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琅彩的製作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15世紀末,法國中西部的裡摩居,以其製作內填琺琅工藝為基礎,發展成畫琺琅的重鎮,初期製作以宗教為主題的器物,後來逐漸製做成裝飾性的工藝品。在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平定臺灣後,西洋製品漸漸湧入中國,琺琅便從廣州等港口傳入並設廠研製,當時稱之為洋瓷,宮中稱其廣琺琅。當時廣州的產品大多有著西方的韻味,燒造技術不高,釉料呈色也不穩定。到了康熙五十八年,有一位叫陳忠信的琺琅藝人進宮指導,他的風格主要是中國風,少有西方的特點。 琺琅又稱"拂郎"、"佛郎"、"發藍",是一種玻化物質。
在琺琅發展歷史上,不得不提的就是空窗琺琅(Plique-`a-jour)。
空窗琺琅也稱為“鏤空琺琅”,通常先用黃金勾勒輪廓,接著將琺琅填入空窗空格之中,類似於教堂裡的玫瑰玻璃窗,最後呈現薄如蟬翼,在光線下透明似窗的效果。
空窗琺琅工藝對於工匠要求極高,需要嫻熟的技藝和耐心。因為必須在沒有金屬胎底的狀態下讓釉彩停留在窗格內,又輕薄如紙,十分脆弱,成功率低,必須精準拿捏。而其呈現出來的漸變的色彩,豐富的層次感,都需要精心計算。
蜻蜓翅膀的處理上運用了空窗琺琅的工藝,使之看上去極富透明的質感,充滿了靈逸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