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學會利用氣象條件後,氣象與戰爭就緊緊聯絡在了一起。
從古代的風助火勢,雨夜偷襲;到一戰順風投毒,逆光設伏;再到二戰更為成熟的人工造霧,掩護進攻,人類對氣象戰的概念越來越清晰。
然而,這個世界上對氣象戰研究最為透徹的,是幾乎所有歷史都在發動戰爭的美國。
早在上世紀50年代,艾森豪威爾執政期間,美國軍方提出了“氣象控制要遠比原子彈重要”的觀點。
美國政府隨後在佛羅里達州坦帕灣空軍基地成立了“麥金萊氣候實驗室”專門負責開發各類氣象武器。
60年代,其開發出的各類武器在經過秘密試驗後開始投入戰場,作戰方式包括人工降雨、人工製造乾旱、利用微波和粒子束干擾衛星通訊和雷達裝置等。
美國先後制定了製造地震的“阿爾戈斯計劃”、製造雷電的“天火計劃”和透過改變颶風周邊空氣溼度來引導颶風方向的“暴風雨計劃”。
除此以外,美國還在越南戰場上制定並實際實施了“凸眼計劃”。
在計劃執行前,美國軍方於1966年10月在寮國進行了試驗。試驗結束後,軍方對效果非常滿意,覺得應該馬上投入實戰,1967年2月,美國時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就向總統約翰遜提出建議,用於實際作戰。
白宮對試驗效果評估後,一致認為該專案能夠起到較大作用,於是很快批准。於是1967年3月20日,“凸眼計劃”開始實施, 至1972年7月5日,美國軍隊在東南亞地區大規模的使用了氣象武器。
由於越南地處熱帶叢林地區,美軍利用西南季風期雨季的有利條件,發動氣象攻擊。
整個計劃實施期間,美國空軍共起飛2602架次飛機,撒佈了47409個碘化鉛和碘化銀裝置,耗資2610萬美元,共有1400人參與,人為的給該地區增加了降雨量。
透過這項作戰,美國對當時越南戰場進行了大範圍打擊。
大範圍長時間的降雨不但給美國越南戰場上計程車兵提供了掩護,也為間諜人員進入越南北方提供了機會。
並且,降雨量增大使得越南軍隊和游擊隊的機動性收到極大影響,體力消耗嚴重增大,並且不得不抽調戰力用於道路維護、後勤保障,極大降低了北越軍隊和游擊隊的戰鬥力。
從戰略方面來看,美國軍方故意對南北方降雨量和降雨範圍進行了控制,使得天氣非常適合美國空軍執行作戰任務,和地面部隊大範圍戰略機動。
“凸眼計劃”的降雨範圍從計劃開始的寮國潘漢德拉地區不斷向北移動,逐漸擴充套件到越南北方的部分地區,至1971年,為破壞越南北方對南方的滲透和支援,降雨帶被控制在柬埔寨北部越柬邊境的“胡志明小道”附近。
在這裡,美國軍隊的WC-130氣象偵察機和RF-4C偵察機投放了大量催化彈,每批208枚,共投放1391枚。透過催化冷雲,造成罕見的每小時降水量達80多毫米的特大暴雨,從而引發大量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這一範圍的鐵路、橋樑、公路、堤壩造成毀滅性打擊,切斷了北越軍隊的行動和補給路線,使這條通道的物資運送能力由每週9000多輛銳減至每週900輛,各類物資從35000噸降到2000噸左右。
整個作戰行動執行期間,越南戰場上的降雨量增加了30%以上,同時對戰場周邊的國家氣候造成了巨大影響。
氣象戰帶來的戰績促使美國進一步加大了在這一領域的投入,並且不斷透過實戰來檢驗研究成果。
1974年10月,美國再次使用人工降雨改變空氣密度的方式將颶風引向了中美洲國家宏都拉斯,颶風給宏都拉斯帶來了萬人以上的傷亡和數千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經過期間數次的實驗,到了21世紀,甚至連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也沒有避免成為襲擊物件。2010年,俄羅斯氣象專家尼古拉斯.卡拉瓦耶夫控訴美國對俄羅斯全國範圍的高溫和旱災負責,並提出了依據。
透過同緯度各大城市的對比可以看到,在莫斯科溫度到達36攝氏度時,同緯度的柏林只有18攝氏度、華沙25攝氏度,巴黎20攝氏度,這一發現說明襲擊具有針對性和目標性。
他還指出,俄羅斯全國大範圍高溫是因為俄羅斯上空存在一個巨大氣旋,並且長時間沒有移動,這與自然規律不符。
總而言之,美國的氣象武器已經相當成熟,美國方面也並不避諱,美國空軍甚至曾公佈過一份研究報告,名字是《讓氣候成為一種力量倍增器——2025年掌握氣候》。
但需要美國和全世界思考的是,如果人類真的透過氣象戰來進行戰爭,那對於人類和地球來講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