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德國海軍時隔20年,罕見派出護衛艦停靠日本東京港後,德空軍也發聲稱,計劃首次派遣6架戰鬥機,及“3+3”架A400M運輸機和A330加油機,訪問亞太地區,並舉行軍演。德國海軍和空軍一前一後,釋放兩個訊號,實屬不尋常。
此次德海軍派出了“巴伐利亞”號護衛艦先後訪問澳大利亞,美國關島軍事基地,停靠日本港後,前往訪問韓國。海軍參謀長舍恩巴赫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德方還可能向亞太地區派遣軍艦,甚至還要形成每2年1次的頻率。
德空軍戰鬥機群訪問亞太並和地區國家舉行聯演的事,將於明年9月份推進,空軍參謀長英戈-格哈茨直言說,德方計劃在亞太地區發揮更多作用。
但是在今年8月份,同樣是德“巴伐利亞“號護衛艦,被媒體曝出要駛進亞太地區,並穿行南海。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前就相關海上行動向中國提出過請求,因為沒有得到回應,所以在德國海軍啟動相關訪問,媒體炒作德國將啟動20年來第一次派遣軍艦到亞洲時,收到德國高層指令,要求的海軍軍艦,不準靠近南海島礁12海里防線。
當時收到默克爾的指令,德國海軍自然聽話了。如今進入11月,德海軍軍艦突然訪問亞太地區,相關專家指出,其象徵意義很大。
首先,從時間意義上來說,德軍的行動和德國政壇經歷了一場鉅變有關。目前,默克爾已經卸任總理,雖然下一任總理還未受到任命,她繼續行使著總理職責,但各方勢力已經蠢蠢欲動。
在最近一次受訪中,默克爾說她很捨不得離開,表示將專注於工作,直到下臺的最後一天。同時,她也提到,下臺之後,她不會再從事任何政治工作。
默克爾領導德國16年,留下了豐厚的政治遺產,如今她要放下政治,其政治遺產有多少會被新政府採納還很難說。
其次,德國早就盯上了亞太地區,一些激進政客甚至早有預謀。比如,今年3月,德國和日本簽署了《情報保護協定》,使得兩國軍事等機密情報得以共享。也就是在當時,德政壇有激進官員表示,準備到8月份派遣一艘護衛艦前往亞洲。
今年4月,德日兩國還舉行了首次外長,防長“2+2”會談,加強軍事和技術領域的合作。當時日方代表就叫囂稱,歡迎德國對亞太地區的政策指導。美國也表態支援德國參與推動所謂“自由開放”的亞太戰略。
這個發展趨勢,和美國使用下三濫的手段,拉攏英國和澳大利亞搞小圈子非常相像。那麼美國為什麼這麼做呢?
這就要提到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美國霸權的終結趨勢,驚動了所有人。過去,美軍勢力遍佈全世界,從澳大利亞到日本,韓國,再到菲律賓,都聽美國的話,所以美方几乎全盤掌控太平洋,在周邊國家肆意收割利益。
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增強國家實力,在亞洲佔據一席之位後。美方則眼看霸權幻想轟然破滅,不願接受現實。所以美方大力推進美日印澳四國同盟,在亞太地區組建“亞太版小北約”。
今年,美總統拜登更是不斷推進這一程序。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印度總理莫迪時而想從中國獲點利,時而又想靠著美國撈點油水,使得美日印澳各方人心不齊,難以成事。這就又催生了美英澳軍事小集團。
美方還因此搶了法國的鉅額訂單,惹怒馬克龍,事後拜登親自向馬克龍承認“負有責任”,試圖證明美國不是要在亞太事務上拋棄法國。當下,除了美國組建的小圈子,法國也在關注著亞太事務,還準備和印度合作。德國也開始行動,從表面上看,這有點像是跟風,但實則是各有各的野心。
美方霸權終結體現在方方面面,德國和法國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英國首相約翰遜跟著美國混,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默克爾卸任德國總理,歐盟當屬馬克龍能說些實在話了,法國和德國關注亞太地區,還有一個時間節點,是美軍從阿富汗撤軍。眾所周知,美國持續20年的戰爭宣告失敗,歐盟國家明顯大失所望,再看到美方圍繞亞太地區局勢,反應緊張,動作頻頻,完全沒了過去坐收漁翁之利的悠閒姿態。
美方霸權不在,德法就有機會在亞太地區謀取有利地位。比如,德國海軍派出護衛艦的同時,也宣告不排除在相關地區保留永久性的軍事存在。通俗來說,這就是和美軍搶地盤了。
回過頭來,不管是美國還是德和法想在亞太地區進行軍事動作,日本方面似乎都很歡迎。
和德國類似,日本今年也經歷了大選,且變局不小。和默克爾不同,作為日本史上執政時間最久的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政治野心仍然旺盛,並且 “重返政壇”了。10日當天,安倍開始接任自民黨最大派閥細田派的會長,確立重要政治地位。
這並不讓人意外,去年安倍以腸病復發為由辭去首相職位,外界普遍認為,他只是為了逃避疫情和奧運危機罷了。
同一天,日本政壇格局基本定型。岸田文雄成為第101任首相,岸田新內閣隨之成立。那麼,日本推進“岸田外交”,替換“安倍外交”很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岸田內閣的主要工作,但是日本尚且無法忽視安倍的存在。
日本自衛隊歡迎德國海軍到訪,就屬日本防衛相岸信夫,即安倍的弟弟叫囂得最盛。和不斷謀求日美同盟類似,日方還想推進和北約加強軍事合作,想在亞太地區佔據一定地位,想增強自身軍力,進而不斷擴大其在東亞乃至東盟的影響力。
關於這一點,縱使日本換了首相,大方向似乎不會變。其一,安倍掌控自民黨多數勢力,他的弟弟岸信夫也繼續擔任日本防衛相。其二,此前岸田文雄首次以首相身份,外訪英國參加氣候峰會時,先後和美總統拜登,英國首相約翰遜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舉行了簡短會談。
和拜登見面時,岸田文雄毫不避諱地套起了近乎,主動告訴拜登,說他希望能繼續深化美日同盟。在返日之際,他還公開表示,他最快將在月內開啟任內首次訪美的行程。
感受到岸田文雄的熱情,拜登也“禮尚往來”。近兩天,美方派遣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訪日,他鼓動日方增加國防費用,岸田文雄也一心想推進他訪美的議程。
和拜登親近後,岸田文雄接近約翰遜和莫里森,也主要和美英澳組建軍事小集團有關。美方在亞太的重心,從美日印澳四國同盟轉向美英澳集團,印度和日本深感被拋棄。莫迪訪美時,被拜登哄騙了一番沒說什麼,但岸田文雄似乎想主動出擊,以圖加入美英澳的小圈子。
所以日本親近美國加強軍事協防很難會有變化,唯一可能有變的,要數”岸田外交“。
岸田組建新內閣,正式任命了他的心腹林芳正擔任外務大臣。林芳正被外界評價為政治全才,不僅精通日本內政,熟悉美國政治,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還和中國結了緣。
在擔任外務大臣之前,他擔任著已經成立四十多年的,跨黨派“中日友好議員聯盟“的會長。日本相關專家指出,坦白來說,林芳正是”親中的“,正因為如此,安倍一直都不喜歡他。這意味著,如果西方過分關注亞太事務,代表亞太地區重要國家和西方打交道,林芳正或許會更多地考慮到亞太地區國家的利益,而非外來強權。
總之,美國試圖維持霸權地位,英德法各有野心,中國和俄羅斯坐鎮一方,就看日本如何權衡其中利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