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透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以保持軍官隊伍的穩定,提高軍官的積極性。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上將軍銜共分為17種,分別為:
步兵上將、騎兵上將、炮兵上將、裝甲兵上將、工程兵上將、鐵道兵上將、通訊兵上將、技術勤務兵上將、公安軍上將、空軍上將、海軍上將、海岸上將、技術上將、軍需上將、軍醫上將、獸醫上將、軍法上將。
1955年開國授銜儀式上共有55位開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之後進行補錄,直到1958年止,開國上將共計57人。
在這57位功勳卓著的上將之中,有這麼六位軍銜比較特殊,那這六位都是誰呢?他們的軍銜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鐵道兵上將王震
少年時期的王震,深刻感受舊社會的壓迫,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革命萌芽暗生,在其14歲那年從軍。
王震
最開始的時候,王震只是一名再簡單不過的鐵路工人,自此開始,王震與“鐵路”結下不解之緣。
自加入中國共產黨起,王震始終秉持著一名黨員對於黨中央的最高赤誠,始終堅定不移地相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均做出重要貢獻,驍勇善戰,一度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革命猛將”。
當然,在這其中,最為人所稱頌的還是王震對於鐵道方面的貢獻。
鐵道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工程技術兵種,擔負著工程建設和保障任務,1953年,黨中央將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團與志願軍6個鐵道工程師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於1954年由王震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接受任職後,黨中央派發給王震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修建黎湛鐵路,走馬上任,毛主席問王震是否能夠接下這份任務,王震義正嚴詞表示定能完成任務,為讓中央放心,甚至立下軍令狀。
在大部隊到達之前,王震一席先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與當地政府進行密切商討,運用自己鐵道方面多年經驗,同勘測人員一起,各個鐵道戰士積極戰鬥,終是於1955年以低成本將這個硬骨頭給啃了下來。
1955年6月,王震親自開著第一列火車從黎塘到湛江,算是親自檢驗這條道路是否修建成功。
當人們等待著火車進站,看到王震親自駕駛時,“王震......火車頭......”的熱烈的呼喚響徹在整個鐵路的上空,空前之盛況亦是人們對於此次壯舉的感嘆。
在缺乏大型機械和現代化裝置的情況之下,王震愣是帶著鐵道兵用鐵鍬與炸藥,僅3年時間實現鷹廈鐵路全面通車。
鷹廈鐵路也曾一度是福建鐵路出省的唯一通道,可以說在鷹廈鐵路發揮主要作用的那幾十年間,鷹廈鐵路在福建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自從擔任鐵道兵司令員開始,黨中央的命令和任務,王震從不推辭,帶領部下認真履行,鞏固了東南海防,創造了中外鐵路史上的奇蹟。
軍法上將陳奇涵
陳奇涵自學堂畢業後,棄筆從戎,加入孫中山的行列,後在黃埔軍校任職,也是在任職期間,陳奇涵遞交了入黨申請,在周遭一片反對,抗議中,陳奇涵堅持初心。
陳奇涵曾在自傳中描述這一段經歷為自己人生的轉折點,是一條光明大道,是從舊式軍隊向為民眾解放而奮鬥的明智之舉。
陳奇涵
征戰半生,自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跟隨毛主席一路南征北戰只為取得民眾最後的勝利。
1954年,隨著現代建設程序的開始,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統一管理全軍軍事審判工作。
基於陳奇涵資歷深,懂軍法,便被毛主席欽點為軍事法庭庭長,彼時整個中央內部對於軍法這一塊知之甚少,作為一個剛剛成立的單位,一切從零開始。
陳奇涵作為軍事法庭庭長,在此時所承擔的不只是一個庭長的職責,更多的是像一名組織者,從零開始。
接到任務的時候,面對軍法的一片空白,陳奇涵壓下內心的焦慮,給身邊人作動員,“先從他國做借鑑,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總能制定出適合我們自己的規則,那麼多場硬仗都走下來了,還怕這個嗎?”
以陳奇涵為首的幾名工作人員,翻譯學習蘇軍軍事方面的資料,去圖書館進行翻閱,結合中國歷史,制定出適合中國軍事的法規。
根據中央“知法為主,習法為次”的批示,陳奇涵為軍法做出許多開創工作,亦成為中國軍法戰線的奠基人。
在制定法律條例之外,陳奇涵更加註重部隊的法律法紀的學習工作,提倡做到人人懂法,個個用法。
寬大為懷,公平公正,陳奇涵所制定的審判方法亦得到國內外一致稱讚,迄今為止,陳奇涵是中國唯一一位軍法上將。
炮兵上將陳錫聯
年幼的陳錫聯由於父親早亡,與母親相依為命,一路歷經坎坷,最初為了生計,陳錫聯替地主家放牛為家裡減輕負擔,後由於種種原因,回家同母親一起以乞討為生。
陳錫聯
“乞討”使得陳錫聯與母親,一直備受鄉鄰的欺辱與打罵,在革命的浪潮席捲而來之時,陳錫聯萌生參加革命的念頭,只是這個想法卻受到母親的反對。
在家乞討,雖被人瞧不起,但是至少還活著,一旦參加革命,生命安全難以保證,是以陳母在此事上表達了強烈的反對之意,甚至用繩子將母子二人綁在一起以杜絕陳錫聯出逃。
然而,再嚴厲的看守也有看不住的時候,是夜,陳錫聯悄悄解開繩子,跑了出去。
最開始紅軍並不肯招收這個年紀小小,個子小小的孩子,在陳錫聯的堅持下,如償加入紅軍,開啟戰鬥生涯的一生。
重慶解放之後,陳錫聯於1950年10月離開重慶,正式到炮兵部隊任職,擔任炮兵司令,積極投身到炮兵建設之中。
1951年,炮兵建設進入大發展時期,陳錫聯兼任部長,負責全軍各軍兵種通用火炮、槍械、彈藥等計劃、調配和管理工作。
炮兵作為戰鬥兵種,陳錫聯的作戰經驗豐富,擔任部長當之無愧,炮兵同時也是技術兵種,未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領導能力,讓手下人信服,陳錫聯先後進入政治學院和軍事學院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
1955年,被授予炮兵上將軍銜之後,陳錫聯依舊在崗位履行自己的職責,絲毫未見鬆懈,1957年炮兵學院成立之後,陳錫聯因為其在炮兵領域的經驗以及威望受到重視,兼任炮兵學院院長之責。
公安軍上將韋國清
韋國清原名韋邦寬,倘若生於和平年代想必也是前途不可限量,雖家境貧寒,父親卻從不吝嗇於韋國清的學業,韋國清自己也是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只是這一片祥和的生活卻於大革命期間劃上了句號。
韋國清
韋國清的父親被反動民團殺害,祖父也繼而喪命,家產被侵佔,韋國清瞬間一無所有,為報這血海深仇,加入農民自衛軍,為了不連累親人這才改名韋國清。
由於自幼上過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功底,進入紅軍學校之後,成績優異,甚至曾在各項考試中名列第一,學習結束留校擔任教員時,韋國清還不滿20歲。
在韋國清的戰鬥生涯中,除了長征路途,以及其他一些戰役,韋國清大多還是處於“學院”的狀態之中,這也為他的軍事戰略思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援越抗法的戰役之中,韋國清發揮其特殊的戰略眼光,審時度勢制定作戰方案,在這其中,韋國清也曾因為身體原因,暫時回國,擔任公安軍副司令員。
養病期間,韋國清不是援越抗法戰役的主要負責人,卻仍對戰役高度關注,家人勸他安心養病。
韋國清卻說,“戰役還未結束,如何安心。”
對此,家人勸解無效,只能任由他去了,韋國清一邊關注戰爭情況,一邊翻閱書籍,思考對策。
1952年,在胡志明的提議之下,韋國清趕赴越南北部,參與會議,共同商討對戰策略。
1954年,在戰爭勝利的號角吹來的那一刻,向來穩重,喜怒不形於色的韋國清,終是按捺不住,跑出指揮部同戰士們一起歡呼。
1955年,被授予公安軍上將軍銜之後,韋國清依然負責援助越南的工作。
工程兵上將陳士榘
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之前,陳士榘就是一個雜貨鋪的夥計,每天起早貪黑,忙前忙後卻還是吃不好,穿不暖。
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陳士榘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歷經數次戰鬥,殲滅敵人,迎來勝利。
1952年,陳士榘擔任解放軍工程兵第一任司令員。
就職伊始,改變工程兵的落後現狀和實施國防工程,這兩大重任同時擺在了陳士榘面前。
在中央的密切關注之下,在周遭人一籌莫展之際,陳士榘卻展現了自己獨到的戰略眼光。
陳士榘
透過觀察,陳士榘很快發現工程兵分工不明,專業混雜,人員少的問題。
於是,陳士榘則決定將整個工兵團進行劃分為工程工兵團、舟橋工兵團、建築工兵團三種專業性質,各自按專業分工進行訓練和戰備。
陳士榘用兩年時間,增設兵團以達到國防建設的需要,至此中國工程兵的建設踏上正規化,現代化。
工程兵現狀改變之後,國防建設的任務更為艱鉅,據陳士榘身邊工作人員回憶,對這位領導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嚴謹跟細緻。
也正是陳士榘的這種事事親為,才讓其在晚年時能夠驕傲的說出,自己的國防建設堪比長城。
1955年,被授予的工程兵上將是對其工作的肯定,與結果的一種榮耀,之後的時間裡,陳士榘依然奮鬥在一線。
1958年,鄭州段鐵路橋被洪水沖垮,需要在此路段重新架橋,裝置的落後,且此前從未有過成功經驗,洪水反覆肆虐,各種難題擺在陳士榘的面前,在所有人的期盼之下,不能退只能上。
一次失敗之後,大家都有潰敗的感覺,蘇聯顧問也認為這種器材是無法成功的,頂著眾人的壓力,陳士榘向周總理表示決心,“不架成浮橋,決不收兵”。
在各位將士的通力合作之下,終於在8月12日搭設成功,成功的那一刻,將士們的歡呼足以將樓頂掀翻,也沉沉地吸了口氣,放下心來。
原子彈爆炸試驗的鐵塔設計安裝均由工程兵負責完成,這也成為陳士榘為之驕傲的事蹟之一。
從1952年到1975年,陳士榘任職工程兵司令長達23年,也是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
軍需上將李聚奎
李聚奎,是一個初聽會稍顯陌生的名字,與前五位不同,李聚奎是於1958年才被授予的上將軍銜。
縱觀李聚奎的作戰生涯,多是擔任後勤,保障軍隊的軍需補給以及後勤保障工作,為整個軍隊的作戰勝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聚奎
1955年授銜前期,李聚奎接到上級的臨時通知,讓他去擔任石油部部長,發展石油產業。
剛接到命令之時,李聚奎有一瞬間的怔然,先不說他對石油一無所知,授銜在即,在此時離開,授銜就肯定與自己無關了。
征戰半生,授銜既是對自己的前半生的成績的歸納,也是一個榮耀,然而國家石油部剛剛成立,周總理讓自己去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感嘆上級對自己的信任。
李聚奎默默地收拾行李,與家人一一道別之後,前去赴任。
到任之後,李聚奎同各位專家一起,親力親為的勘測,籌備,為石油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工作基礎。
1958年重回部隊之後,中央進行補錄將這遲到3年的上將頭銜再次給到李聚奎。
身處不同軍種,履行自己的職責,為發展,為中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上將軍銜著實受之無愧。
感嘆於當今生活的平和安穩,出行的方便與快捷都是這些特殊兵種的每一步的實踐打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