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愛吃“油漆片”男孩兒
孩子們對各種未知的事物都充滿好奇,看到什麼都想摸一摸、嘗一嘗。5歲的小A好奇的事物就有點特別[1]:
小A從2歲起就對各種牆皮、煤渣、土塊感興趣,甚至時不時“嘗一嘗”。半年前,他喜歡上了家裡的“防鏽油漆片”,時常偷偷摳自家院內鐵欄杆上翹起的油漆片,並放在口中咀嚼吞食。
直到家長髮現他總是面色蒼白,幼兒園常規體檢也發現他重度貧血,進一步就診後才知道小A這是“異食癖”。
異食癖,英文名“Pica”,來源於拉丁語中對喜鵲的稱號(pica pica),喜鵲是出了名的雜食鳥類,幾乎什麼都吃。
Pexels
兒童異食癖常見症狀之一是咬手指,那麼孩子“吃手指”就會引發異食癖嗎?
其實不然。嘉會君邀請到了嘉會醫療小兒外科醫師李慶興,帶大家從醫學角度認識兒童吃手指與異食癖。
孩子為什麼喜歡吃手指?
吃手指,即吸吮手指,是嬰兒正常的覓食反射和吸吮反射的一種表現,甚至早在胎兒期我們就可以觀察到這種行為。
Pexels
寶寶出生後半年內是其進入感知覺發育的關鍵時期,面板、嘴、手、腳是觸覺器官,其中嘴和手尤為靈敏。寶寶們可以透過吸吮手來感知外部世界,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獲得安全感。
這也是一種自我安慰行為,往往在小孩感到壓力和勞累時候更容易出現。
但家長們不必過於擔憂,大部分寶寶在3-5歲時經過家長循序漸進的行為干預,吃手指的行為可以得到糾正。
吃手指會引發異食癖嗎?
異食癖,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的定義:
● 一種與社會文化或實踐無關(如食土癖是在世界範圍廣泛存在的一種文化,比如在非洲和美洲),持續攝入非營養類、非食物性物質持續至少1月(常見物質為:土、牆皮、頭髮、紙屑等),與其個人發育水平不相符的進食障礙行為;
● 可以在發育正常的兒童中單獨存在(如有些小孩由於焦慮、緊張而出現的強迫行為);
● 也可以是某種精神類疾病的症狀之一(在兒童中常見的原因可以是多動症、孤獨症等)。
所以,對於生長髮育正常的小齡兒童,沒有伴有語言、認知發育和肢體活動異常以及社交障礙等表現,單純吃手指不需要擔心孩子出現異食癖。
家長日常需要注意什麼?
Pexels
(1)預防手指感染
對於吃手指的孩子,容易出現手指感染和指甲生長緩慢,早期如果能及時干預,可以避免手指感染髮展成膿腫。
(2)給與孩子足夠的關心和照護
雖然吃手指不會引起異食癖,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異食癖是一種“心因性”疾病,往往與父母疏忽對孩子的照料或周圍不正常環境有關,如果出現相關症狀,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3)異食癖的嚴重程度與攝入的物品種類相關
比如長期攝入頭髮,會出現上腹部疼痛、嘔吐等胃出口梗阻表現。這類人群中可能存在營養不良及重金屬中毒,如血液中的鐵、鋅濃度低下和鉛中毒,部分病例對症治療後可有緩解。
參考文獻:
[1]張盟, 徐健, 古桂雄, 等. 嚼食防鏽油漆片導致兒童鉛中毒1例 [J] .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 2015, 30(6) : 471-472.
李慶興, MD
李慶興醫生現任嘉會醫療小兒外科醫師。李醫生2015年本科畢業於廣東醫學院,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在上海市兒童醫院完成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並順利透過兒外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2018年畢業後,他曾就職於廣東省兒童醫院,能獨立進行門急診工作及一、二級手術操作,多次協助科室完成疑難病例的診治,注重圍手術期管理及預後隨訪觀察。李醫生還致力於網際網路平臺進行醫學科普宣傳。入職嘉會前,李醫生曾在一家高階兒童專科醫療機構兒外科工作。
熟悉掌握兒外科常見疾病的診療規範,包括不僅限於如腹股溝腫塊、鞘膜積液、隱睪、血便、便秘及體表腫塊等,善於小兒外科疾病,如臍肉芽腫、肛周膿腫、體表軟組織感染、大齡兒童包皮粘連等疾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李醫生臨床中發現凝血指標能早期診斷複雜性闌尾炎,並據此撰寫多篇學術論文。
版權宣告:
文章內容由嘉會醫療醫療團隊撰寫並稽核,任何其他機構或個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