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藻
《菜根譚》寫道:“執拗者福輕,而圓融之人其祿必厚;操切者壽夭,而寬厚之士其年必長。故君子不言命,養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盡人自可以迴天。”
一個人,要想擁有好的生活,就一定要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手裡的事;一個人,要想有好的人際關係,就一定要懂得進退,知道分寸。
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能做,自己心裡一定要有一個準繩。
就像《菜根譚》說的那樣:性格比較執拗的人,往往福氣比較少;而性格圓融的人,往往因為懂得寬厚,反而福氣較多;性格急躁的人,壽命也會受到影響;而性格溫和的人,壽命往往可以更加長久。
所以,君子從來不說命,只說如何修身養性;君子也從來不說老天怎樣,只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多談談責任,少說自己的利益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可是,人不能僅僅憑興趣活著,每個人都有必須要做的事。
也可能一輩子,我們都無法隨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然而,把不喜歡的事做出名堂,其實也很了不起。
主持人竇文濤講過一件事:
《鏗鏘三人行》這個節目火爆後,臺裡決定讓他主持一檔新的節目,叫《文濤拍案》。
《文濤拍案》這個節目和原來的節目風格不同,竇文濤從心裡不喜歡這個工作。
可是,就是這個不喜歡的工作,他一做就做了8年。
一天,錄完節目下班,已經是清晨6點了。那天的深圳,下了一場暴雨。當時的場景,用竇文濤的話講,只有4個字可以形容:生無可戀。
在外人看來,竇文濤的工作光鮮亮麗。可即便如此,他也有不為外人所知的“不情願”。
作家毛姆說:“為了心靈的安寧,人最好每天做兩件自己不喜歡的事。”
喜歡,有時候可能只是一時的興致。即便面對喜歡的事情,我們往往也會在深入後遇見很多的不喜歡和不情願。
浮躁的人,往往遇見不喜歡的事,扭頭就走了。可是,他卻失去了看到最美風景的機會。
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在遇到挫折時,勇往直前,看到人間至美之景。
多點寬容,少點怨恨
《菜根譚》有云:“忿不留耳,怨不過心。”
這句話告訴我們,別人對你說過得不好聽的話,你不要留在耳朵裡;別人對你怨懟的話,也不要往心裡去。
寬容的人,不是軟弱,不是不知道疼痛,只是他們知道生命的有限,不願意花時間,在那些沒有意義的人事上計較。
心中有所愛,天空才遼闊。
曾經,有個可憐人在20多歲的時候,被他人誣陷入獄,在牢房裡待了整整10年。
後來,他沉冤得雪,終於走出了監獄,重獲自由。
本來應該沉浸在快樂中的他,卻整日鬱鬱寡歡,到處和人訴苦,說自己多麼冤枉,白白浪費了10年的大好年華。
剛開始,人們還願意撫慰上他幾句。可是後來,人們發現這個年輕人怎麼說都沒有用,他仍然滿身都是怨氣。
漸漸地,人們開始遠離他。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這個年輕人已經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了。
此時,他臥病在床,奄奄一息,對往事仍然憤憤不平。
彌留之際,牧師來到了他的床前,問他還有什麼要懺悔的。
聽完牧師的話,這位老人憤恨地說道:“我沒什麼可懺悔的。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人。”
聽完老人的話,牧師嘆息道:“你因受冤屈在監獄待了多少年?而你離開監獄後又生活了多少年?”
聽完牧師的話,老人似乎領悟到了什麼,但是一切都不可挽回。他只在監獄待了10年,卻用痛苦將自己的40年白白葬送。
時光總是不斷向前。無論過去是好是壞,它都不會再回來。
如果過去,是溢滿心間的痛苦,那麼從這一刻開始,就要努力用快樂和幸福將其填滿。
怨恨,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它只會拉低你的品行,浪費你的時間,減損你的智慧。
不要讓生命充滿了抱怨,這是對生命最大的辜負。
如果你愛自己,就請放下抱怨之心,好好愛生活。
多點快樂,少點悲傷
有讀者問作家畢淑敏:“心靈最重要的是什麼?”
畢淑敏說:“生活本身是很美好的,儘管當中有憂傷、低谷和讓我們悲痛的時刻,但是,生命本身是有那種蓬勃向上的力量的。”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見讓人傷心的事,也難免會遇見讓你痛徹心扉的人。但是,你要相信,生命是寶貴的,你是值得被愛的。
當我們遇見無法排遣的憂傷時,我們可以找尋生命的其他出口。
到大自然中,看看天空,看看花草,看看樹木。讓思想在廣闊的天際中翱翔。讓心靈舒緩,聽聽音樂,將不快慢慢訴說出來。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會給你更多關於生命的啟示。它們的靜默,包含著寬容與溫暖,包含著美麗與孤獨。
柏拉圖說:“幸福是一種絕對的平和、愉悅而滿足的心靈狀態,真正的幸福不應該有心靈的衝突、焦慮與痛苦。”
即便無法做到沒有矛盾,但至少我們要學會在忙碌的工作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給心靈放一個假。
快樂也需要學習。這個世界上所有珍貴的東西,都需要我們長途跋涉,歷盡艱辛才能到達。所以,多多快樂,減少抱怨。
人生沒有回頭路,每一天都很珍貴。
願我們在當下和以後的時光中,學會與自己好好相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