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7月9日,時任廣東省軍委書記的李碩勳,從香港乘船來到了海口。李碩勳此次來海口,是受黨組織的委派,指導當地革命力量開展武裝鬥爭的。李碩勳抵達海口之後,住進了位於得勝沙路上的中民旅店,緊接著他就開始按照秘密方式,聯絡瓊崖地區黨組織和軍事負責人。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由於叛徒嚴鴻蛟的出賣,敵人很快包圍了中民旅店,並將李碩勳逮捕入獄。當時,敵人已經知道了李碩勳的真實身份,他們為了能從李碩勳口中掏出更多的秘密,便對李碩勳進行了嚴刑拷打,將李碩勳打得頭破血流、皮開肉綻。
面對兇殘的敵人和酷刑的折磨,李碩勳始終堅貞不屈,還與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9月16日,遍體鱗傷的李碩勳被押出了監獄。此時,李碩勳知道敵人要殺害他了,但是他依舊大義凜然,並昂首挺胸走上了敵人的刑場。緊接著,隨著罪惡的槍聲響起,李碩勳倒在了血泊之中英勇就義,年僅28歲。
李碩勳犧牲之後,他在監獄中寫下的遺書,幾經輾轉才到了妻子趙君陶的手中。李碩勳在遺書中說道:“餘在瓊已直認不諱,日內恐即將判決,餘亦即將與你們長別。在前方,在後方,日死若干人,餘亦其中之一耳。死後勿為我過悲,惟望善育吾兒。你宜設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謀自立為要。死後屍總會收的,絕不許來,千囑萬囑。”
當趙君陶接到丈夫的遺書之時,她悲痛不已,瞬間流下傷心的眼淚。趙君陶用淚眼看著丈夫在遺書上留下的那熟悉的筆跡,他們之間的一幕幕往事猶如放電影一般,不斷浮現在腦海之中,從眼眶中掉下來的淚水漸漸打溼了信紙。趙君陶心中默默地和丈夫告別:“親愛的(李)碩勳,永別了,永別了!”
李碩勳,1903年2月出生在四川慶符縣(今四川宜賓市高縣)的一個貧苦手工業家庭。5歲的時候,李碩勳就被父親送到當地的私塾接受啟蒙教育。後來,李碩勳又先後在成都、北京、上海等地求學,並結識了吳玉章、瞿秋白、蔡和森等人。在此期間,李碩勳接觸了馬克思主義並積極參加學生運動。
1924年5月,李碩勳經人介紹,正式加入了黨組織。在五卅運動時期,李碩勳被選為上海學生聯合會代表和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參與領導了學生反帝愛國鬥爭。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李碩勳與趙君陶相識相戀,最終成為了一對志同道合的革命伉儷。說起李碩勳和趙君陶的相識,還有一段往事。
那是1925年3月,李碩勳正在上海大學讀書。當時的上海大學是黨組織參與創辦的一所學校,瞿秋白、張太雷等人都曾在這所學校任教。那時候,一個名叫陽翰笙的同學患上了胃病,組織便安排李碩勳、雷曉暉等人陪著陽翰笙到杭州養病,併為陽翰笙補習功課。來到杭州之後,李碩勳等人就在西湖邊租了一套平房住了下來。
西湖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幾個年輕學生一起生火做飯,一起學習功課,日子過得舒適而愜意。有一天,雷曉暉邀請一個名叫鍾復光的女同學來住處做客,鍾復光很快和大家成為了朋友。不久之後,鍾復光又帶來了一位20多歲的女學生,介紹給大家認識。這位20多歲的女學生,就是趙君陶。
趙君陶是四川酉陽(今屬於重慶市)人,出生於1902年,比李碩勳大一歲。當時,鍾復光向大家介紹道:“這個女孩子叫趙世萱(趙君陶),是趙世炎(我黨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的妹妹,剛從北平來到上海,她準備報考上海大學。到時候,咱們都是同學啦!”
就這樣,李碩勳和趙君陶相識了。此後不久,趙君陶如願考入了上海大學,和李碩勳同在上海大學社會系讀書。在此期間,李碩勳和趙君陶越來越熟悉,他們互相萌發了愛慕之心。
1926年8月的一天,李碩勳單獨找到趙君陶,然後忐忑不安地說道:“趙君陶同志,有一件事情壓在我心裡,讓我覺得喘不過氣來。我想,我應該把這件事情說出了,畢竟這是我們兩人之間的事情……”
聽到李碩勳說的話,趙君陶立刻明白了李碩勳的心思。此時,趙君陶已經羞紅了臉,她裝作不明白,故意問道:“李碩勳同志,我們兩個有什麼事情啊?”
李碩勳一看趙君陶不明白,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他深情地望著趙君陶,然後鼓起勇氣說道:“趙君陶同志,我喜歡你,我愛你,你願不願意接受我對你的這份愛?”
趙君陶的心臟怦怦亂跳,她根本沒想到李碩勳會這麼直接,一時間愣在原地不知道如何回答。李碩勳看見趙君陶發愣,就有點失落地說道:“趙君陶同志,你不要為難,你不願意也沒關係,我會把對你的愛藏在心裡,我們永遠都是革命同志!”
此時,趙君陶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她看著李碩勳說道:“李碩勳同志,我願意,無論前方的路多麼艱難坎坷,我都願意陪伴在你的身邊,和你一直走下去。”
聽到這句話,李碩勳一把將趙君陶摟在了懷裡,流下了幸福的淚水。不久之後,李碩勳和趙君陶在上海大學舉辦了一場簡單而溫馨的婚禮,結成了一對相親相愛的革命伉儷。此時,李碩勳23歲,趙君陶24歲。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李碩勳和趙君陶舉辦完婚禮之後不久,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爆發了。隨著北伐軍攻克武漢,李碩勳和趙君陶夫婦便被派到武漢工作,李碩勳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25師政治部主任,趙君陶則擔任湖北婦女協會宣傳部長。
由於從事著不同的工作,李碩勳和趙君陶很長時間才能見一面,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失落和傷心。每當李碩勳和趙君陶見面的時候,他們都興高采烈地互相彙報自己的工作,互相傾訴彼此之間的思念,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濃厚。此時的李碩勳和趙君陶,對革命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然而,隨著蔣介石集團、汪精衛集團相繼叛變革命,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最終失敗了。面對日益殘酷的革命鬥爭,李碩勳和趙君陶夫婦相互鼓勵、相互支援,他們抱定了沿著正確的革命道路勇敢地走下去的決心。此後,李碩勳和趙君陶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緊接著又回到上海從事地下工作。
在上海工作期間,李碩勳先後擔任過江蘇省軍委書記、浙江省軍委書記、江南(江蘇、安徽、浙江和上海市)軍委書記等系列重要職務,趙君陶則在中央婦女委員會工作。當時的上海,魚龍混雜,革命鬥爭的形勢非常嚴峻、環境非常險惡。不過,面對突然出現的多次險情,李碩勳和趙君陶夫婦總能沉著應對,化險為夷,不僅保護了自己的安全,同時也保護了組織和同志們的安全。
有一天,李碩勳在家中和同志們商量事情,門外就突然出現了兩名軍警。負責放哨的同志發現情況之後,急忙在外面發出了訊號。當時,同志們比較驚慌,都以為敵人發現了什麼蛛絲馬跡,是來搜捕人的,所以準備撤走。可是,時間根本來不及了,兩名軍警已經到了門口。
怎麼辦?李碩勳想了想,他讓同志們找地方躲起來,然後自己隻身一人走到了門外。李碩勳神情坦然,詢問門外的軍警有何貴幹,軍警回答說是來查戶口的。李碩勳這才將提著的心放下了,他面對軍警的問題對答如流,很快就混弄過去了!在兩名軍警離開之後,李碩勳這才回到屋子,然後組織同志們疏散撤退。
1928年10月20日,趙君陶在上海為李碩勳生育了一個兒子。當時,李碩勳並不在趙君陶的身邊,他被派到浙江從事地下工作,直到半年之後才從浙江回到上海。當李碩勳走進家門的時候,迎面就看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嬰兒,躺在用木板製作而成的簡易的嬰兒床上。李碩勳高興極了,因為他早就從妻子寫的信中得知了兒子的出生。
李碩勳快步上前,將兒子從嬰兒床上抱了起來。此時,趙君陶也滿臉笑容地走了過來。李碩勳對著妻子趙君陶問道:“給孩子起名字了嗎?”趙君陶笑著回答道:“還沒有呢?就等著你回來給孩子起名呢!”
李碩勳看了妻子,又看了看兒子,想了一會兒,說道:“按照我們李家的輩分,這孩子屬於‘遠’字輩,我看就叫‘李遠芃’吧!”
趙君陶念道:“李遠芃、李遠芃,萬心春熙熙,百穀青芃芃(白居易的詩)!”李碩勳說道:“‘芃’代表草木茂盛的意思,這代表我們家有了一個革命後代,我希望這孩子能夠像茂盛的草木一樣,永遠紮根在中國人民的土地上蓬勃成長。”
趙君陶笑著回應道:“嗯,那就隨了你的意,叫‘李遠芃’!”
1931年5月,根據革命工作需要,黨組織決定派李碩勳到中央革命根據地擔任紅七軍政委。在與妻子和孩子分別之際,李碩勳有點不捨地對妻子趙君陶說道:“我走了之後,家裡的事情就全靠你了。自從你嫁給我,就一直跟著我四處奔波,沒過過安穩日子。我真心覺得,對不起你!”
趙君陶眼眶溼潤了,她對著丈夫李碩勳說道:“當初我嫁你,就沒有想著能過安穩日子。你放心吧,我會好好撫養我們的孩子的。反倒是你,到了中央蘇區之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把自己照顧好……”
李碩勳擁抱了一下妻子趙君陶,再親吻了一下不到3歲的兒子李遠芃,然後坐上了開往香港的輪船。按照計劃,李碩勳需要先到香港,然後經香港進入中央根據地。可是,就在李碩勳準備從香港出發前往中央根據地之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蔡和森不幸被捕犧牲,代理書記章漢夫向組織報告,希望派一位負責同志來廣東主持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組織改變了原定讓李碩勳去紅七軍的決定,任命李碩勳為廣東省軍委書記,並將廣東省軍委辦事機構臨時設在香港。這樣一來,李碩勳就留在了香港工作。
不久之後,在組織的安排下,趙君陶和兒子李遠芃也來到了香港,與李碩勳團聚,並幫助李碩勳工作。當趙君陶帶著兒子李遠芃到達香港之後,李碩勳喜出望外,他興奮地對著妻子趙君陶說道:“幸虧你們早來了一週,你們要是晚來一週,那麼我們一家人可能連面都見不著!”趙君陶聽了之後有點疑惑,急忙問道:“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
李碩勳笑著解釋道:“我剛接到組織的命令,準備一週後去海南島!”原來,組織決定派李碩勳去海南島,與當地的瓊崖游擊隊聯絡,並指導瓊崖游擊隊開展武裝鬥爭。在接到命令之後,李碩勳計劃一週後啟程前往海南島。沒想到,正在這個時候,妻子和孩子從上海來到了香港。因此,李碩勳才會對妻子趙君陶說:“幸虧你們早來了一週!”
一家三口在香港團聚的日子,是非常幸福的,但是幸福畢竟是短暫的。此時,趙君陶已經有孕在身,但是她為了避免丈夫李碩勳擔心,所以並沒有告訴丈夫。一週之後,李碩勳踏上了開往海南島的輪船,趙君陶則帶著兒子李遠芃到碼頭送別。面對丈夫的再一次離去,趙君陶千叮嚀萬囑咐,讓丈夫李碩勳一到海南就馬上給自己寫信,完成任務之後就趕快返回香港。
趙君陶是想等丈夫返回香港之後,再將自己懷有身孕的事情告訴丈夫,免得讓丈夫在外面牽掛。然而,當時的李碩勳和趙君陶根本不會想到,他們一家人在香港的這一別,竟然會是永別!
正如我們在文章所說,李碩勳到達海口之後不久,就因為叛徒的出賣,被敵人逮捕入獄了。當時,敵人已經知道了李碩勳的身份,他們不斷用酷刑折磨李碩勳,企圖撬開李碩勳的嘴巴。由於身份已經暴露,李碩勳在監獄中抱定了犧牲的決心,絕不出賣組織和同志們。不久之後,李碩勳慘遭敵人殺害,他犧牲之時年僅28歲。
李碩勳犧牲之後,妻子趙君陶在香港接到了丈夫的遺書,頓時淚流滿面。由於在香港舉目無親,組織也遭到破壞,趙君陶只好按照丈夫的囑託,帶著3歲的兒子李遠芃輾轉回到了四川老家。後來,趙君陶在四川成都以教書為業,獨自撫養兒子李遠芃,以及從未見過爸爸的女兒李遠芹。為了紀念丈夫在海南島犧牲,趙君陶後來還給女兒李遠芹改名為李瓊。
轉眼就過去了六年。1937年8月,隨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李一氓同志被派到四川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在此期間,趙君陶在李一氓同志的幫助下,這才與黨組織重新取得了聯絡。1938年年末,趙君陶突然接到了黨組織發來的通知,說是有一個客人要見她。趙君陶接到通知之後非常疑惑,她左思右想也猜不出要見她的客人是誰。
幾天之後,趙君陶按照通知上的指示,來到了一家旅館。當她走進旅館的房間之時,她頓時哭出了聲——原來,要見趙君陶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年一起在上海工作的鄧穎超同志。在上海工作時期,周恩來、鄧穎超夫婦,和李碩勳、趙君陶夫婦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自從李碩勳犧牲之後,周恩來和鄧穎超一直千方百計尋找趙君陶的下落。
在安撫好趙君陶的情緒之後,鄧穎超關切地說道:“我是受了周恩來同志的委託,前來接你和孩子們去重慶的。”聽到鄧穎超的這句話,受盡辛酸和委屈的趙君陶,再一次流下了熱淚。為了避免暴露身份,趙君陶按照鄧穎超囑託,將孩子們留在成都的親戚家,然後自己打扮成一個農婦來到了重慶。
當趙君陶在重慶見到周恩來之後,她難掩心中的悲傷,淚水禁不住地往下流。此時,周恩來發現了趙君陶並沒有帶孩子們一塊來,於是他急忙問起孩子們的情況。在得知趙君陶按照鄧穎超的囑託,將孩子們留在成都親戚家的時候,周恩來轉頭責備鄧穎超說道:“你怎麼忍心把孩子們丟在成都?還不快想辦法把孩子們接過來!”
趙君陶擦了擦眼淚,趕緊接話說道:“鄧大姐是為了途中安全考慮,您不要責怪她。”看見周恩來急成那樣子,鄧穎超也急忙說道:“我知道你關心孩子,你放心,我一定想辦法把孩子接過來。”沒過多久,鄧穎超親自趕到成都,把孩子們安全接到了重慶。當週恩來見到李遠芃之後,他十分高興,一把將10歲的李遠芃摟在懷裡。
周恩來對李遠芃說道:“你父親犧牲之後,你媽媽吃了不少苦頭,把你和妹妹拉扯大。當時,我和你鄧媽媽(鄧穎超)一直派人找你們,但是始終沒有你們的訊息。現在好了,終於找到你們。”周恩來端詳著10歲的李遠芃,發現他由於營養不良有點駝背。於是周恩來就用巴掌拍拍李遠芃的背,然後又用拳頭輕輕敲了敲,囑咐道:“可不要駝背,要挺起胸膛,這樣身體才健康。”
從這以後,每當周恩來見到李遠芃,都要特別關心一下李遠芃的駝背問題。有一次,李遠芃正在房間裡寫作業,周恩來看見李遠芃趴在桌子上弓著腰,於是便上前重重地拍了一下李遠芃凸起的背,說道:“你看,你又駝背了,挺直身子多好,老毛病總是糾不過來。”直到1960年,周恩來在瀋陽接見烈士子女的時候,他還對已經32歲的李遠芃說道:“你的背還有點兒駝,一定要加強鍛鍊。”
後來,在周恩來的安排下,李遠芃離開重慶到了延安,而趙君陶則留在重慶的保育院工作,一直到全面抗戰勝利。在李遠芃去往延安的路上,和他同行的南方局青年委員會書記蔣南翔,對李遠芃說道:“我們到了延安以後一般都要改一個名字,你現在的名字叫李遠芃,遠是李家的遠字輩,芃這個字比較生僻。”
李遠芃聽了之後便同意了,他對著蔣南翔說道:“那你幫我改個名字吧!”蔣南翔想了想,說道:“我看你就叫李鵬吧!把芃改為大鵬展翅的鵬,這個名字意味著對你的希望,希望你將來為革命、為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就這樣,李遠芃從此改名為李鵬。
全面抗戰勝利之後,趙君陶又在周恩來的安排下,從重慶來到延安工作。不久,趙君陶又被派到東北地區工作,她曾擔任哈爾濱第四中學校長,培養了許多棟樑之才。新中國成立之後,趙君陶繼續從事教育事業,她先後創辦了中南實驗工農速成中學、南開大學工農速成中學、北京化工學院,還擔任過北京化工學院副院長,為新中國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多貢獻。
自從李碩勳犧牲之後,趙君陶就將心思放在了教育工作上,根本沒有考慮過個人的問題。曾有同志勸說趙君陶重新組建家庭,可是趙君陶卻明確表示:“這一生,我只愛李碩勳一人,他雖然為革命犧牲了,但是他永遠活在我的心裡!我是不會考慮重新組建家庭的,我只有把孩子們教育好,把組織交辦的工作做好,這樣才對得起李碩勳同志!”
李遠芃(李鵬)曾回憶母親趙君陶,說道:“我的母親趙君陶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從事教育事業的一生。她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沒有特別的功績。她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但是,她一生卻為黨和國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用的人才。在她身後,她的學生和同事寫了許多思念她的文章,頌揚她的高尚品德,高風亮節,以及她誠懇待人的感人肺腑的事蹟。”
晚年的趙君陶過著幸福而美滿的生活,她曾經滿懷對丈夫李碩勳的思念,寫下了一首題為《題碩勳遺照》的詩。這首詩是這麼寫的——英姿栩栩肖生前,出生龍潭虎穴間;不悲未竟平生志,紅旗染有公血鮮。
1985年12月14日,趙君陶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3歲。後來,兒女們將母親趙君陶的骨灰安放在了位於海口的李碩勳烈士紀念亭之內,了卻了母親趙君陶要與父親李碩勳終身相伴的遺願。