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是“五萬多頭豬,三天也抓不完”,這句話在戰爭劇《亮劍》中有過,而其原型則是王耀武在1947的萊蕪戰役後所說的。
當時國軍李仙洲集團的第46軍(或稱整編第46師)、73軍和12軍的新36師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即告覆滅,被殲達到了56000餘人,其中包括李仙洲等數十名將官者在內的45000餘人被俘,俘虜數佔比高達80%。
1947年初,國軍的戰鬥力尚在,其中第46軍是桂系整軍後僅剩的幾個軍之一;第73軍是中央軍的十三個美械軍之一。
按理說,其不應該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打成這個樣子,國軍在戰前也一直認為憑藉兩個整軍的戰力,至少釣釣魚是沒問題的,結果兩個整軍都釣沒了。
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這其中有第46軍軍長韓練成的因素。不過我們要是仔細研究萊蕪戰役也會發現,其實不論有沒有韓練成,這一仗都是會打的。
韓練成不是桂系的本土系將領,而是桂系和老蔣角力後的選擇。戰前陳毅本想讓46軍收縮孤立,爭取戰場起義。但韓練成結合實際認為46軍的師、團、營長皆是李/白的親戚、親信,自己是外來的軍長,爭取起義實難進行。
所以韓練成的主要作用是拖延了一天時間突圍,另外在突圍時沒有掌握部隊,加速了其混亂狀態,便於戰役的及早結束。
如果沒有韓練成的因素,國軍就能順利突圍了嗎?其實也不能。
首先是早一天突圍的問題,其實突圍不是想突就能突的,確實需要收攏部隊進行編組後,才可以突。以國軍當時的狀態,早一天部隊收攏不起來,它也不好突。這也是王耀武、李仙洲最後拍板同意晚一天突圍的重要因素。
而在突圍過程中,韓練成沒有掌握部隊,但是為了以後的潛伏工作,也是按照作戰流程,下令自己不在位的話由白崇禧的外甥——188師師長海競強來掌握部隊。不過很顯然,海競強作為46軍實權派的代表,他其實也沒發揮出什麼作用。
韓練成為什麼隻身回到南京後,還能繼續被委以重任呢?就是因為他在總結戰役失敗原因時,講得很多話都有道理,讓與會者都深表贊同,這才順利過關的。
而為什麼韓練成說的這些有道理呢?關鍵點就在於,國軍確實就存在這些問題,這才導致了其迅速失敗。
首先從高層指揮上講,李仙洲集團之所以南下的一個大背景是,老蔣和陳誠以為歐震兵團在南線的臨沂“消滅”了華野16個旅,認為華野主力已遭重創,還怕向北渡過黃河跑了,所以嚴令李仙洲集團南下作戰。
李仙洲集團的實力並不大,主要是策應南線的國軍主力作戰,而華野主力北上顯然是對李仙洲集團有總體優勢的。
當時王耀武認識到了這一點,讓李仙洲集團收縮以免被殲,結果老蔣和陳誠嚴令勿失良機,認為即便是“已遭重創”的華野主力來了,憑藉兩個整軍對付也沒有問題,到時候國軍主力再壓上去,便又是一次“大捷”。
其實王耀武知道這是扯淡,但也不得不從。下面的46軍和73軍實際也覺得情況不妙了,因為73軍的77師跟主力不在一起,很快就被全殲了。77師是美械師,能在極短時間內就幹掉這一個整師,顯然不是什麼“華野殘部”所為。46軍這邊的被俘將領後來也說,我們到了新泰,就知道進了你們包圍圈了。
可即便是國軍自己也清楚,但還是在作戰時一打就亂,根本掌控不住部隊,實際上在突圍的那一天內就被打成了“猛虎撲羊群”。甚至46軍和73軍自己,還沒看見華野部隊呢,自己的隊伍就亂套了,兩邊都有人動了槍。
這實際上就是組織力的問題,國軍各級對部隊的掌控力有限,缺乏應對突發和混亂局面的能力,一旦打亂了建制,就會迅速失去戰鬥力。
為什麼萊蕪戰役後俘虜比例那麼高呢?其實就是建制被打亂後,迅速失去戰鬥力的體現。
當然這其中除了國軍整體組織力差的因素外,也還有派系問題在作怪。因為第73軍是中央軍嫡系,第46軍是桂系的主力軍,還有個12軍是東北軍部隊,該軍主力早就縮起來了故而沒有被殲,而該軍派出來當炮灰的新36師則是偽軍改編的部隊。
中央軍看桂軍是眼中釘,桂軍也瞧中央軍不順眼那都是老傳統了。
包括46軍來山東作戰,其實都是老蔣晃了白崇禧一下子,先調46軍到京滬,“小諸葛”還以為警備京滬有機可乘呢,轉眼老蔣就把46軍調山東了,當時已是冬天,46軍從海南島過來有人還穿著褲衩子,老蔣可是連冬裝都沒給補給,桂軍的不滿可想而知。
而且中央軍對桂軍也很不客氣,韓練成進城聯絡的時候,73軍的機槍手直接就開槍了,要不是機槍手是新兵蛋子,後果可要嚴重得多。
所以這兩派部隊在一起作戰,本就是互相提防、互相埋怨,一起突圍?誰掩護誰啊,都怕自己跑得慢,還哪裡顧得上打仗?
所以我們看解放戰爭時我軍的作戰指導原則,特別注重集中優勢兵力打運動中的敵人,因為這樣的敵人一打就會因為自身組織能力差及派系矛盾等問題出現大的混亂,就容易很快結束戰鬥。
包括萊蕪戰役之後的孟良崮戰役,整編第74師在三天時間內被全殲,俘虜高達19000餘人其實也是這種仗的體現。
整編第74師雖然是中央軍嫡系,但其實下屬的51旅、57旅和58旅之間的矛盾也很大,俗稱“打衝鋒五十一,搶便宜五十八,挨死打五十七”。
抗戰時第74軍成軍時只有51師和58師,王耀武、俞濟時分任師長,張靈甫是51師從陝西保安團劃撥來補充編制的一個團長,當時出身雜牌軍的57師還不在74軍編制內。
後來王耀武當上軍長,逐步掌控了58師,張靈甫就是從51師派過去的;同時對於57師也儘可能加以照顧,後來的74軍軍長施中誠就是57師上來的。
到張靈甫時期,張按說是王耀武的人,但此時卻培養起自己的嫡系,讓58系的人手握大權,不光擠走了副師長餘程萬,連王耀武安排的57旅旅長陳噓雲也幾乎幹不下去,只有51旅旅長的陳傳鈞帶的是王耀武的基本部隊,張靈甫動不了,但也沒少給瓜落,搞得陳傳鈞很氣憤,所以各旅之間矛盾也不小。
74師被打懵後,有組織作戰到16日基本就結束了,戰後所謂的幾千人靜默其實是孟良崮地形特殊,躲了起來,被發現後幾個小時就被全殲了。
當然了,作為國軍頭號精銳的部隊,74師比萊蕪戰役友軍的表現多少要強了些,讓我們付出的代價也更大了些。
但儘管是這樣的精銳部隊,其實組織力也很有限,建制一旦混亂,就沒法繼續戰鬥下去了。
所以國軍在華東的部隊後來吸收教訓,一旦發現有可能遭到攻擊的跡象,立即原地構築工事固守,因為在運動中一被打散就沒法組織有效抵抗,倒是固守工事拼消耗還有得一打,這也是後來華東國軍不好在運動中被消滅的一大因素。
但這樣搞其實是把運動戰的主動權給讓出去了,這樣的仗打得最好,無非就是防禦成功沒被吃掉,別的也就沒什麼了。反倒是我軍的大兵團運動戰能力越來越強,到淮海戰役時的結果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我們前面講了國軍的這些情況,其實再聯絡到外國軍隊來看,實際有很多也是具有相通性的。
比如1962年跟印軍作戰,西藏的老18軍部隊是拿出打當年國軍“五大主力”的勁頭去列印軍的,結果一打發現印軍只有能打的部隊才相當於國軍的中等部隊,大部分印軍都很脆。
印軍本來是想跟我們打陣地戰的,結果我軍戰術比較靈活,印軍守不住就要溜,實際很多戰鬥打成了運動戰、追擊戰。
在這種戰鬥中印軍組織力差的弱點就太明顯了,常常是傷亡還沒多大呢就四散上山了,我軍大部分的戰果實際上都是搜繳戰鬥中所得的。
而且我們的搜繳還只是搜出了一部分,印軍當時實際是大部分人都逃散了,所以很多人自己就死在了山上。據印度方面可靠的戰史資料稱,直到停火幾個星期後,還有印軍士兵從山裡爬出來。這也是為什麼我軍戰果統計是8800餘人,但印軍失去戰鬥力的部隊卻遠高於此數的主要原因了。
印軍的戰鬥力雖然連國軍也趕不上,但兩者其實是有些共同性的,最直接的特性就是組織能力差,兵員的主觀能動性差,除了少數精銳比較能打外,大部分部隊戰力不行。一旦在運動戰中失利,就會放了羊。
另外印軍有沒有派系問題這個不清楚,但我們知道的是印度的種姓制度依然存在,高種姓軍官和低種姓士兵之間,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另外印度的每個旅中其實都是由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宗教信仰的營來組成的,這是英式軍隊的一個傳統。但很顯然民族、宗教習慣不同的營在一個旅裡面,實在是難以發揮整體戰鬥力。
印軍其實到今天還是這種構成,所以我們就會看到沒開打的時候,印度兵咋咋呼呼的,一開打後打掉了那少部分的精銳,其他的幾乎連街頭流氓的戰鬥力都不如,就被抓了豬。
而像印度這種軍隊,在世界上多嗎?其實還是很多的。甚至說大部分外軍,其實都是印軍這種狀態,印軍說不定還算比較好的呢!
比如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的軍隊,這少說也好幾十個了吧,但能打的著實沒有幾個。
在近年來的伊拉克戰場、葉門戰場、衣索比亞戰場,我們都看到了一仗抓了N多俘虜的畫面。尤其在衣索比亞內戰中,還出現了大隊戰俘遊街的情況。
上述這種國家的軍隊,它實際上就是不同的部族武裝組成的,單獨打某個部族可能還會奮力抵抗,但合在一起的話,不好意思,就相當於是國軍那種派系之爭了。你打他看著,他打你看著這種,到時候一起完蛋。
而且看組織力,這些國家的軍隊也根本不行啊!別說建制打亂之後的各自為戰了,逃跑的時候不把自己人給踩掉了,那都是好的。
我們現在經常講我軍戰史,大家可能對很多事情都習以為常了,但其實我軍最基本的組織力放在世界上,也是天花板級的存在了,這個希望大家要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