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幅原為新四軍幹部朱良於舊藏。朱良1924年出生於江蘇鹽城,抗戰爆發後參加新四軍。1949年跟隨部隊到重慶。解放後進入經管部門,27歲便擔任重慶糧食局副局長。朱良醉心藝術,與書畫收藏界往來頻繁。其參軍前即親見徐悲鴻作畫,其收藏中包括本場傅抱石《苦瓜詩意》和曾創下徐悲鴻作品紀錄的《巴人汲水圖》。
《蜀婦汲水》真實的反映了四川人民抗戰時期的生活,歌頌了川人堅韌不屈的精神,山城人民歷來用水非常困難,往往要從很高的山坡下數十丈的溪流江河或深井中汲水,每日都要付出很大的勞動。
一位蜀婦身著粗布藍衣白褲,肩挑兩桶水,步履艱難向前。被兩桶水壓出弧形的扁擔,壓到側傾的右肩,微曲的雙腿均顯出十分吃力的樣子。畫面左側,一位藍衣蜀婦一腳跨在井邊,俯身汲水,腿部及手臂的肌肉均顯示其吃力,另一位粉格衣少女微曲雙腿看向她,彷佛在給她打氣。地上堅強的雜草,畫面中心茁壯的大樹,彷佛都象徵著她們,像雜草一樣富有生命力,像大樹一樣扛起生活的重擔。惡劣的境遇並沒有把她們壓倒,吃苦耐勞的她們飽經風霜的臉上,沈毅的目光中透露出對明天的嚮往和對命運的不屈服。
《巴人汲水》(區域性)與 《洗衣》
原藏家朱良1924年出生於江蘇鹽城,畢業於揚州師範學校。抗戰爆發後參加新四軍,1949年跟隨部隊到重慶,27歲便擔任重慶糧食局副局長。朱良醉心藝術,與書畫收藏界往來頻仍。其參軍前即親見徐悲鴻作畫,1949年時,剛到重慶的朱良巧遇重慶聚興誠銀行老闆的管家正在處理一批舊書畫,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以120萬元現金購得著名的《巴人汲水圖》。為了籌集資金,他主動放棄「師級以上幹部分配蘇聯毛呢大衣」的機會。解放後,朱良一直在重慶經管部門擔任要職,與重慶收藏界、書畫界的許多老人關係融洽,徐悲鴻的好友晏濟元、蘇葆楨等均是其座中賓客。朱良懷抱珍藏終生的信念,將他的藏品一直保留在身邊。1999年,朱良病重,居京治療,亟需大量醫藥資金,其友傾囊相助,為對其友表達感謝,朱良其將珍藏多年的徐悲鴻《蜀婦汲水圖》與傅抱石《苦瓜詩意》相贈作為報答,並託付朋友將其珍藏的《巴人汲水圖》送至拍場以待資金後援。
徐悲鴻先生筆下的奔馬早已家喻戶曉,成為近代中國畫的一種象徵符號。1944年,表演藝術家白楊,這位被譽為當時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的藝術寵兒,與導演張駿祥(筆名袁駿)結婚,悲鴻先生扶病揮毫創作了這幅奔騰驍勇、靈光四射的《雙駿圖》作為佳期賀禮。此作不僅造型精準、筆墨淋漓風雷馳騁,更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喻託這對藝苑佳偶的美好前程,是悲鴻奔馬作品中難得的銘心絕品。白楊女士珍藏此作三十餘年,文革結束之後,轉贈給另一位著名藝術家。悲鴻妙跡,經兩代藝苑名宿遞藏,自是一段佳話。
凡欲送北京保利拍品者,請將藏品圖片先發給我初步判斷是否符合北京保利徵集標準,然後再送藏品到保利公司,我們會當場幫您篩選,若達到上拍條件便可立即辦理手續。當然也是有報酬的,不低,我們相信只有誠信經營,才會走得更遠。走得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