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看古裝劇、或者民國劇時,發現新娘子在婚禮當天都要用到一塊紅蓋頭,遮蓋住整張臉,是因為害羞嗎?還是這裡面藏著什麼原因?
尷尬的傳說
據說宇宙初開之時,世界上只有女媧與哥哥兩個人在崑崙山生活,再也沒有其他的人民存在。女媧與哥哥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如果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不幸死去,世界上從此就再也不會有人類出現。於是,兄妹二人合計結為夫妻,可畢竟是兄妹,心裡還是無法接受,可不這樣也沒其它辦法可行,兩人思前想後,仍然猶豫不決。女媧尋思與其朝夕煩惱,不如將難題交與上天解答,看看上天的旨意如何?便提議哥哥去崑崙山頂向天起誓,看上天最終怎麼說。哥哥覺得這個提議也算沒辦法中的辦法,便同意了女媧的提議。
女媧與哥哥來到崑崙山頂,對著天起誓道:“我兄妹二人決定結為夫婦,繁衍後代,上天若同意,便讓所有的煙雲聚攏在一起;否則,便煙消雲散!”話畢,只見得天空中的煙雲霎時間聚攏成了一堆。天意如此明瞭,女媧與哥哥便於崑崙山頂開始行婚禮,然而畢竟是兄妹,女媧難免面露羞澀。為了顧及妹妹感受,哥哥想了個法子,用草編織成‘扇’,以此來遮蓋女媧的臉。後世新娘成婚時便因此而承襲了下來。
婚禮中的‘卻扇禮’
無論什麼膚色、哪個名族、何種信仰,結婚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由此,婚禮便成了一件喜慶且隆重的儀式。
在傳統婚禮中,新郎官被稱為‘小登科’,足以說明婚禮的重要性。古代,尤其是文人雅士成婚,在婚禮的前夜通常會寫‘催妝詩’,由於新郎的‘三摧四請’,新娘不得不‘假裝’同意嫁過去。當拜完天地、送走賓客後,新郎會揭開新娘頭上的紅蓋頭,而‘揭紅蓋頭’的過程稱之為‘卻扇禮’。
這裡的‘卻’意思為‘除去’,比如辛棄疾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了卻君王天下事。”
這裡的‘扇’意思指‘毛巾、蓋頭之類織品’,比如潘岳《射雉賦》:“候扇舉而清叫,野聞聲而應媒。”
行完‘卻扇禮’,新郎與新娘便開始行‘合巹禮’,也就是現代的‘交杯酒’。這一套婚禮儀式結束後,一對新人正式成為了夫妻。中國的傳統婚禮始於周朝,講究‘名正言順’,所以這一套禮儀僅適用於娶妻,並不適用於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