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9日,日本在內之浦航天中心用埃普西隆(Epsilon)運載火箭將9顆衛星發射到56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Epsilon火箭2013年以來的第5次發射。
Epsilon是一枚日本國產的固體運載火箭,其箭長26米,直徑2.6米,發射質量96噸,可將700千克載荷送到500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值得注意的是,火箭設計者森田泰弘稱這枚火箭僅需要8個人參與發射,如果條件允許,它能“從世界上任何地方控制”發射!
這就不禁令人產生聯想:為什麼日本宇航開發機構(JAXA)執著於研製這樣一枚固體火箭,並且大力精簡其發射程式?這種火箭除了發射衛星,還能做其它用途嗎?
航天愛好者大多知道,如果你要發射衛星,固體火箭並不是最優選擇。固體火箭推力大,但它的比衝遠不如液體運載火箭,並且由於精度不好控制,衛星入軌偏差很大。日本作為航天大國,他們的科學家不可能不知道這些基本道理,為什麼依然對研發固體火箭始終抱有執念?
其實,日本搞固體火箭有“悠久”歷史,它的第一枚“鉛筆火箭”就是固體噴氣火箭。1955年,東京大學教授伊藤川賢二就製造了第一枚小火箭,火箭總共才23釐米長,跟支鉛筆差不多。為了測試“鉛筆火箭”,伊藤教授做了一個水平發射軌道,再透過火箭穿透多層靶紙來繪製彈道。
固體火箭的優勢是它比液體火箭簡單,不需要燃料箱、複雜的管路和發動機。在宋代,中國就出現了最早的固體火箭,今天孩子們玩的“竄天猴”“二踢腳”就是最簡單的固體火箭。火箭燃料在燃燒室裡劇烈燃燒產生炙熱廢氣,膨脹氣體從狹窄的尾噴口噴出來產生推力,於是向相反方向推動火箭前進。
在“鉛筆火箭”之後,日本穩步推進它的固體火箭技術,先後開發了“嬰兒”“卡帕”系列,把火箭越做越大。1970年,日本利用“拉姆達”(Lambda)系列的L-4S火箭將第一顆人造衛星“大井”號送上太空,成為繼蘇、美、法之後世界上第四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自“拉姆達”之後,日本人開始用希臘字母“μ”打頭研製M系列固體火箭,其中M-3SII是為數不多采用全固體推進的運載火箭。2003年,日本用M-V火箭成功發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成為固體火箭的巔峰之作。
雖說M-V火箭推力更大,但無奈發射成本高達7000萬美元,“被迫”於2006年退役。次年日本開發“埃普西隆”系列運載火箭,它每次發射成本3800萬美元,但運載能力大大縮水。
為了節省研發成本,日本採用了H-IIA液體火箭的固體助推器作為Epsilon的第一級,用M-V火箭上的M-34C、KM-V2b作為第二、第三級,最上面的軌道調整級CLPS液體火箭發動機引進的是美國技術。
有朋友說,不對呀!日本的N和H系列就是液體發動機,技術還是很先進的呀!實際上,日本1970年開始研發N-I型火箭時,用的就是美國德爾塔火箭的發動機,並且發動機的核心技術對日本保密,火箭出了問題只能依賴美國人來解決。1986年日本開始自行製造H-II型火箭,結果遭遇多次失敗,其後H-IIA火箭的發動機技術依然來自於美國。
日本液體火箭主要靠美國技術
由此可見,日本這個“航天大國”其實是被美國人捏著脖子,它要想不受限制地發展火箭技術,只能依賴固體火箭。
固體火箭燃料燃燒得越猛烈、參與燃燒的燃料越多、尾噴口直徑越小,火箭燃燒室裡的壓強就越大,它輸出推力就越大。當然了,火箭的外殼也得足夠堅固,否則它就變成一個大炸彈。
美國太空梭巨大的橙色燃料箱兩側各捆綁了一枚固體火箭(SRB),每個助推火箭海平面推力1270噸,最大推力達1500噸,為了維持箭體內的強大壓力,SRB的外殼使用2釐米厚的高強度鋼板焊接而成,單一個空殼就重達90噸!
為了降低火箭死重,“埃普西隆”固體火箭發動機全採用了先進的碳纖維增強外殼(CFRP),這也難怪,日本的碳纖維技術全球領先,近水樓臺嘛!
碳纖維比鋼輕,強度比鋼好,照理說應該能大幅度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埃普西隆起飛質量96噸,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只有225千克。中國“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是鋼殼,自重約58噸,能將400多公斤的載荷送到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快舟十一號”由於採用CFRP殼體,起飛質量78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1噸!同為固體火箭,日本差得不是一點點。
差距那麼大,為什麼日本堅持要搞固體火箭?除了不想被人完全控制,自己又搞不出來液體火箭發動機外,固體火箭一大特性值得注意:它極耐儲存。
固體火箭的燃料保質期很長,只要保管到位,火箭生產後放在倉庫裡幾年都沒事,拉出來隨時都能夠發射。液體火箭在發射前需要加註燃料和氧化劑,加註的時間會很長,並且低溫燃料在火箭裡儲存時間有限,如果發射延遲,火箭表面就會結一層厚厚的冰。所以各國的彈道導彈基本用的是固體火箭發動機。
日本保持固體火箭研發的團隊與技術,就能隨時為轉變火箭用途做準備。即便沒辦法將衛星送到更高,但讓它落在一千公里開外的把握還是有的。
咱們得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