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親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多數時期在媽媽圈裡的討論卻是一個負面的存在,例如“下班回家就只知道玩手機,孩子哭了也不知道照顧下”,“所有的家務、送孩子上學放學都是我來做,我就是一個老媽子等等。”這種現象被很多的媽媽稱為“喪偶式育兒”。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喪偶式育兒”呢?
男性對育兒缺乏關注
- 依戀的雙向性,親子依戀需要更多的接觸
很多人都聽說過鮑爾比的依戀理論,瞭解孩子對父母安全依戀的重要性,但鮑爾比的依戀理論裡其實也強調了“父母-嬰兒依戀”是一種相互的關係,即嬰兒會對父母產生依戀,父母也會因為照顧嬰兒對其產生依戀。
這點可以從那些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孩子身上看到,他們對待育兒的態度比起長期照顧孩子的父母來會更加的遲鈍。
同時跨文化研究也顯示,父親花在幼兒身上的時間,與他們表達出來的愛和關心之間呈正相關。
也就是那些在孩子出生時就很少陪伴的父親,在日後的養育中會顯得遲鈍和缺乏自覺的重要原因。
- 缺乏育兒角色擔當,也是男性育兒遲鈍的核心
老一輩覺得男人天生就不會帶孩子,粗枝大葉地帶不好孩子。
但社會心理學裡的研究表明當男人和女人承擔著同一社會角色時,他們的態度和行為是基本相似的。
即照顧孩子的責任如果只落在了父親身上時,作為照顧者,男性育兒的能力不會比女性差
就像在肯亞的Luo人中,一般男孩和女孩會被分配不同的工作,當家庭中沒有女孩能做這些“女性工作”時,就會有一個男孩需要出來承擔。
而承擔這類工作的男孩後期則表現出了比其他男孩更高的家庭依賴性(即對家庭生活更加依戀,看待問題容易以家庭為出發點,生活中表現為對家庭成員的關注和關心)。
所以父親育兒並不會比母親差,重要的是有沒給他機會承擔育兒的角色責任,當有足夠的角色擔當時,父親育兒的能力就會被髮掘出來,更多的育兒熱情以及家庭依賴性也會被激發出來。
喪偶式育兒的誤區
誤區一:喪偶式育兒源於男性的育兒不作為
——錯,喪偶式育兒其實源於夫妻之間彼此的“不協作”
在非洲有一群專門從事狩獵和採集的阿卡人,他們男性在成為父親後陪伴孩子的時間要比任何一個已知社會的父親要多,經常一天中一半以上的時間是跟孩子一起渡過,擁抱孩子、陪孩子一起玩耍都是他們日常的事情。
而這些非洲阿卡人父親能如此投入到孩子養育中的重要原因就是阿卡人的夫妻關係是合作和親密的,他們父母之間待在一起的時間越多,那父親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會越多。[4]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只是出現在阿卡人中,我們身邊那些夫妻關係和諧親密的家庭,基本聽不到妻子抱怨丈夫育兒不作為,反而是那些夫妻關係緊張的家庭裡這種抱怨會非常的激烈。
所以育兒關係的和諧是建立在和諧的夫妻關係之上,當夫妻關係不和諧,育兒的很多小細節就會被放大,這種放大也是一種情緒的宣導。
誤區二:父親育兒不作為,只是母親累點
——錯,和父母雙方都產生安全依戀才能具備更多的安全感
梅恩和瓦斯頓(1981)曾用陌生情景實驗調查44個幼兒和他們父母的依戀關係,實驗中將孩子分為四組(分別為:和父母都是安全型依戀、和母親是安全型依戀和父親是非安全型依戀、和父親是安全型依戀和母親是非安全型依戀、和父母都是非安全型依戀)。
而透過觀察這四組孩子對於友善陌生人的相處關係後發現“與父母都是安全依戀”的孩子相比其他孩子表現出更多的積極情緒,情感衝突也更少。
同時和父親形成的安全依戀也有助於緩衝非安全依戀的母嬰依戀所產生的潛在負面影響
這些和父親形成安全依戀的孩子在青春期會表現出更好的情緒控制和社會交往能力。
所以父親育兒不只是分擔母親的育兒責任,它更重要的是為了幫孩子獲取更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青春期時的情緒控制能力。
怎麼避免喪偶式育兒
- 一明確二分層三培養,開啟父愛的開關
育兒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本身就是父母雙方共同的責任,良好的育兒角色分工不僅會讓家庭和諧,也會讓孩子擁有更多心靈的滋養。
相對母親,父親本身生理層面和孩子連線會相對薄弱,他們沒有母嬰一體的天然體會,所以有時候需要一些方式去開啟父愛的開關。
而作為伴侶,我們可以透過“一明確二分層三培養”,來幫助孩子父親開啟父愛的開關。
“一明確”就是明確育兒的期望
明確育兒期望一來是避免情感衝突,二來是能有效地進行育兒分工。因為很多時候媽媽們都會指責爸爸不陪孩子,但具體要怎樣媽媽們並不能有個所以然,所以很多時候都會變成一種爭吵和情感宣洩。
育兒期望目的是根據父母的情況做好最佳的育兒分工,例如媽媽更喜歡做飯,那放學陪孩子玩的事情是不是就應該交給爸爸,反之亦然。
“二分層”就是將育兒的期望按難度分層級
提出期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很多時候很多期望會因為現實的原因實現起來有點困難,例如經常要加班的父親,如果我們期待他每天晚上給孩子讀睡前故事,這個事情就比較有難度了,畢竟加班後疲憊狀態下要堅持讀睡前故事是需要有一定情感鋪墊的。
所以給“期望”按難度分層次不僅能幫我們審視“期望”的合理性,還能幫我們分解實施的難度。
例如我們可以列好育兒期望後,根據這個期望提出對應的“較低難度”和“無難度”的期望,像我們期望每個週末爸爸能陪孩子一整天,讓自己休息,這個育兒期望很明顯對於不常陪孩子的爸爸來說是難做到的,那麼較難做到的就應該是每個週末的下午陪孩子,容易做到的就是週末陪孩子玩一次樂高玩具或帶他去樓下游樂場玩。
這樣的分解後我們就明顯能明白如果要達到我們最終的育兒期望,那我們就需要爸爸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如果簡單的沒問題那麼就推進“較高難度”的。
依次推進,不僅降低了溝通的難度和執行的問題,還可以讓爸爸明白育兒其實並沒那麼難。
“三培養”就是培養爸爸觀察孩子的能力
如果說“接觸”是父愛的紐帶,那“觀察”就是催化劑,學會觀察孩子不僅可以幫助爸爸瞭解孩子還能促進他們之間情感的流動,例如爸爸和孩子一起搭完了一個積木城堡,媽媽這時候就可以把自己觀察到的孩子喜悅和動作細節告訴爸爸,讓爸爸明白自己的陪伴是有意義的,同時也會讓爸爸注意到孩子的情感。
總之
很多時候喪偶式育兒的家庭裡父親並不是不愛孩子,只不過因為長期的育兒角色缺失,對育兒缺乏了敏感性和關注度。
而要讓父親改變這種育兒的狀態,就需要讓他意識到育兒這件事情上自己的重要性。
畢竟只有真正意識到,改變才會發生,改變從不是我們理所當然的建議後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