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主要就是講上海電力了,先複習一下前面關於上海電力裝機的形成。
上海電力2011年裝機容量701萬千瓦,到2021年中報裝機容量1706萬千瓦,這個增速是什麼成績不懂判斷,比較明確的是在最近3年基本新增的都是綠電,從2013年的20萬千瓦增加到現在的614萬千瓦。
投產情況更明顯:
從2017年投產了一個200萬千瓦的專案後,2018-2020年主要都是綠電裝機的增量。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這個過程。
一、從歷年的重要投資情況來看:
最新的是2021年中報顯示的2021年上半年的投資情況:
然後就是2015-2020年各年的變化,這裡注意重大股權投資和非股權投資只是投資的兩種方式。
看完這個過程,其實可以發現,綠電確實是上海電力在國內和日本的重點投資,而且整個投入並不容易操作,所以5大電力央企,又是在上海的團隊,這個團隊確實不弱。而上海電力未來除了綠電,土耳其、巴基斯坦和坦尚尼亞三個境外的熱電專案如果成功,對公司的貢獻也不會小,尤其土耳其的專案。所以也比較理解今年定增為什麼說和三峽集團的合作主要是為了得到三峽在境外投資方面的經驗和協助,上海電力確實在海外投資方面投入不小。
瞭解過去6年上海電力在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投資專案後,再透過上海電力最近的兩次定增來看看這些專案的細節情況。
二、兩次重要的定增:
這個是上一次定增,基本已經完成並陸續投產,主要是用今年這次定增來對比一下。
上次定增,對應的專案投資總額是153.48億,其中還有72億的煤電專案,今年的定增292億對應的全是綠電裝機容量了,兩次主要都是投向海上風電。
專案落地的位置:
投資回收期、內部收益率和每萬千瓦的成本:
這個資料只能以後和其他綠電運營商專案來比較,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的裝機成本,投資回收期和內部收益率,各個綠電運營商因為位置和投入時間,這些成本差異可能都不小,這裡主要明確上海電力整個海上風電的推進已經啟動了,而且專案基本落地,新增裝機量雖然只有174萬千瓦,從整體綠電裝機總容量的比較再對應上海電力目前的市值,還是有相對的優勢。但長期發展看,可能和華電國際、大唐發電的實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目前從市場的聚焦的熱度來看,上海電力估計會盡快推動今年定增的落地,增加其綠電運營的含金量。
三、這次定增的最大贏家不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因為定增開始前,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就已經無償劃撥了6%的股權給長江電力的大股東三峽集團。
我們看看上海電力股東變化的歷程,上海電力一直是一家央企。
從公司的披露情況看中國電力一直都是上海電力的第一大股東,長江電力是2006年才入場,2017年還曾經大幅減持,到這次定增前,長江電力拿著接近10%的股權。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定增前的持股情況:
定增前無償劃撥6%給三峽集團,實際上定增前和定增後,國家電投集團的持股比例基本沒變:
所以,國家電投集團推動這項定增,主要也是為了把三峽集團拉進上海電力這艘綠電主力艦中,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國家電投集團把港股中國電力的綠電資產注入吉電股份。
吉電股份可以說是國家電投集團的綠電旗艦,目前看主要以陸風和光伏為主,而上海電力應該就是國電電投拉上三峽集團(長江電力歸屬三峽集團)一起搞海上風電和境外擴張。
目前主導就是海上風電。
海上風電的規劃從2018年那次定增已經開始了,這次定增是明確綁上三峽集團一起搞。
總結一下,看完上海電力投資過程,實際上綠電運營真的不是一般電力企業能搞的,投資大,對位置和區域的要求或限制也很明顯,而且關鍵是投資回報期比較長,這麼一輪砸下去,如果火電這邊再不太給力,這個穩定的電力運營商可能就會出狀況,所以在專案明確投入後,也是要在每個報表期非常小心,而且估值炒高後的波動可能也不會小,樂觀預期,謹慎對待。
感謝閱讀,我是養豬小能手,行行皆外行的正邦123...(沒有止損,不要投資。)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