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娜
來源|新浪財經
在中國遭遇軟體技術封鎖的情況下,“卡脖子”問題最底層的困難還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數學人才的缺乏。想要科技強國,必須要有數學支撐。
解決“卡脖子”問題不只是喊口號,科研和技術的迭代需要機制。光靠熱情和資本遠遠不夠,要研究如何建立長期的、穩定的團隊。
資本都希望1-2年出產品,3-6年資本市場IPO,對已經被“卡脖子”的專案,是不現實的。所以,資本不要過分涉足某些技術研發領域。
湯濤,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在他眼中,想要達到“科技強國”,必然要經歷“數學強國”。
而現代科技發展的軌跡,背後也恰恰是數學的發展史:
十七世紀,英國人牛頓發明了微積分,在數學上掀起一場革命,由此英國曾在數學上引領了潮流;
到了二十世紀初,德國變得非常強大,哥廷根就成為世界數學的中心。俄羅斯在蘇聯時期也成為世界數學強國之一。
湯濤日前在參加新浪財經《大道直行》欄目時反覆強調,“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要重視數學、發展數學,將數學用到極致,才可以做出引領性的創新和貢獻”。
給資金、喊口號,解決不了“卡脖子”
全球“缺芯”危機正在蔓延,缺芯導致產能不足的問題日益嚴峻。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由於缺芯,國內車市產能已經連續五個月降低;9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07.7萬輛和206.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7.9%和19.6%。
除此之外,手機晶片的緊缺也已到來,Canalys預計,2021 年第三季度,由於零部件短缺,廠商難以保證智慧手機供應,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萎縮 6%。
在湯濤看來,解決“卡脖子”問題不只是喊口號、不僅僅是資金支援,科研和技術的迭代需要機制。
他認為,過去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但是晶片光砸錢不行,軟體光砸錢不夠,需要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的合理化協作。
真正的“卡脖子”核心技術無法從國外購買或租賃,最先進的軟體也不能從國外購買或租賃。透過科技創新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
他表示,在中國遭遇技術封鎖的情況下,國內企業需要加速創新,抓住機會,透過自有智慧財產權和獨家技術,進而更好地把握國家各大行業的市場。
此外,中國企業和高校還是需要研究如何建立成功的實驗室,如何成功地吸引人才,如何將研發成果與商業落地結合。
比如說,“華為至少有 700 名數學家、800 多名物理學家、120 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階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才能不斷地推進技術,不斷地推出原創技術。”
他總結道,解決“卡脖子”問題,光靠熱情和資本遠遠不夠,還需要人才的堆砌,要研究如何建立長期的、穩定的團隊。科研工作中,可能需要上百次的失敗才能換來一兩次成功。在研發的演算法落地之前,研發團隊必須不斷試錯,不斷最佳化,不斷迭代。“卡脖子問題,最底層的困難還是人才的缺乏。而有了人才之後,如何穩住他們,如何讓他們盡情地投入,是一個大學問”。
有些技術公司,太急功近利
高校如何培養出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湯濤對《大道直行》表示,“不要只激勵老師做科研,也要看老師是不是真的培養出了好學生。例如,一些老師寫了優秀的教材,培養了高素質的學生,培養了優秀的產學研人才,也應當給予充分的認可和激勵。”
他說,數學不像體育,需要很強的天賦,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同樣重要。對於數學能力很強,邏輯能力很強的學生,要允許一定的偏科。對於數學,以及和卡脖子技術相關的學科,不要因為某一不太相關科目的成績不理想,就拒絕了一個有潛力的學生。
在他看來,研究型高校應當擁有一定的自主招生名額。這些高校在學術研究上面要重視突破,形成有特色的學術研究方向,不只是追求量,還要追求質量。
談及科研相關的數學人才,他坦言道,我國數學高水平人才還是相對短缺。
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學生和家長僅僅將數學看作是名校的敲門磚,上了名牌大學後繼續數學研究的興趣不大,畢竟數學相對單調,而且不容易發財。另一方面,就是資本裹挾下,部分技術公司存在泡沫,這類公司藉助資金優勢聘用了大量頂尖人才,但商業痕跡太強,急功近利,導致研發成果有限。
“資本不要過分涉足某些技術研發領域。很多技術,比如晶片、高階工業軟體等研發,需要一個過程。資本希望1-2年出產品,3-6年資本市場IPO,對晶片、軟體這些已經被卡脖子的專案是不現實的。”
湯濤說,往往是這類公司,現金充足,可以短期內吸引大量頂尖人才,但沒有耐心去經歷體驗、糾錯、改進的過程,沒有長期開發、更沒有耐心迭代隊伍, 漂亮的產品就很難得到。
“我們需要研究如何培養耐心做研發的人才和耐性開發高階技術的人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