路,啥事都沒發生的人是不會上網講故事、發洩和投訴的。
總結
以上只是我說的,按照一婦嬰的定義,在一婦嬰產房的順轉剖比例,不代表其他醫院也是如此。如果不放心的話,不妨問一下你的產檢醫生,在你將要分娩的醫院順轉剖的機率是多少。
PS:請注意,我這裡說的引產是孩子很好的正常孕婦的引產,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計劃生育引產,也不是死胎的引產,具體請參與我以前的文章。
相關內容可以來看我的影片號:“Doctor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