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旱區生態系統變化、驅動機制及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效應的系統性研究不足,2021年11月9日,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傅伯傑院士團隊在《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發文,揭示了中國旱區生態系統變化及驅動機制,闡明瞭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的生態效應。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師李長嘉為論文第一作者,傅伯傑院士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課題(41991235)、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專案(2019QZKK0405)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的支援。
- 傅伯傑,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2019年,當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200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1完成人;2011年,獲國際景觀生態學會傑出貢獻獎;201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2完成人;2016年,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第1完成人;2017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2019年,獲第十屆中華環境優秀獎-生態保護獎、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洪堡獎章;2020年,獲科技盛典-CCTV 2019年度科技創新人物、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榮譽會士。
- 李長嘉,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師,研究方向為綜合自然地理與景觀生態。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水科學研究院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2014年9月至2019年1月,在英國利茲大學地理學院自然地理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2019年7月至今在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任教。
旱區(drylands)是指年平均降雨量與潛在蒸散發之比小於0.65的區域,是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生態環境脆弱,荒漠化風險高。中國旱區分佈廣、型別多。1980-2000年間全球旱區擴張約4%,其中中國旱區擴張面積佔比達1/3。
北京師範大學傅伯傑院士團隊研究結果表明,1982-2015年中國旱區有45.8%的區域呈現植被顯著變綠,11.4%的區域植被顯著變棕。透過量化旱區生態系統功能變化驅動因素的相對貢獻發現,乾旱對放牧強度無顯著影響,對植物多樣性、植被生產力和土壤有機碳呈負向影響。植物多樣性對植被生產力和土壤有機碳有正向促進作用。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導致我國旱區荒漠化問題嚴重,研究表明,導致旱區荒漠化的關鍵過程為風蝕、水蝕、凍融侵蝕,水蝕影響的面積最大(37.4%),主要影響區域分佈在半乾旱和乾旱半溼潤區,但強度多為微度、輕度和中度;風蝕主要影響極端乾旱區和乾旱區,強度多為強、極強和劇烈;凍融侵蝕主要影響青藏高原地區,強度多為微度、輕度和中度。
1978年以來,我國啟動了多項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其中覆蓋旱區的生態工程主要有三北防護林、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津京風沙源治理工程等13項,覆蓋近60%的旱區區域。這些生態修復工程對植被、水迴圈、荒漠化、生態系統服務等產生了重要影響,促使旱區植被變綠、土地退化的改善和生態系統功能的提升。例如,1980-2015年8.38%的旱區在植被變綠、人類活動對植被變化的潛在影響和生態系統功能提升方面都顯著改善。然而大規模植樹造林也導致了局部區域土壤幹層,加劇了局地水資源壓力,尤其在對氣候變化敏感的半乾旱區。
論文還提出了中國旱區相關研究的薄弱環節以及未來研究方向,包括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下滿足植被生長和水分可持續利用的植樹造林的閾值研究;乾旱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非線性響應及驅動機制研究;以及大規模生態恢復工程對土壤及局地氣候(降雨、氣溫)影響的長期野外觀測及模擬研究等。
延伸閱讀: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是中國地理學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地理學部起源於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史地類,1928年正式成立地理系,是全國少數成立較早的地理系之一,發展歷史悠久。2016年11月,由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資源學院、災害風險科學研究院、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組建成立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在2012年的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居於全國地理學首位,在2016年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全國地理學2個A+單位之一,同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地理學部擁有地理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自然資源北京市交叉學科重點學科。地理學部以地理學為主體,同時建設測繪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學科。地理學部直接參與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部分方向建設與管理,保障教育部和北京市7個省部級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高效執行,擁有1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先後建設完成風沙過程、土壤過程以及氣候變化過程研究的大型模擬裝置,圍繞土壤侵蝕、生態水文過程、海冰資源利用等研究方向,建設國家級/省部級野外觀測臺站4個,野外實習基地及創新實踐基地10餘個,紮實的平臺資源位列內地高校前列。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北京師範大學招生辦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新聞網、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